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1%法则》速读:一则读完就让人想要马上行...

封面

你好,今天为您解读的书是《1%法则》,它的副标题是“一则读完就让人想要马上行动起来改变的故事”。它并非是一本单纯的讲诉方法论的书,而是将方法论融合在故事之中。我们将会与主角“肯”的视角,一起体会让自己改变的心路历程。

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对现实的焦虑

现代社会的许多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焦虑,都会有遗憾。也都会有想要提高自己的想法。每当看到那些杰出的人透过萤幕和文字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心里总会带有羡慕和妒忌之情。

“如果我当初….”,“如果我有那么多时间的话…”

面对自己当下的处境以及“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想法随处可见,想改变自己的想法也时时刻刻的在煎熬着我们的内心。

最后可以成为被人羡慕嫉妒恨的那些优秀者却还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的人还是会在原地打转,仰望着高处耀眼的星辰,最后向命运低头。

本书的故事则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法则,只要微弱的改变,就能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成为更好的自己。下面请让我们细细品读。

第一课 1%的奇迹

故事的主要人物,也就是本故事的主角叫做“肯”,可以理解为街头霸王中的那个“肯”,造型帅气,金发碧眼。只不过没有那么壮实。

他与妻子一起养育着可爱的儿子和女儿。可是他们的关系并不好,夫妻常常吵嘴,孩子们之间也一样。

无论是家庭和工作都好像脱轨了一样危机四伏。谁都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进入这样的情况。可能这就类似“中年危机”吧。

所有的事情都一团糟糕。

在一个周六的早上,肯去观看儿子杰克的足球比赛。美国的学校都会有足球队,哪怕是中小学也一样。不同的学校都会有比赛。

杰克的球队成绩一直不好,这次比赛的对手还是去年羞辱他们的那支球队。

可是比赛却出乎意料,大部分时间都是有杰克的球队在控球,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他们都能更关注教练的指示,快速反应,齐心合力,表现的非常出色。与去年的表现判若两人,但是我方和敌方球队的构成还是去年的那些。包括双方的指导教练都没有换过。

儿童足球

比赛结束后,肯去拜访了杰克球队的教练,向他表示了祝贺与感谢,并向他询问了如何做到仅仅一年就有这般进步的原因。

吉姆教练将他带到了一处可以坐下聊天的地方,开始讲述了他的秘诀:

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只要我们想的出来的比赛项目,金牌的获得者与第四名的平均差距都在1%之间。虽然我们都只会记住金牌获得者,但是其他参与者与金牌并没有1%以上的差距。

无论领先者做什么,都无法与其他竞争者拉开100%的差距。那么拉开1%的差距呢?在数百件事情上面,即便是我们这类凡人都可以做到比之前优秀1%,这就是“1%法则”。这个法则也可以运用在所有能想到的事情上面。

吉姆教练诉说了他用这个法则让球队的孩子们在很多方面优秀1%,然后不断的叠加,最后为今天的比赛获得了胜利。不光是获得了胜利,也让孩子们得到了提升。

肯听了吉姆教练的诉说之后,开始思考是否可以运用“1%法则”来对现在自己的糟糕状态有更明显的改善呢?

“这个解决方案也适用于职业发展吗?”

吉姆教练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也答应用这个方法来帮助肯,让现在一团糟的人生中把握住正确的方向。

首先要做的,是让这位父亲先决定一个时间,会有五位不同的专家对他进行辅导。吉姆教练当时也是通过朋友的介绍后,受到这几位专家的指导后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如果说吉姆教练是发现了“1%法则”的话,那几位专家就是早在吉姆教练发现这个法则之前就一直在对该领域进行研究和实践。他们各个都是各自领域的卓越者。

这不是一个秘密组织,也没有秘密协议,仅仅是个俱乐部而已。他们很乐意接纳那些准备作出改变的人。

如果肯决定好了的话,可以随时通知吉姆教练,他会安排好下面的事情。

“相信我,这次旅行会让你受益匪浅。”

如果有人在旅行中发现了新的自我的话,那么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同样是一场受益匪浅的旅行。

第二课 投入与动力

回到家后的肯翻来覆去的思考着吉姆的提议。看着一团糟的家庭与工作,很难说提升1%会有多少的改善。但从吉姆教练的那里看下来,他比去年更好了。

肯无力改变妻子和孩子,更无力改变工作。唯一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如果不能扭转现在的局势,等待着的只有家庭的分裂。一直以来自己所为家庭投入的那些精力就会全部白费,未来的命运只有无尽的懊恼和悔恨。

起码为这个该死的结局做点努力吧。

“Just do it!”

他下了一个决心,哪怕不会变的更好,也比现在的一团糟差不到哪里去。思考了一晚上后,第二天凌晨拨通了吉姆教练的电话,约定了见第一位教练的时间。

在见面之前,肯先在电话中与第一位教练进行了攀谈。他叫卡洛斯,是一位销售经理,也是最适合带领肯入门的最佳人选,擅长激励别人。

大约过了三周,肯在高尔夫球场上与这位教练见面了,毕竟卡洛斯作为销售经理的工作非常繁忙。

见面之后做了简短的介绍,然后开始了一场愉快的高尔夫球切磋。虽然肯并不喜欢打高尔夫球,也只能陪着这位导师玩玩。两人边打边聊,逐渐热络了起来。

卡洛斯看着肯打球的姿势,一边指导,一边做着示范,即便只能让肯获得一点点进步,卡洛斯也非常的高兴。不到一会儿,肯的球也打的顺手了起来,打球的时候也有了一种满足感。

从攀谈中得知卡洛斯几天后要去参加一场会议,如果他们不再开始课程的话,下次见面就寥寥无期了。

休息的时候,肯拿出自己的笔记,那是从吉姆教练的交谈之中记下来的,并翻阅给卡洛斯看。

卡洛斯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确定哪些方面你可以提高1%吗?”

肯可以想到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联想到这些事情如果全部提高1%的话,自己的现在的情况一定会好转。他能够想起可以做改进的事情。

然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着手去做呢?”

这个问题把肯给问住了,都想不出一个好答案。勉勉强强的表示“我没有动力,所以也没干什么事情。”

“因为没干什么事情,所以没有动力。”

卡洛斯指正了他的话,并开始他的课程。

我们都在寻找一种可以充满动力的做事方式。所以可以导出一个结论:有了动力才会行动。那么拓展一下,有更多的动力就能做更多的事。换句话说提升动机就能带来增长。

肯听的一脸迷茫。

卡洛斯询问他刚才第一次打球的时候有什么感觉?肯的回答是很糟糕。当被问及后来他取得了一点进步之后再打的感觉呢?得到的回答是开始期待下一次击球了。那么我们把刚才的“有了动力才会行动”反过来看呢?

“做的更多,动力也会随之提升。改进行动,动力也会增加。” 就像刚才打高尔夫球一样。

动力引向行动,充满动力,就会有所行动。但是太多人忘记了动力来自于所取得的成就。一件事做的越多,就越有动力。这是一个自动供给的周期循环。

肯回忆起小时候学游泳的时候,一开始对课程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是当学完了基本课程,不会溺水之后反而开始喜欢了。最后还加入了游泳队拿到过奖杯。

看到肯领悟的如此之快,卡洛斯很是欣慰。可是肯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真的那么简单,为什么很少有人成功呢?一定有那种天赋异禀的人才能执行这个准则吧?

卡洛斯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说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年轻时候的卡洛斯不喜欢公共场合讲话,每次都刻意避开或者不开口。可是有一次他决定打破这个局面,对其他的销售代表进行授课培训。虽然事后反响平平,但却给了他莫大的成就感。之后他主动承担了更多的类似工作。他在逐渐提升自己,现在已经是个可以面对万人会议侃侃而谈的销售经理了。

真正的问题不是方法的简单,而是从哪里开始。

无论多小的事情,一旦完成了动力就会越来越强,然后就会更多的做这件事情。之后再获取更强大的动力….

但是目标要明确,非常的重要。如果用这个法则去激励那些不符合总体目标的事情,无异是无用功。

正确的事应该是对自己的总体目标有帮助的才行。卡洛斯的目标是做一个优秀的销售代表。因此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优化他的电话销售,选择正确的群体,找出他们的需求,而不是让自己的网球技术更好。

其核心概念有2个:“做正确的事”,“以正确的方式做事”。

一旦确定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就得确保以好的方式来做事。

肯听取了这些意见之后将它们记录在了笔记本上,并计划在接下来的30天中坚持从一件小事进行入手,不断的进步。

结束了这次授课之后,肯将其原则坚持了十天,发现做事情的动力更强了,不断的完成一件事情,给了他更大的动力。

每当回忆起卡洛斯告诉他的理论时,他都惊讶其理论的简洁和强大,且效果惊人。

现在他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了。

第三课 人生的杠杆无处不在

这一次他将去拜访一位名叫帕特的物理学教授。她获得过很多奖项,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有了许多惊人的突破。她住在一座小山上,从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帕特打开了门,迎接了肯的到来。可是这位物理学家的打扮还是让他大吃一惊。一身休闲打扮之余,脚上却穿着一双很高档讲究的高更鞋。一般休闲打扮是不会配高更鞋的,尤其是在家里更不会穿高更鞋。

注意到肯的疑惑之后,帕特答应一会儿在授课的时候会对这件事情作出解释的。

一杯咖啡下肚,肯的紧张略微平缓了一点,并将卡洛斯告诉他的“更多的行动,更多的动力”告诉给了帕特。必须得让这位教练知道自己的程度之后才能因材施教。

帕特静静的听取了肯的讲述,称赞了几句后两人走到当前所在的客厅尽头。角落里放着很多的玩具和健身器材,还有一个空气曲棍球桌。

空气曲棍球桌

物理学家将一个冰球放在桌上,将它取名为“什么都不做”。如果要这个冰球开始移动,需要一点动力。而没有动力的时候它会一直停在那里。

除非冰球被击打,然后会开始移动。这也是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任何物体都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就是说,物体静止,它会一直静止。如果动起来,它会一直处于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发生作用。

“摩擦力!”

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让运动状态慢慢转变到了静止,如果不再重新击打冰球,它就会停止下来。而停下来的力量放在人的身上,就是惰性。因此卡洛斯传授的“有了动力才会行动”、“更多的行动产生更多的动力”才更凸显了其价值。

仅仅开始动起来,从细微处进行改变就能克服最初妨碍我们进步的惰性。然后所产生的动力就会推着我们前进,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就会不断的进步。

帕特将肯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实验室开始实行远程办公的时候,帕特在家里建立了办公室。因为那样可以省去上下班路上的2个小时。在家工作可以更好的专注于工作。一开始是这么认为的。可结果完全出乎意料,白天的时候有许多的家务事要做,工作只能放到晚上在做。为了节省时间在家办公,却比在公司工作更累,还要通宵达旦的工作。

于是,她抬起了脚上的高更鞋。她的姐姐送给她这双鞋,告诉她只要穿上它就是在工作,脱下代表下班。

然后奇迹发生了,仅仅这一点点的改变,让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

这就是在小的事情上进行改变产生重大结果的例子。

肯深表同意。

(这里再举一个例子:虽然我不是很喜欢琼瑶老师,但她的工作状态也是如此。虽然她在家写作,不过每次写作之前都会精心的化妆,穿上最喜欢的衣服,然后坐在书桌前开始写作。这与帕特的方法有无数的相似点。)

帕特又用物理学的方式来比喻:

“给我一个足够长、足够结实的杠杆,给我一个支点和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我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这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所得出的“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的“杠杠原理”

与全部的努力相比,正确的小改变会产生巨大的效果。世界上的大部分精英都善于识别和利用具有高杠杆效应的机会。

选择正确的小改变非常重要。穿一双鞋子可能并不是什么大事,结果却是惊人的。

也可以叫做20/80法则。全世界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一个公司的20%的产品却带来了80%的收入。学校的老师常常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精英学生的身上(笑)。

对我们来说也一样,20%的工作行为就可以产生80%的工作结果。人生来说应该把眼光放在真正需要关注的事情上,而不是无用的事情上。小到自我管理,大到管理国家,哪个不是相同道理呢?

帕特又提起了卡洛斯。那个销售经理把“1%法则”的思想解释给公司的同事听,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提升“1%”。

谁会拒绝“1%”的提升呢?

虽然每个人都有了细微的提升,对公司来说却带来了相当大的提升。这1%就是高杠杆的体现。

(再列举一个例子:前不久已经下映的《冰雪奇缘2》,相比她的上一部,在更多画面上细节做了微弱的提升。或许这些微弱到几乎不可见的提升没人会去注意,但是在许多微弱地方的提升会拉升整体的视觉效果。这也是2的画面要比1做的更惊艳的体现,而很少有人能具体发现让画面提升的每一个点。)

周围的人一旦看到了有所成果,就会更有动力去尝试其他新的东西,他们会做的更多。

肯听到这里觉得大有收获,但卡洛斯的故事只发生在那种超大规模的公司,对小型公司以及个人是否真的管用?

帕特很满意肯的疑惑,表示自己虽然是物理专业,但是越是在物理的海洋中遨游,越是会觉得物理定律适用于看到的一切事物,以及无法看到的。这些原则更能适用于生活中的每个方面。

物理学家又说起了她的故事,作为研究人员她对婚姻和家庭没有更多的投入,这点肯也深有体会。但是后来她仅仅从微小的事情开始做起,比如与家人说话时不再三心二意。倾听他们的话语盯着他们的眼睛全神贯注。每周亲自下一次厨房…

这些微弱的改变很快便收获到了家人的更多拥抱,以及更多的对其关注。

而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如果身边有个肥胖的朋友,那么我们超重的概率就会增加。如果我们吸烟,朋友已经戒烟,那么戒烟成功的概率会增加。

自身的改变会带动身边的变化,这里并不是说一定是框定在我们认识的人之中。不知道的陌生人也有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肯对此表示疑问。

帕特继续说了下去。如果我们开心,邻居的开心概率会增加34%;我们的配偶开心概率会增加8%;住在远处的兄弟姐妹的开心概率会增加14%;朋友的开心概率会增加10%,其他还有跟多不知道的正面转变。

因此仅仅是1%的正确,可以引起更多的群体效应。只要周围能够察觉到你的改变。

肯听完这个结论后又惊又喜,仅仅是1%的改变就能带来群体效应。而这群体效应又会带来巨大的正面改变。

“每次1%”。

帕特又提醒了这一句。

如果说第一课的教练卡洛斯告诉了肯如何获得动力以及从哪里开始,第二课的教练帕特则告诉了他一旦开始改变之后会造成何种可观的后果,其背后的原理所在,以及应该去寻找那些让结果产生重大改变的小的改变。

将两课细细品味之后,肯结束了这次的课程。并向帕特表示了自己的感激,约定了有时间一定会去听帕特的物理课。到时候一定会让他受益匪浅。

他迫不及待的准备见到第三位教练了。

第四课 正确的练习以及从当下开始

回忆起吉姆教练的话,肯越来越认定这次旅行的确是值得的。他已经行走在卓越的道路上了,或许这就是行动越多,动力越多。

肯来到了码头,那里停靠着各种各样的帆船。第三位教练鲍伯就在其中一艘船上等着他,这次他们要出海航行,同时进行课程。

在船离港之后,鲍伯指了指远方的一个点,那里便是目标点。航行的途中,肯尽力的将自己所知道的帆船知识运用在如何拉帆上,由于只懂得一些理论知识,累的手忙脚乱。而一旁的鲍勃则完全驾轻就熟,还能游刃有余的帮助肯。他们的课程也由此展开:

如果远方的小岛是我们的目标,那么必定会有无尽的阻力等待着我们。也许我们需要调整一下角度来继续前进。就像帆船一样,无论风向如何变,只要我们的目标明确,就可以利用它们帮助我们前行。而它们是指包括风向在内的一切技能。

可是一旦我们的航向已经偏离了,哪怕是偏离1%,也会完全错过目标。到时候会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再返回来,或者会遇到更多的不测。

短途目标可以修正的回来,长期目标则非常难。如果这次航行目标是英格兰,仅仅1%的错误也会让他们滑到法国或者爱尔兰。

1%的正确非常重要,鲍勃用肯定的语气重申了这一点。

肯观赏着鲍勃游刃有余的航海技术。这时才注意到鲍勃的帽子底下是一头银发。

当鲍勃听到肯对他的猜想之后,摇了摇头。鲍勃出生在农场,别说大海了,游泳池都很难看到。他在十几岁的时候表哥搬到了湖边,还买了一艘帆船,这个时候他在爱上了航行。

当然他也不是天赋异禀的航行能手,也吃了不少的苦。但他参加了新手航海班,并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总结,花了6年时间才可以参加比赛。

说完了他的故事,话题又回到了课程之中。

世界上没有天才,那些成功的故事鼓吹的天才都是胡说八道,都是勤奋且刻意练习的结果。

鲍勃让肯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特别想做好的事情。肯的内心中所冒出的想法非常多,他的职业、家庭生活、身体健康等等许多的事情。

如果要做好,就必须不断的练习,达到10000小时。

一万小时定律在各种书籍中都有写到。包括各种对历史上的名人的研究,也都证明了那些在某个技能方面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拥有10000小时以上的练习量。

小提琴演奏

他用小提琴演奏者来说明不同的练习量的差别会是如何:

演奏的还可以,可以作为老师的人,投入时间是4000小时。

演奏的不错的,可以成为专业演奏家的人,投入的时间是8000小时。

而那些精英,才华横溢的演奏者又是多少小时呢?

答案已经摆在桌面上了。

科学家找不到一个天才,找不到一个不加以练习就可以成为大师的人。也找不到到任何一个勤奋练习,却一事无成的人。

付出了时间和努力来练习,就会看到进步。而要看到进步,必须得加以练习。

微软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程序员、世界首富、慈善家、改变世界的人之一的比尔盖茨。在中学时期半夜就会溜出去在附近大学的计算机上学习编程。父母总奇怪他为什么早上起来那么难。

从哈佛大学退学的时候,他在编程上面已经花了10000多个小时了,投入的练习时间比任何人都要多。

之后,鲍勃又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一万小时理论的重要性。

可是...肯的疑问又跳了出来。他在职业上已经投入了超过10000小时的时间了,为什么还没有达到精通的程度呢?为人父母和人际交往上也是力不从心?

按照一万小时的理论的话,现在应该成为CEO了,再不济也是地区负责人。这个情况并非自己独有,很多职场人士都有30-40年的经验,却依然不在行。

鲍勃严肃的回答到,许多有30-40年经验的人并没有30年的经验,只是把1年的工作经验反复使用了30年而已。

为什么那些可能已经投入了一万小时的技能并没有达到顶级水平?这不光是练习量,还有练习质量的关系。

这从心理学家的话来说,一万小时理论的受益者都进行了“刻意练习”,而不是“无用练习”。刻意练习主要是改善表现,并非一味的重复相同的动作。而这也并非充满了乐趣,有时候会非常的难。

为了解释的更清楚,鲍勃列举了一个学钢琴的例子,而肯年轻的时候正好学过钢琴。

肯那时候每周一上课,周二到周五每天练习30分钟。但是算上刻意练习的时间的话,可能一分钟都没有。每次练习的时候他都渴望去外面踢球。

再回想一下职场的工作,每周的练习量可能在18-20小时。因为不是上班的8个小时都在工作,偶尔打叉和偷懒的情况时时发生。

工作的20小时中,刻意练习的时间又有多少?肯算了算,大概一个月有2-3个小时就很不错了。

这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刻意练习。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庸庸碌碌的忙碌一天,根本找不到时间来刻意练习。

那么每天只拿出一个小时呢?只要一个小时把一件想做好的事情做好呢?

肯听到这里,觉得不太可能,但把工作上的其他无意义的事情算了一下,大约每天会花上1个小时浏览网页或者看电视。

假如把这些时间放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呢?会有什么收获呢?无法投入大量时间进行刻意练习的话,每天只投入一个小时呢?

实际上人生中到处都是刻意练习的机会,只是很少有人发现。关键是要把做的事转化成练习。还必须要有实时的反馈,让人可以用最快的时间知道对错。

不断的评估做的如何,想一想下次执行相同任务时如何做的更好。就如同教练训练运动员一样。

这需要常常退一步思考,花几分钟思考自己做的如何。定期停下来反思,也许每几个小时就要停下来反思。

把刻意练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日常工作也在练习,工作就变成了自我提升技能的途径。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建设性的反馈,也可以让专家来指导我们。

实际上,最好可以主动去处理一些比较难的事情。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行难事必有所得”,它能帮助你学习新知识,拓展自身。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肯也在不停的摆弄船帆,风不断的变换,操控的难度正在不停的加大,他却越来越熟练了。

面临压力是有好处的,只要有正确的支持,比如教练、同事、家人,只要不加掩饰的告诉你事实,就能获得提高。但是压力过高的话,就会到达极限点。挑战超过了极限点的话,无论有多少的支持都无法顶住这种压力。

话题以及告一段落了,他们的船已经停靠在了之前所指的那座小岛的码头上了。上面有一座建筑物,今晚要住在那里了。

肯想起自己已经浪费了多少提升学习的机会,想起了那些抓住这些机会的人。想到浪费的时光,非常的沮丧。

鲍勃表示过去他也一直与其他人做比较,最后发现这没什么用。因为总有人做的更好。把自己与自己相互比较的时候才发有所收获。真正重要的是今天比过去优秀了少许。

我们无法从前人的落脚点开始我们的旅途,也无法从下一处落脚点开始旅途,甚至无法从我们想去的地方开始旅途。

必须从现在所在的地方开始旅途。可以考虑明天,可以幻想未来,但当下尽自己所能才是基本的规则。

积极思考的力量虽然是好的,但思考后没有行动的话,就不是一个特别有用的策略。也有很多人会积极思考却不曾纳入计划,而计划会让我们采取行动,帮助我们实现梦想。不能仅仅幻想,重要的是去做。

两人进入了建筑物,打理好了床铺就关灯入睡了。躺在床上的肯回忆着这一课的内容,同样是充满了含金量的信息。

卡洛斯帕特告诉了他如何开始,鲍勃则告诉了他从哪里开始以及开始之后的过程和结局。

通过在日常生活对各种事物的微小改进,适当的提高难度,及时反馈调整方向,从而达到长远的提高和进步。

但是,他很难花上那么多的时间去掌握技能,哪怕是一门。

第五课 大脑的可塑性

肯已经结束了三位教练的课程,也得到了第四位教练的联系方式。但他迟迟没有去联系。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他尽力的去执行之前所学的那些。每次想到要把某件事情做到极致要如此长的时间,内心就十分的不安。

他很感激这些教练的倾囊相授,心中却也有一股怨气。他很清楚这次旅途会有很多挑战,但真的要经历10000小时的挑战才能提升1%?

肯开始质疑自己的承诺了。

吉姆教练的电话很快来了,询问着为什么没有去找下一位导师。并提醒着他不会放弃这次旅途的承诺,以及当初对“1%法则”的热情。

肯决定去见下一位教练,克里斯,她是一位心理学家。

见到克里斯之后,本以为对方会质问他的决心。但克里斯却给了他一张舒服的椅子和一杯咖啡,耐心的听他说完了他的疑惑。

这位心理医生已经从吉姆教练那里知道了肯心中的怨气,但还是想听他亲口说出来。

克里斯认同肯对10000小时的恐惧,也理解听到这个练习量才能让自己提高的1%感到的恐惧。

心理学家的建议:每天至少花上一个小时用心练习某样事情,看教程,阅读训练书籍,那么一周后你就可以获得可预见的1%的进步。

问题在于:如果只能提升1%,是否值得投入那么多时间?

心理医生又解释道,从长远来看,每周提升的1%是相对上一周的。如此反复的话,提升1%所包含的量会不断的增加。就类似理财项目中的复利。

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技能会像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多。当过了三个月后再回首起点,可不仅仅是提升了1%,而是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当刻意练习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复利是没有止境的。

这些话让肯的斗志重新燃烧了起来,他拿出自己的“新年计划”,当时正好面临圣诞节。

她赞同肯的努力,并指出新年计划很少会完全贯彻下去,实验数据表明能完成新年计划的概率不足22%。这不是质疑肯的能力,而是在持续提升方面,新年计划是最差的方式之一。

(这里说点题外话,我去年的新年计划到今年还没有完成。今年的新年计划依然还在路上。)

并不是说新年计划没有用,而是它可能会造成心理伤害。大多数人的新年计划差不多都是体重、健康、职业、社交、金钱。这些目标都太宽泛,几乎无法马上完成。但是“1%法则”恰恰是我们要马上要求自己做到的。

肯看了看自己的计划,似乎都是如此。

克里斯继续说着这个话题,如果一段时间内完不成计划就会伤害到个人的自尊,会变得意识消沉,有时候甚至变得绝望。这就是所谓的心理伤害。制定新年计划的人中有25%的人甚至都无法坚持过第一个周末,剩下的75%的人也会随着第二第三个周末开始逐渐被淘汰。

大部分人都普遍缺乏意志力。过长的时间会磨灭人的意志力,而仅仅依靠意志力是最不可能成功的方式之一。

肯还是不太满意这个回答,认为自己是那种拥有意志的人,可以依靠意志力坚持下去。

大脑图

克里斯拿出一个大脑模型,指了指顶部,那是控制意志力的大脑部位,它让我们保持专注,处理短期记忆,解决复杂的问题。但是要它用意志力改变一种已经养成的就习惯,它就会十分的吃力。大脑深处的化学物质会作用于大脑的激励和奖励系统。

人们往往是不自觉的做事,并不是有意去做事。一旦每件事都要有意识的去做的话,会让人精疲力尽。

想想我们每天都要做的刷牙,如果每次刷牙都要去意识到姿势和动作,那会有多么的疲倦。而每天都要做的相同事情往往是根据习惯性的下意识去操作。

克里斯让肯回忆一下之前要进行的这些1%准则的训练,会有什么排斥反应?

尝试用新的方法做事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不再是自己,会很不舒服。

这恰巧是正常反应。

克里斯指着自己的头,表示大脑内部是相互联结的,尝试新的方式没有不舒服反倒是有问题了。问题是是否可以克服这种不适?是否坚持了30天。

肯承认当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停止训练,但停止的时间越多,再开始就会越难。然后又变回过去的样子。

或许努力对抗这种惰性是没有意义的,与其把精力放在对抗自己的本能上,享受生活才是必要的。

克里斯指着肯旁边的笔记本,那里面写着新年计划。那是多么让人不快乐,但还是花尽心思去写了出来。实验表明,一个人越是不快乐,越是会制定新年计划。

放弃对抗惰性本身就会让人很不快乐,但什么事情都不做同样会不快乐。

就如同把婴儿从母亲的怀中抱走,婴儿会大哭大闹。而我们大多数人所遇到的不适感,与这种婴儿的反应并无不同。仅仅是婴儿无法处理这种情况,长大后的我们会用各种方式隐藏起这种不适。又哭又闹的方式对于婴儿来说或许有帮助,但对于我们来说,那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因为只是我们内心中安于现状的状态在发出警告而已。内心一直在告诉我们放弃抵抗,那会如释重负。单纯的依靠意志力去抵抗,很快我们就会向自己的惰性投降。

克里斯拿出一个压力球,那是一种手指施加力量之后就会变形的一种玩具,有点类似橡皮泥。

压力球

好消息是大脑是可以重塑的,就和这个玩具一样。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大脑会生长出许多的新联结。它会做出物理上的改变来处理新的任务。做事方式方面实现持续性改变的关键在于了解支持这些新联结的最佳方式。

而且还出奇的简单。选择一种想改变的习惯,或者说是一种做事的方式。要选择那些小而具体的改变。如果改变太宽泛,最后只会以失败告终。就如同新年计划一样。

比如:我们每天起床时间是7点,那么就改成6点。晚上早一个小时睡下。

选择好了之后,就采用这种新的方式生活,坚持30天。然后就会变成一种无意识的做事方式了。

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很快就不需要有意识的去努力就能做到。30天后,我们可以再对另外一个习惯进行改变,如此往复。一年中起码我们有12个习惯可以养成。只要愿意不断的提升自己,提升生活,我们可以一直这样改变下去。

(有关30这个数字,可以去看我的上一本解读《早起的奇迹》,那里有详细的解读。)

克里斯说了一个她自己的故事。为了要研究各种病例,桌子上总是摆满了各种杂志和资料。虽然阅读量很大,但这些资料越堆越多。

这时她定了一个新的习惯,新的杂志和资料及时观看,把想要的资料撕下来保存。回家的时候带一本杂志回家,到周五的时候带三本回家。

两个月后,书桌上再也不凌乱了,书堆也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心情也变的更好了。

某种程度来说,“1%法则”就像某人说的“真正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成功了80%”。剩下的只要不停的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就可以了,很快就能达到目标。很多事情只要不断的重复那些能实现目标的行为,就能成为成功人士。

而那些新年计划,不如分割成无数小而容易达到的任务,一个个应对,每次30天,就能产生持续性的提高。

但是如何度过前30天,必须得由肯自己来克服。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些阶段性奖励等等的方法。

人类最明显的习惯就是行为,一些是积极的,一些事消极的。比如抽烟就是消极的。心理习惯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每次总用同一种方式思考,这就是心理习惯。

再说说心理习惯,也就是信念。我们还有很多“未知”的力量,他等待着我们的发掘。想象一下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

比如:我不是亿万富翁(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再想想自己的年纪,总会觉得很沮丧。但是换一个说法呢?

“我还未成为亿万富翁。”是不是有点不一样的感觉?起码会略微快乐一点。

身体与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积极的思考可以带动我们的身体。

有研究,那些连续3周每天花20分钟练习投篮的人,水平提高了24%。但是另外一组人没有练习,每天花20分钟想象如何自由投篮的人也差不多提高了23%。想象的时候,肌肉组织会经历如同真正的运动一样的程序。

昂首挺秀的日常姿态,一样会充满自信。思想能改变身体,身体也能改变思想。

最后肯还是问了一个问题,中间有几天没有保持训练,会有什么影响?

这恰巧是个好现象,成功取得改变的人,早期往往会跳过几天。只要不将遗漏看成灾难,这种偶尔的“偷懒”会更能信守承诺,一次的遗漏不意味着失败。

第四堂课结束了,肯在回家的路上翻开笔记本,其中写道:

1、目标可以远大,但任务必须清晰而明确,并是可执行的。

2、保持一个积极习惯30天,就能消除大脑和身体对它的抵抗,让提升变得更容易。

3、让积极的思考同样成为习惯的一部分,那会让内心更强大。

4、偶尔的遗漏不是灾难。

5、即便每天提高1%,复利带来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总结了这几条之后,肯终于要面对最后一课了,也象征着他这次旅途的结束。心中的疑惑却一扫而空,信心满满的联系了下一位教练。

第六课 无所事事的艺术

时间过了两周,肯一直用他选择的新方式来做事,感觉不错。有时候觉得像苦差事,但是努力不错过任何一天,新习惯也让他觉得越来越舒服。周围人对他的反馈也越来越倾向正面。

现在他坐在一座山丘上的长凳上等待着最后一位教练——杰夫。肯是开车来的,他相信这位教练一定会从山路上走过来。

果不其然杰夫背着双肩包,大汗淋漓的从山路上走了过来。两人握了握手,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

杰夫猜测肯一直都是个大忙人,肯也承认了这一点。表示休息对他来说就像在浪费时间,事情永远等着他。

杰夫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过去也是这样的。

肯从吉姆那里听到杰夫是个运动员,每天必须保持训练,并且他还有家庭,还有自己的生意。完全无法想象他不忙的样子。

两人向着山顶散步,杰夫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从中学开始杰夫就想成为一名奥林匹克运动员。他很有天赋,也有毅力,做出了非常大的牺牲。每天都会接受训练,周末时候还到几个小时路程之外的顶级教练那里去接受训练。到了大学,他也完全没有社交活动,严格按照进程训练,参加比赛。22岁时候,他参加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第四名。他更渴望参加下一次比赛了。

第一名和第四名之间的差距其实微乎其微,但这一差距用来弥补的唯一方法就是继续训练,更加刻苦的训练。

但教练告诉他,应该更多的休息。杰夫认为自己休息的话,别人就会在训练。

肯很明白杰夫的感受。

但是杰夫的成绩就开始下降,呼吸喘不过来,所有的关节都发出了悲悯,他忽略了这些信号,坚持进行训练。

最后在比赛的时候,膝盖支持不住,他失去了所有的东西。

之后膝盖接受了多次手术,并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进行像普通人那样的走路,他陷入了绝望了。

后来杰夫的父亲看他这个样子不行,带了一个朋友来开导他。也在那个时候,知道了“1%法则”。

杰夫依靠这个法则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健康的好习惯。然后他又回到了学校,拿到了商业学位,并再度开始了运动员生涯。了解了休息的必要性,他的水平也提升了,无论是生意,还是人际关系,学习,运动,都是如此。

两人走到了山顶,那里有一处温泉。许多游客在那里浸泡着双脚。肯顿时明白了他为什么要来到这里。

为了更好的休息。

运动员们的训练馆都会有专门恢复的场所,教练也会提醒队员们什么时候应该努力,什么时候应该休息。

尤其是热水浴缸,更是运动员们最喜欢的休息项目。

泡澡

肯的疑问也随之而来。

对于运动员们来说过度的训练会导致身体的酸痛而影响发挥,那么对于肯这样的人来说真的有用吗?

杰夫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运动员会有压力,生活中同样有压力,工作也是一样。

不再正常的休息和进食,睡眠时间也减少,试图做着更多的事情。这是个非常大的错误。比起那些工作时间小于10小时的人,每天工作10-12小时的人患心脏病的概率增加了56%。可悲的是那样的付出并不值得,因为超过一定的时间后,人们的付出还会起到反效果。

虽然老板不会接受这样的看法。

1%的人之所以优秀,因为他们会专心致志的工作,专心致志的娱乐,专心致志的休息。

在任何领域,每次专心工作的时间不要超过90分钟,之后就要好好休息一下,可以控制在15分钟内。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好也保持在8小时,保持正常休假。

杰夫再度提出鲍勃说的10000小时理论,其中最顶级的人每次练习最多90分钟,练习不会中断,但中间会安排休息时间。而最差的那组人,甚至都没有区分练习和休息时间。

最顶尖的那组人每天睡眠时间是8.6小时,最差那组人是7.8小时。这只是实验数据,具体每个的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那些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天才,就是都市传说。要保持身体正常运作,95%的人至少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觉得自己不需要那么长的睡眠时间的人,第二天会需要摄入咖啡因和糖才行,但是得不到充足的睡眠,身体机能就会下降。

不过这只是平均水平,现在只睡6个小时的人还是大有人在。但像真要学习“1%法则”的话,学习那些顶级人的睡眠方式会让你表现的更出色。

为什么睡眠会有能力的提高呢?学习和练习难道不重要吗?

睡眠的过程也是大脑处理和巩固记忆的过程,因此想要进行刻意练习,必须要养成保持良好睡眠的习惯。这样以来,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缺乏睡眠情绪先会不佳、很难集中注意力,更容易犯错。想想医生和护士在缺乏休息的情况下会酿成多少悲剧。

杰夫开始建议,每次训练90分钟的当下,还可以加入15分钟以内的午睡。一项研究表明,午饭后的15分钟闭息时间能让下午的感觉更加敏锐。

在公司中不要因为午睡而怕别人指指点点,一旦别人发现此方法有成效后,反而会效仿。

午睡

包括那些备考的学生,每次用心读书90分钟后,就应该放下书本闭目养神个20分钟的话则更好。

这与身体规律有关,身体从高敏锐度到迟钝的周期大约为90分钟。每过90分钟就会焦躁不安,很难集中精神。有研究表明,如果工作中的人每天增加20-35分钟的休息时间,那么他们将不会感觉到疲乏,工作时间虽然减少了,工作成果却不会减少。

休息会促进身体的恢复,能保持最佳状态,这样才更能让工作质量保持稳定。

“1%法则”中休息也至关重要,精疲力尽的话就不可能表现的更好。

有些混蛋老板可能不会知道,一场会议超过90分钟就只会把事情越变越糟,却还非常热衷于这种事情。

对于运动员来说,休息的最好方法就是坐在浴缸里,或者找人按摩。但是工作不是耗费体力的活,最好的休息方法自然是运动。

工作耗费的是脑力,而不是体力,那些让神经再度紧张起来的活动,比如打游戏什么的反而会觉得更累。

可以去附近跑一跑,去健身房游个泳什么的,只要能让心跳加快,让肌肉和关节开始活动的都可以。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20分钟即可。

身体健康的时候,工作感觉会更好。定期的大强度运动和抗抑郁的药物效果差不多。运动有助于夜间睡眠,减轻压力,可以让大脑更高效的工作。

大量的血液畅通无阻的流遍全身,大脑自然是直接受益者。

如果可以去自然环境多的地方,比如公园进行锻炼的话则效果更好。走进自然环境能让大脑得到休息和恢复。繁华的街道会有许多东西引起你的注意力,反而会让大脑更疲倦。

最后就是假期,世界上1%的精英汇定期安排一段安静的休假时间,不被人打扰,除非有紧急情况。

如果你不给自己放假充电,那么其他人会。你只是在艰难的熬过那一天而已。

这与之前说的20/80法则类似,把部分的时间有计划的恢复身体,就能获得不断精力和时间,这样坚持下去,日复一日,就能不断的提升。

肯感激的在笔记上写下了以下几条:

1、专心并有计划的休息

2、每天集中做事时间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然后一定要休息10分钟

3、每周运动3次,每次20分钟以上

4、白天小睡10-30分钟

5、保证每晚8小时睡眠

6、定期休息

第七课 旅途的终点,新的开始

肯已经见完了所有的教练,但旅途却没有结束。他日复一日的执行着“1%”法则。

他与同事们总能高效的完成工作,桌上的全家福照片上的每个人都很幸福。家庭的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和睦,彼此相爱。想到刚开始自己的一团糟,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现在的他很快乐,对自己的生活非常的满意。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与以往大有不同,变的更好了。

今天是他们俱乐部聚会的日子,大家平时工作都很忙,好不容易约到了一个都有空的日子,千万不能迟到。

地点在卡洛斯的家中,这位销售经理正在烧烤烹制着各种食物,其他人也相继到了那里。相互问候,相互拥抱,相互祝福。当然还有将肯引荐入俱乐部的吉姆教练也到了。

朋友聚会

现在他的球队要参加总决赛了,肯的儿子杰克就在首发名单之中。孩子们正在学习他们的“1%法则”,无论他们未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他们注定不会平凡。

这是给予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总结

肯的旅途结束了,但他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这本书与另外一本《OKR工作法》都是用故事来告诉我们背后的真理。读起来一点也不拖沓,反而有种看武侠小说的冲动,不停的往后翻。希望各位可以喜欢这本书,也不讨厌我的解读和剧透(笑)。

最后来总结一下“1%法则”的主要内容:

1、打破惰性,就能打造一种动力,然后一直处于运动之中

2、通过杠杆作用,注意微小的改变来带动更大的改变,也就是20/80法则

3、把想提高的技能当成刻意练习,需要压力,但不是绝望

4、坚持30天,把每一点的正向努力变成下意识的习惯,等着他开花结果就可以了。

5、给予自己一定的休息时间,疲倦的身体和大脑无法保持任务的质量。

6、“1%法则”不是让人变得完美,只是比之前更好。

人们总是拒绝改变,却无法拒绝“1%”的改变,如果我们能知道这些原则背后的原理和结果,那么我们距离卓越也不远了。

因为我们都是想变得更好的凡人,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变的卓越。同时也希望我们可以在下一本书再见。

谢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上行  上行词条  读完  读完词条  一则  一则词条  法则  法则词条  就让  就让词条  
成功

 我身边的励志达人

我有一位初中同学,名字叫王方华,她在给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后说到做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坚持克服,结果从普通初中升到全县重点高中,后来又考取了国家重点大学,...(展开)

成功

 创业者共勉——一定要成功

一些名言警句,听得多了,也就没了感觉,但有一些话却能过耳不忘,它拨动着我的心弦、使我产生强烈的共鸣,现把它们摘录下来,与在路上的创业者共勉:1、小胜凭智,大胜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