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一九四二》影评范文三篇

导语:《一九四二》是由华谊兄弟公司和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一部剧情片。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九四二》影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1942的小调

1942年,河南大灾,饿殍遍地。 电影由此展开。如同生化危机里的病毒,饥饿也能把人变成行尸走肉,且具有攻击性。但不同于丧尸,饥民间还有满是无奈、客气、幽默的对白。影片之初,一群饥民打算打入一个小村。饥民头子和东家对话了,他话里透着有借有还的客气;东家也笑里藏刀的说吃饱吃好云云。一来一往,暗涌着嗜血。

终于爆发,杀戮让一切化为灰烬:饥民逃荒,东家避难。如蚂蚁一样走在河南风沙的路上。老的先死,妻女被卖,自堕落成汉奸,一幕幕上演着,落幕着,重复着。底层逃荒者在人间地狱里煎熬,上层统治者有吃有喝,中间官员饱食但无奈,军人和污吏依旧忘不了发财梦。饥荒的年代,天灾和人祸下,死了有时是好事,活着的人面对无限苦难。但是心中闪现出微弱的希望也可以是前行的动力。人是多么需要互相依靠。

饭都吃不饱,“富家女”还喂养宠物猫。起初爱猫如命,饿到极端时杀猫果腹,用书本当柴火,煮着自己的宠物,心却干燥的很,最后自荐去当妓女,换得三升小米,为了活下来也就这样了。不过在看惯太多的生和死之后,人可以卑贱的求生,也可以为承诺去死。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人永远可以不食嗟来之食,因为他们早把死生看破。大的灾难面前总有无数人死去,也终究有人会活着走出来,可以选择抛弃人情,也可以选择把人情攒的更紧。人饿麻木了也就不饿了,精神反而能支配肉体。

影片草草收尾,好像报告几个人的结局一样。有的饥民活了下来,这是一件小事,一笔带过。蒋介石失去了大陆也如同一件小事一样报告了,一句话交代了。整个电影就像呜咽的二胡,又轻又尖的奏出一曲1942的小调。

篇二:

最近好久没有看电影,没有写日志了,但是冯导的这部1942还真是把我狠狠地震撼了一把,刚刚从万达回来,我有点儿不大平静,总觉得有些东西是值得纪念一下的,于是便有了一种把今天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冲动。

说实话,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还真的从未听说过任何关于河南在1942年的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这场大饥荒,貌似是我的阅读知识面太窄了,这些年一直是从中国的历史、政治课本上了解的中国的历史。不过后来问了几个同学,大家也从来没听过中国的这段历史,也或许听咪咪说,冯导为了这部1942奔波了将近十年才得以让它顺利播出的,(至于对于冯小刚这种大导演,要顺利播出这样一部纪实的影片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我也不大明白,不过我想大家看了应该会有自己的想法) 虽然依旧是强大的明星阵容,但跟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绝对不一样,我个人觉得它绝对值这张电影票的价格。

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报道,有什么为残障人士献爱心啦,给各种“有癌没钱”的贫困家庭捐款啦,又是什么各大医院专家会诊、历经千辛万苦、花费巨额挽救了XXX的生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充满爱,群众很善良,医院很无私,政府很英明。。。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能活下来真XXX不容易,生命最宝贵了。可是看着影片中血肉横飞的画面,看着饥荒中的难民被其他难民杀、被人民警察杀、被抗日士兵杀、被日本鬼子杀,最后的结果就是河南政府上报饿死1000多人,实则因为各种死法共计死亡约300万人,又恍然觉得人命真XXX的不值钱,甚至还不值五升小米(其实很好奇,这场大饥荒中死的300万人究竟有多少人真的是饿死的)。影片中貌似只涉及了重庆方面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里面也讲了救灾中的一些大发国难财的官员、商人,虽然在里面写了还算是个好官的河南也不什么主席李培基,但是大多数官员的贪污腐败、自私自利、不顾百姓生死的本性还是暴漏无疑。没有他们,河南仅仅因为饥荒怎么会死了不下300万的难民?300万是什么概念?南京大屠杀有多惨?据说就算日军当时一直杀人的话,30万人也是花上7天7夜才杀光的,甚至还包括使用大面积的活埋手段。那30万的人的十倍呢?看来中国人真是很多呢,少了30万,甚至300万根本无伤大雅嘛,原来人多还是有好处的,不管多大的灾难我们都能挺过,因为我们的民族不会像濒危动植物一样害怕灭绝,因为大多数人能够活下,因为无论少了谁这个世界都依然正常运转,更何况是13亿中仅占总数的百分之零点几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总之,蒋介石很淡定,“国民政府”很淡定!

其实我看过不少中外关于大灾难的片子,不管真实的还是科幻的,像2012,后天,唐山大地震,南京南京之类的都有所涉猎;而且也听过不少中国人民的苦难史,什么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文革期间的三年自然灾害、红卫兵和四人帮的所作所为、甚至是近几年的非典、甲流、各种地震的报道等等,即使有时候看了相关的文章或者视频会忍不住流泪,但是想起来总觉得缺少点儿什么感觉,后来才明白是真实感,是在你面前还原那最残忍的真实。在这种大饥荒面前,人命如草芥,什么人性、道德、尊严都是垃圾,只有填饱肚子才是最真实的,那才是自己活下唯一的追求。父母死了、妻子或丈夫死了、儿女死了,无论哪种情况发生都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但是在逃荒的途中的人们的反应应该是怎么样呢?是悲情催泪剧一样悲伤过度不吃不喝呢?还是为了爱生死相随呢?亦或是像英雄一样奋起反抗为死的亲人报仇呢(因为有些人是被杀,而非饿死的)?不,都不是!!!他们只是在亲人离开时伤心或者留一下泪,然后站起来继续前进,有些时候甚至来不及伤心,抑或没流泪可流了。是他们冷漠而没有人性吗?也不是,显然冯导在片中没有刻意虚构一个伟大无私的英雄式人物,而是真实的勾勒出一个个各有不同的小人物的形象,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人物自私式的活法中看到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与内心最真挚的情感,表达的方式或许简单粗俗,却也是最直接、最真实的。

冯小刚称,在《一九四二》里他没有自己的态度,一切让观众来定夺,“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喜欢这样的最真实的历史,不需要渲染,不需要加工修饰,就用白描的手法把最真实的场面还原给观众,之后便切换镜头,没有煽情的泪水与哭诉,没有无情的讽刺与批判,就只是淡淡地讲给你听,演给你看。里面从小人物入手,大量的细节描写,看似黑色幽默,其实是深深的悲哀,不是不同情,不是不痛心,但是没有眼泪,也根本没有流泪的冲动,而我竟然荒谬地觉得似乎这才是一个悲剧真正应该达到的效果——不是痛哭流涕,而是竟然欲哭无泪!

影片中有些镜头的特写还是令人影响蛮深刻的:刚开始时村民的互相厮杀、日军轰炸时的血肉横飞及轰炸过后那绝望的呻吟声、狗吃人的尸体情景、星星(东家的女儿)性格的转变、人们吃树皮的细节、灾民扒火车时的警察扫射、以及逃荒路上的各种卖人事件等等,有些朋友看了这部影片,就觉得这样的灾难太残酷了,不禁感叹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换了是我的话我肯定早就受不了了。其实我倒是觉得,换了谁都一样,根本没有什么事儿是人受不了的,你以为你受不了,那不过是因为你不是他们。我一直很好奇,人的承受极限究竟在哪里?后来发现,无论我假象的界限是什么,那些不断发现的未知的历史与现实总会颠覆我原有的想法,让我不禁怀疑,人的承受能力是不是真的是没有极限的,只有我想不到的事,没有他们承受不了的事!因为当所有的一切都失了的时候,就只剩下活着这件事儿了,而为了这有且只有一个了的目标走下,不正是我们最擅长的事情么!不是2012年的12月21日快到了么,虽说我不信什么玛雅预言、世界末日之类的言论,但说不定真的哪一天地球会发生什么大灾难,谁知道呢?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但不是有很多灾难已经经过科学计算推理出大概时间了么,那不就是指日可待了么!更何况说不定还有很多未知的灾难正在向我们靠近呢!说不定哪天我们还真的有机会亲身体验一下,那些我们现在甚至不敢想象的经历,到时候可能就有机会知道自己究竟能够承受多少了。但是客观上还是觉得这个可能不大,起码现在我们还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估计到死也不会怎么样,不过这个结论就得留给后人验证了。

篇三:

冯导早前的喜剧大获成功,主要不是他导的有多好,是他成功的笼络了一批人在对的地方做着对的事情。而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脑子里还没有一个健全的观影模式,好与坏的标准就是喜剧可以笑,悲剧让人殇。小人物的生活又特别的接地气儿,观众看电影的时候看什么呢?其实就看个自己。

后来冯导拍多了喜剧片,膨胀了,觉得自己大片导演什么都能拍了。就开始琢磨拍点慑人心魄的,震撼人心的东西。在我看来,冯小刚也许也觉得自己在驾驭悲剧的问题上有那么点没底,于是乎他得给自己的作品加点料,还是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料,也就是大灾大难之类的东西。比如他在《非诚勿扰2》里要讨论生死,就必须先浓墨重彩一个人的死亡,用一整部电影去铺陈,再煽情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汶川地震的时候,多少人守在电视机前关注着救援哭得跟那个似的,只是这难道是因为央视的摄像师拍摄技术特别好吗?这是因为那些记者的镜头下对于灾难的解析直击人内心深处吗?当然不是,傻子都知道那是因为大灾本身就足以撼动人坚硬的内心,记者要做的就是如实报道罢了。

刚看完《唐山大地震》我觉得拍的特好,都看哭了。我朋友就说她觉得没什么,觉得煽情挺刻意的,我一直说人家冷血,现在想想,这是多么冷静的思考啊。直至今日回想起来,除了“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一句台词,我完全想不到《唐山大地震》有什么特别震撼我的话,所有的哀伤元素,演员的形象脸谱化模式化的。当时内心的颤动不过是因为同理心在作怪,觉得大地震真是太惨了,那么多同胞都死了,仔细想想,这也不是冯小刚的功劳,大地震的部分几分钟就结束了,剩下的不过是我脑中自己脑补的场景。他不过就是给观众搭了一个空架子,电影好不好看完全要看观众自己的修为。他拍一唐山大地震你要能脑补出一个星际大战,那这片子你就爱翻了。

所以说,会拍的不如会说的。这次他又要拍《1942》,说是要让人们铭记一段快要被遗忘的历史。可是人都说了,饿死人的年头多了,你说哪一年?为什么是这一年,这一年和下一个饿死人的那一年的礼拜四有什么不一样?你就说不出来,仔细想想,也只是因为刘震云写了这么一部小说选择了这一年罢了。冯导多聪明啊,用一个苦情的背景去烘托一个故事,连人物特点书里边都写好了,你不得不以一个国人的心去带入自己的私人情绪,很难以一个纯粹的角度去观赏。说白了还是他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没有大背景渲染就表现不出东西。

觉得现在的大导演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个发国难财。救国英雄什么的就必须拍一段小日本把人虐的跟妈了逼似的然后人们忍无可忍起身反抗,我前段时间看电视剧,敌方逼供我方同志的方法居然还是抓了他妻子在他面前羞辱,为什么总是同样的剧情在反复?因为国人就吃这套。《金陵十三衩》也是这样,我承认当时看完也很难过,不是震撼,就是难过,想说这几个女的真苦,心里又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苦,后来还是豆瓣里有人说了句,“就因为他们是妓女所以比学生的命贱吗?”仔细想想可不是么,人性的光环要这么去烘托,不就是赤裸裸的阶级歧视吗?看完以后好多人在骂“小日本真XX”,那么请问导演想要突出的人性光点在哪儿呢?有人提吗?没有。为什么,就是因为你既然想要用这种民族情结的东西烘托自己的电影,就不要怪观众陷入这种情节之中而忽略电影本身。

而此种电影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取材的是中国历史,中国人能代入情绪,等到上映的时候还因为中国观众多,花钱看电影的也多,就能带来票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九四二》影评范文三篇  影评  影评词条  范文  范文词条  
电影

 烈日灼心专业影评大全

导语:当你变成一个上帝,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俯视着一场猫捉老鼠的追逐,当你在焦灼中,看着一个个谎言的出现与识破的时候。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烈日灼心专业...(展开)

电影

 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前十推荐

年龄不同、境遇不同、心情不同,想看的电影就会不同。就好比全程无尿点,动作场面又炸裂的碟中谍系列,你在失恋的时候有心情看吗?抛开杂念,梳理好心情,我推荐以下几部电...(展开)

电影

 《奇迹男孩》电影简介

导语:这里励志故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奇迹男孩》电影简介,希望你们喜欢。一、基本信息《奇迹男孩》是由美国狮门影业出品的家庭剧情片,由斯蒂芬·卓博斯基执导,朱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