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正视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现象

■清华大学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8至25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后期,是从青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成为独立的个体,建立自己独立心理世界。

他们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但缺乏辨识能力,在心理上发展不成熟。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自我表现欲强,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他们毕竟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有时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往往不分是非良莠,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缺乏分辨能力。

心理的不成熟,导致了不少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难以适应环境变化。不少学生对大学生活理想化,为自己设计了许多成才的目标,但是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使得思想和现实之间出现强烈反差,厌学情绪随之而来。原来认为自己出类拔萃的学生,在群英荟萃的大学里很快感到强中还有强中手,自己的成绩和水平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出众,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转而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甚至有一些同学从自命不凡的高峰跌入自我怀疑的低谷,开始对过去自己引以为荣的学习产生厌倦或畏惧情绪。

大学生情感丰富而强烈,但感情容易冲动和变化,自制力较差。进入大学后,由于生理上的日渐成熟,旺盛的精力及大学生活的相对自由,使他们产生了许多新的需要。同时,大学阶段又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伴随着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他们需求常得不到满足,价值取向常常摇摆不定,涉世不深和青年人的心理矛盾又使他们的情绪表现极为强烈,常因一点小事振奋不已、豪情万丈,或意志消沉、悲观丧气。

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还表现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与明显的依赖心理的矛盾,即要求独立但又存在依赖心理。大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青春期就已萌动的独立意识迅速复苏,自我意识增强。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导向的弊端,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时,他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家庭,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有的则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严重的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他们正处在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缺乏生活的磨难,性格比较脆弱,容易产生自我中心、功利意识和知行背离等倾向。

大学生往往有要求独立的想法而没有独立的行动。他们尚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仍处于一靠家庭二靠学校的状况。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是他们在经济上的非独立性造成的。同时,我国的家庭文化传统也习惯于给尚未工作的大学生以周全的呵护,因此,在大学生身上,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又有着显着的依赖行为。

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人们普遍认为,他们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价值取向极其明显,功利主义严重。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心理的不成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教育者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正视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现象  正视  正视词条  成熟  成熟词条  现象  现象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大学生  大学生词条  
学生

 ​留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儿童精神障碍与成人相比具有两个显着不同的特点:一是种类多,二是症状不典型。这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也给家长带孩子早期就诊带来麻烦。及时发现孩子不正常的精神状态,...(展开)

学生

 ​如何矫正初中生归因认知错误

如何矫正初中生的认知归因错误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1)归因训练:办法是引导被试改变对错误因果的知觉。如果是做出错误的内在归因的被试(这些被试往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