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心梗连载21

第二十一章  亲情难觅

72、我给你当媒婆

梅婷婷莫名其妙地跳河自尽,牛东顺痛惜不已。他为失去了一个好同志、好部下而悲伤。

东顺已经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过度的用脑,头顶上已经见不到几根头发了,两鬓“幸存”的毛发已经斑白,那张没有表情的脸上布满了皱纹。

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可是牛东顺的心还很年轻,依旧笔耕不辍,每日“颠三倒四”地爬格子。不同的是,退休后,学会了使用电脑,新买的电脑24小时开机,常常是写累了就在书房眯一会儿,醒了继续坐到电脑桌前敲敲打打。还有一个最大的变化,电脑24小时开机,手机却是24小时关机,座机也被挪到了无人居住的次卧,而且铃声被调到了最小音量。他不想有人打扰,一门心思想在有生之年多写出点东西来,他手头列出了六七个题目,他要抓紧时间把这六七部小说尽早出炉,实现一生编撰20部长篇小说的目标。

东顺一生中最骄傲的有三件事,一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实现了此生一个真正军人的梦想。他倒不是期望战争,可是和平年代经历了战争的军人终究还是少数,他是“幸运者”,可以自豪地说自己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火洗礼。二是慧眼识珠地一手提拔了苏万林和窦丰源。在他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升任县委主管干部的副书记时,苏万林由新民乡党委书记、乡长升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接了他的班;窦丰源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升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他常以此为荣为骄傲,他没有看错人,苏万林和窦丰源一身正气与他如出一辙,两人更是没有让他失望,现在成了县委领导,他也算是完成了历史使命,以后的路就靠他俩自己走了。他相信,这两个得力干将仕途坦荡,必将青出于蓝胜于蓝,超越自己。尤其是苏万林,还不到40岁,按照干部使用制度,他还有很大的步可迈。

东顺还有一个没对任何人说过的得意之作,也是倍感骄傲的第三件事,就是一念之差险些葬送了一个人才。

当年,县委组织部通报牛东顺,冷鑫袔要安排一个应届女大学毕业生到文联工作,还说是锦河县的款爷梅键的大女儿。牛东顺对梅键倒是没有什么成见,单单知道他吃了不少苦也挣了不少钱,别的知之甚少,只是对冷鑫袔的家长式作风突出地严重颇有想法。冷鑫袔在人事安排上根本不征求常委们的意见,随心所欲地往各个部门安插人,有些人根本就是小混混,干工作本事不大却是满身刺儿,甚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对此,牛东顺憋了一肚子气,却又不能胳膊拧着大腿。牛东顺的组织纪律性很强,一般情况下只要是上司决定的事,他基本上照办。可是,这次安排一个女大学生的事,的确让牛东顺心里很不舒服,冷鑫袔最起码也应该先跟宣传部打个招呼,让宣传部考核一下,这个人是否适宜文联的工作吧?再说,我牛东顺也是县领导,还是县委常委,为什么就不能事先沟通一下,而要一杆子插到底,直接就让组织部门安排了呢?这说明他冷鑫袔根本就没把我这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放在眼里,更说不清冷鑫袔与梅键与女大学生是什么关系。以他对冷鑫袔的了解,这件事非钱即色,否则姓冷的不会这么“热心肠”。

想法归想法,牛东顺还是没有表露出来对冷鑫袔的不满。他已经习惯了“宰相肚里能行船”,尽管这条船不按航标行进,东一头西一头的。

那天,办公室主任宋金明小心翼翼地敲响了牛东顺办公室的门,牛东顺一听就知道是宋金明。宋金明敲门有个特点,用力很轻,声音很小,当当、当当,然后就没有了声音。那是他在门外等候,如果此时牛东顺正在写东西或是思考问题,就不会应声,十几秒过后,宋金明就会转身离开。如果牛东顺写完了东西或是大脑空闲下来,自然会把电话打到宋金明的办公室询问有什么事。这也是宋金明跟随牛东顺多年揣摩出的规律,知道牛东顺最反感的就是被人打断思路,除非火上房。可是火上房又不归宣传部管,有消防队,有分管领导呢。所以这么多年来,宋金明敲牛东顺办公室门的声音一直就没有变化,用力很轻,声音很小,耐心等待。

对于宋金明这一点,牛东顺很是满意。

今天,牛东顺破例没有写东西,正在翻阅当天的《锦河日报》。听到熟悉的敲门声,抬起头说道:“金明啊,进来吧。”

宋金明轻手轻脚地走进屋,带着职业笑容说:“部长,组织部安排的那个女大学生梅婷婷来了,您看——”宋金明就是这样,话说一半留一半,从不直截了当地问“您是见还是不见”,那样就显得生硬,用一句“您看”然后把“看”的声调拉长,等着牛东顺接话,这样就会舒缓许多,也便于牛东顺接话,而牛东顺的话可能是“不见”或是“见”也可能是“等一等再说”。总之,这样问话给牛东顺留有的空间充足,牛东顺可以随便怎么回答。这也是一种官场语言,再恰当不过的下级对上级的请示用语之一。

东顺端起杯喝了一口茶,慢声慢语地问:“你了解的怎么样?”牛东顺知道宋金明一定提前和梅婷婷聊了一会儿。别说是部里来了新人,就是平时来部里办事的人,宋金明也都要先问清楚来人的意图,这是他的职业习惯。

宋金明盯着牛东顺的眼睛看了看,没看明白牛东顺的内心世界有什么变化,就小心翼翼地回答:“省师范学院毕业的,酷爱文学创作,身高一米七十多,挺开朗文静的女孩儿。”

“哦。”牛东顺没有表情地应了一声,然后说:“让她进来吧。”

梅婷婷给牛东顺的第一印象很好,特别是问到梅婷婷的专长时,两人有了共同语言,牛东顺的话匣子也一下子打开了,他感到梅婷婷不是虚有其名,文学理论和粗浅的实践兼得,很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只有“大众思想”的人是搞不了文学创作的。

梅婷婷也为遇到一个懂文学的领导暗自高兴。

两人一直聊了两个多小时。

之后的几天,牛东顺仔细阅读了梅婷婷在学校期间撰写的散文、诗歌和小小说,确认这是个可塑性极强的孩子,虽然文章还显得稚嫩,那是缺少实践所致,只要让她融入到社会中去,必定能创作出不同凡响的作品。

东顺暗自高兴,冷鑫袔这次真是歪打正着,不管他是怎么开的“尊口”批的编制,总算是办了一件好事,给宣传部送来了一个才女,宣传部也算是有了第一位科班毕业的专业人才。

东顺决心下力气锻造这块好钢。

东顺给了梅婷婷最优厚的政策:可以不用每天来县委上班,全身心投入创作;如果需要到偏远的乡村采风,部里会给予最大限度的照顾,或派车或联系方便车;如果需要长期在某个地方体验生活,部里会出面协调相关事宜;梅婷婷每个月只需汇报一次创作进展情况即可,而且电话汇报也行。牛东顺没把梅婷婷当做下属单位的员工,而是当作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直接“插手”管理了。

梅婷婷很争气,散文、诗歌不时见诸报端,当年,两篇小小说也发表了。

为了让梅婷婷加快文学创作的速度,增加文学作品的深度,牛东顺有意识让梅婷婷介入新民乡旅游开发区建设,一来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生活,二来可以借助苏万林的文学功底和奇特思维熏陶梅婷婷,让梅婷婷独辟蹊径闯出一条文学创作的新途径。

东顺没有想到,他的安排无意中成人之美了,梅婷婷格外兴奋,一头扎到新民乡一两个月不回一次家,兴致极高。慢慢地,牛东顺发现了苗头,小姑娘创作的劲头不小,暗中对苏万林用的心劲儿也不少,她是看上苏万林这小子了。

东顺细细地品着苏万林和梅婷婷,两人还真是挺般配。看着两人成双结对地出出进进,牛东顺还真替他俩高兴。私下里,牛东顺侧面试探了一下梅婷婷,问:“婷婷,你和苏万林接触的时间也不短了,觉得他人怎么样?”

梅婷婷没听出弦外之音,实实在在地说:“挺好啊,苏书记心细,考虑事情全面,处理问题周到,待人和气,乡里老少都夸他呢。”

东顺梅婷婷不往他想的那个“道儿”上走,就进一步点她:“我是说你个人对他有什么想法?”

梅婷婷这下听明白了部长的意思,害羞地低下头,涨红着脸说:“我哪有什么想法。人家是大书记,我只是一个小干事,也配不上人家呀。”

东顺的猜测没错,梅婷婷真的是相中苏万林了,可从梅婷婷的口气中,牛东顺知道,两人的这层窗户纸还没捅破。牛东顺继续问:“书记怎么了,书记就不找对象不成家了?干事又怎么了,今天是干事,保不准明天就是知名作家,还不定谁配不上谁呢!跟我说,有没有那个意思,我去给你当回媒婆怎么样?”

梅婷婷慌忙拦住牛东顺说:“部长,千万不要说。苏书记现在哪有心思考虑个人问题,我看他整个心思都在新民乡的旅游开发上呢,还是不要给他分心了。一切顺其自然吧,缘分到了事情也就自然成了。”

东顺明白,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媒人在中间插一杠子,甚至有的年轻人说媒婆子牵媒拉线就跟拉皮条似的,大多喜欢自由恋爱,喜欢那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的浪漫的感觉,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心里暗暗祝愿两个年轻人早日配成一对儿。

都说天有不测风云。可是,牛东顺怎么也不相信那种事会出在梅婷婷身上,一个含苞待放、激情四射的好孩子怎么就这么倒霉?为什么这件事偏偏发生在梅婷婷的身上?如果没有那件事,两个年轻人应该早就走到一起了。

东顺有些后悔,不该由着年轻人的性子,如果早点把苏万林和梅婷婷之间这层薄薄的窗户纸捅破,或许就不会有那件事了……退一万步说,如果当初不让梅婷婷去新民乡采风,梅婷婷也不会遭此厄运,也许就没有以后发生的事情了……

73、都是馄饨惹的祸

县委组织部长办公室的灯亮了一夜。

县委办公大楼除了门卫值班室的灯彻夜长明,就是组织部长办公室的灯通宵亮着。

子夜时分,县委值班干部见窦丰源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以为窦部长走时忘记关灯了,就想去看看究竟怎么回事。走到门口,听到了窦丰源在屋内喝水的声音,知道窦部长还在办公,就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可是一觉醒来,到楼外巡视时发现,窦丰源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窦丰源不时在踱着步。看来,窦丰源这一宿不会睡觉了。值班干部暗自想,都说当领导好,又有谁知道领导的苦处和难处呢,这时候人人都在梦乡里遨游,可是窦部长却还在为了党的事业彻夜未眠。

窦丰源习惯了在办公室熬夜,似乎一天晚上不在办公室就会缺少点什么。每天晚饭后,除了县里开会,他一定会出现在办公室。沏上一杯浓茶,点着一支香烟,摊开两个笔记本,一本是每日工作计划,一本是每日完成工作。窦丰源天天如此,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梳理每天的工作,不许自己一日碌碌无为,不许部里一件工作今天推明天。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做完,明天还有明天的工作,哪个人都不许唱“明日歌”。

今天,窦丰源的桌面上依旧摆放着一杯浓茶和两个笔记本,可是笔记本上却根本不是字迹,全都是梅婷婷的身影,每日里像个影子一样跟在苏万林的身后不知疲倦地上山下山,还有深夜关在房间里挑灯夜战的情景……

鸡冠山旅游区按部就班地运转起来了,梅婷婷也和苏万林一起下山休整。白天,苏万林拿着鸡冠山的规划书进一步征求机关干部的意见,补充和完善景区景点的说明;晚上,整理来自方方面面关于鹰崖旅游开发区、卧虎山旅游开发区、姊妹河旅游区和七仙河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建议,上网浏览国内外旅游区格局和管理制度,不时在本子上刷刷地写着。乡里的人知道他是副书记,外来人不知道的一看这架势非得以为他是个规划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满桌子全是关于旅游区的书籍和资料,甚至比专业规划师桌面上的东西还多。

也曾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苏万林是不务正业,管党务的干部不管党务却搞什么旅游开发,还担任旅游开发的前线总指挥,岂不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其实,这正是窦丰源的杰作,也叫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窦丰源把本应苏万林承办的党务方面工作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事务性的工作就交给组织委员去办,让苏万林腾出身子沿着一条主线全力抓新民乡的重点建设。

窦丰源有句并非首创但起码是首当其冲践行的至理明言:“经济工作并非仅仅是政府的事,党委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为首任,以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为根本。经济搞不上去还谈什么其它建设,那都是空话、套话、骗人的话,是把中央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歌唱,而没有按照中央的要求去落实。唱得好听固然重要,但着眼点是要做出样子。实实在在地去做。过去有句口号叫以阶级斗争为纲,现在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纲,离开这个纲,社会怎么发展进步?人们怎么安居乐业?国家怎么壮大强盛?我们总不能穿着满身窟窿的衣服还叫喊着进入共产主义吧?!”本着这个原则,窦丰源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安排苏万林主管旅游区建设、兼管党务工作,于情于理于民于党于政都不为过。苏万林还兼任新民乡的副乡长嘛。

窦丰源的做法虽然曾经引起过争议,但是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特色经验,是对“特色理论”最好的诠释和发展。

中元市市委书记在锦河县调研时听说了新民乡的做法,感到很有新意,亲自撰文盛赞窦丰源党委抓经济的做法,称其为“丰源工作法”,号召全市向新民乡学习。《中元日报》以“空喊喊不来经济效益”为题刊发评论,并详细介绍了新民乡党委抓经济建设的经验。

苏万林的副书记办公室不是很大,只有不到20平米,却摆放着两张破桌子,都是三屉桌。苏万林对面桌的是乡纪检书记。这个一身病的纪检书记已经50多岁,眼瞅着“过口”了,船到码头车到站,他只等着退养了,白天不怎么来上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晚上更是连个卯都没点过。

纪检书记不来上班成全了梅婷婷,梅婷婷有了“办公地点”。她就坐在纪检书记的座位上,面对沉湎于一堆规划书和图纸的苏万林奋笔疾书,把点点滴滴生活实践的感触或跃然纸间或输入电脑,化作活灵活现的一个个人物、一幕幕场景、一段段故事。偶尔活动一下手指和手腕,偶尔抬起头看一眼凝思的苏万林,案头的手写和打印书稿已经厚厚一沓了。

这是梅婷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名初步定为《鸡冠山巅》,创作意图和故事大纲已经和牛东顺做过探讨,前三章被《锦河日报》主编看好,约定无论这本书将来是否出版,《锦河日报》都要连载,梅婷婷为此点灯熬油地抢着进度。

小说的主人公是苏万林,演绎了一个乡党委干部刚直不阿顶住压力开发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旅游度假山庄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各种矛盾、冲突不断,扣人心弦,耐人寻味。

深夜11点多,苏万林和梅婷婷还在不知倦意地忙着。窦丰源担心俩人熬坏了身子,跑到乡政府附近的小酒馆,敲开小酒馆的门,让店主给煮了一大海碗馄饨,热气腾腾地端了回来。

窦丰源刚刚打开屋门,梅婷婷灵敏的嗅觉就捕捉到了喷鼻的香味,高兴地冲着窦丰源喊道:“窦书记,你真是及时雨宋江啊,你咋知道我饿了还知道我喜欢吃馄饨呢?”

窦丰源乐呵呵地答道:“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怎么会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你俩也不看看什么时间了,想吃别的也没有啊。快趁热吃吧,说啥也不能光干活不吃饭呀,但是也决不能成了大街上小孩子们说的‘大脑袋小细脖,光吃饭不干活’。”

三人都大笑起来,苏万林和梅婷婷凑到一起,象张飞吃豆芽一样“风卷残云”,抢着往嘴里塞馄饨,吃得满脸都是油星子。

苏万林和梅婷婷有滋有味地吃着馄饨,窦丰源坐下来翻看梅婷婷的小说,还不时地用手指敲打着桌面。就在苏万林刚刚要咽下一个馄饨时,窦丰源猛地一拍桌子,吓得苏万林一口将走到嗓子眼的馄饨喷了出来,溅得满桌子的图纸上都是馄饨皮和馄饨馅。

“好,好,写的太好了,解渴,写的真解渴。”窦丰源没看到苏万林的狼狈相,还在自顾自地连连叫好,苏万林却是一脸苦相地说:“窦书记呀窦书记,你还说好呢,你看看你这一嗓子,可是把我害惨了,这些文件和图纸都成了大花脸了,怎么拿出去用啊?”

正在喝水的梅婷婷看了看花花搭搭的图纸,不由得扑哧一声,口中没咽下去的水也象暴雨倾盆似地泼向图纸。这下更惨了,图纸上星罗棋布地分布着馄饨馅,鸡冠山的位置上已经“水漫金山”,简直是惨不忍睹。

苏万林气急败坏地喊叫起来:“你——你们——咳。”苏万林一边忙不迭地拿抹布小心擦拭,一边嘟囔:“窦书记呀窦书记,你说你消停地看你的小说呗,非要拍什么桌子呢?”

窦丰源一边歉意地帮着苏万林收拾残局,一边自我开脱地说:“都是馄饨惹的祸,都是馄饨惹的祸。”

看着窦丰源的一脸尴尬,看看苏万林的一脸恼怒,梅婷婷止不住再次大笑起来。

苏万林心里正懊恼,梅婷婷却“不识时务”地“火上浇油”,真的惹恼了苏万林,他张开嘴刚想发作,一看梅婷婷吃的“满脸花”,气又消了,不由得指着梅婷婷的脸也大笑起来。

窦丰源的尴尬这才“警报解除”。

三个人都像孩童似地爽声大笑着,小屋里顿时升腾起一种浓浓的春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心梗连载21  心梗  心梗词条  连载  连载词条  心梗连载21词条  
小说小小说

 金花

 每次小范围的同学聚会,同学都拿我开涮,很想知道当时让我上课分心的金花怎样了?问我她现在的情况,让我说出当初的事情。但是,30多年了,我一直不知道她的音信,哪怕...(展开)

小说连载

 又见人民公社(三)

 三、初探“神秘的城堡”    王主任告诉我们,高旗屯公社处在铜仁市黄旗乡。    我们马上起程,恨不能一下子飞到高旗屯。    “他真有意思,竟然叫我们去采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