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王国维的励志故事

导语: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一位通才,不仅跨越古今而成名,也是中西文化而自铸伟辞的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之学所涉及文、史、哲、甲骨学、经学、文字学、美学等,真可谓全才,配得上“国学大师”之名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作颇丰。他能横穿词海纵跨年代把先人的词解到如此境界,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地折服和感叹。若非曾经“独上高楼”远望“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呢?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呢?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收集了王国维的励志故事,大家快来看看吧!

故事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句本来都是言情话相思的佳句,却被王国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运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

王国维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BBS)、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王国维第二境界的这段诗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王国维第三境界,王国维则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故事二:王国维与人交往,除了谈学问或正事,很少闲聊,更不会对人讲应酬话。如果有人请他看一件古铜器,他看了是假的,就会说“靠不住的”,而请他看的人无论怎么说这个古器色泽如何古雅,清绿的如何莹彻,文字如何精致,什么书上有类似的著录,并将这些提供给他做参考,再请他仔细看一下,他看了以后依然会说:“靠不住的。”不附和,也不驳难。

王国维的外表也总是严肃冷峻的。赵元任的太太杨步伟对他颇有些害怕。杨步伟是个直爽的大嗓门,但见了王国维却总是噤不出声。王国维五十寿诞时,清华大学的同事办了三桌酒席祝寿,赵太太硬是避让着不和王国维同桌:“不!不!我不跟王先生一桌。”果然,王国维那一席一直都是默默不语,而赵太太那桌却笑语不绝。

王国维罗振玉失和始末王国维从日本回国之前,罗振玉将他的第三个女儿许配给了王国维的长子潜明。1926年,潜明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早逝,王国维夫妇从北京赴上海料理丧事,而罗振玉从天津先行赶到。丧事完了之后,罗女对王国维继室潘夫人主办的丧礼有些微词,罗很生气王国维偏听妇言,担心女儿在婆家吃亏,当晚,未同王商量就带着女儿回了天津。

这件事情对王国维打击很大,他回到北京后愤愤说:“难道我连自己儿媳妇都养不起了吗?”在书房默坐半晌后,拿出罗振玉素日来信烧了许多。“罗王失和”由此而起。由于在上海时,罗振玉的女儿曾变卖首饰给潜明治病,王国维回京后就筹钱要寄还罗家。正好,潜明所在的上海海关发了3000元的抚恤金,王国维就把钱寄到天津,可罗振玉却不让收,原封不动寄了回来,王国维又寄了回去,并附信说罗拒收无理,罗才不得不收下。从此两人再未通信或谋面。

故事三:《中国名画集》原名为《古代名家画册》,顾名思义里面收集的都是古代绘画名家的画作。王国维于1908年为此画册作序,文章第三段原文如下:

平等阁主人英英如云,醰醰好古。慨横流之澒洞,惧名迹之榛芜。是用尽发旧藏,并征百氏……冀以永留名墨,广被人间。

文段中“平等阁阁主”指的是《时报》创办者狄葆贤。前三句话描写的就是狄葆贤对书画的喜爱,生怕名画衰微,便尽心收藏。在最后一句话,王国维也点明了希望名画能够永远被珍藏,引起世人的重视,被世人所熟知。

接下来,他又描述了《中国名画集》出版的意义,精读君根据王国维的原文,解读如下:

其一:他认为我国历来书画都是私藏,不轻易外露,所以学者经常没有画作可以参考。将享誉盛名的画作集为一册,方便学者临摹、学习;

其二:“张而必弛者,文武之道;劳而求息者,含生之情。”简单点来说,就是人活在世,要懂得张弛有道,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但是我们该怎么休息呢?王国维认为翻看这些画作“可做息肩之胜地”,对愉悦身心是很好的;

其三:他认为,我国绘画自成一宗,将名画刊登出来,“不使晴蜓岛国独辉日出之光,罗马故国专称美术之国”,王国维希望中国的美术能与东方的日本和西方的罗马故国一争高下。这样不仅可以让国人欣赏,还能发扬光大与国外美术争高低,也可以对世界文明有所增益。

从这一段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王国维放眼世界的治学思想,对于学术之事常考虑到它的世界意义。他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章程书后》中即已指出:

一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

井底之蛙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而放眼世界,思维开阔,才是一位学者应该具备的。

故事四:王国维作为一代大学者,平生只爱钻研学问,无心取悦上流社会,不慕荣华,不贪享乐,以普通人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学术成就,更不以泰斗的身份对他人颐指气使。

他平日深居简出,与书籍为伴,生活简朴,虽不善社交,但与罗振玉、缪荃荪、沈曾植等同时代的学术界人士交往密切,此外还与日本、法国等国外学者有很多的学术交流。

可以说,做学问是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他以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具有独特的地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他对学术的重视与贡献也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

梁启超是这样评价他的: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说: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先生(陈垣)两人;

郭沫若也说: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

如果我们也能像他那样,心无旁骛的在自己的领域里奋斗,问心无愧的话,想必也就没有那么多人抱怨“时不与我”的同时,依旧碌碌无为下去吧。

就如本书编辑所说,愿你我都能在王国维的文字中与他进行时空对话。我们读的虽是他的文字,但是看到的却是他的本身:他对治学的态度,他谦和的品性……如果你能在他的文字中有所收获,想必这也是对大师最好的尊重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王国维的励志故事  王国维  王国维词条  励志  励志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王国维的励志故事词条  
人物

 宋茜的详细资料和出道经历

寄语:美丽,直率,没有绯闻而努力的女孩子。男士心目中的女神和天使!今天为各位读者的分享的是宋茜的详细资料和出道经历,欢迎阅读。宋茜(Victoria),在韩国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