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冬季宝宝一不小心就“中暑”,家长还需多留意

冬季宝宝一不小心就“中暑”,家长还需多留意。“捂热综合征”是秋冬季节该院门急诊的常见病,最严重的病例是孩子送到医院时已经因为严重脱水而死亡。从患儿情况来看,大多是1岁以下的婴儿出现这种情况的比较多。

冬季“中暑”症状

这种严寒里婴儿发生的“中暑”有较典型的临床特点:

病情来势汹汹,好发于冬春的寒冷季节,都有厚衣和被褥闷热的病史;

发热初起时,即为高热,体温可以高达41℃-42℃,全身大汗淋漓如水洗;

大汗后则体温不升,哭声低弱,反应差,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可导致严重的大脑受损,若不及时抢救,甚至危及生命。

据有关资料统计,婴儿闷热综合症的死亡率为17%-30%,大约12%的病儿以后会发生脑性瘫痪、智力落后和癫痫等严重后遗症。

婴儿冬季“中暑”原因

在寒冷季节,为什么婴儿会中暑呢?这是因为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排汗和散热功能弱,而且反应能力较差,当他们被包裹得过暖时,不能挣扎和摆脱捂热的不利环境,当被窝内温度超过34℃时,婴儿会发生高热、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大量丢失,造成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脑缺氧和脑水肿等一系列恶果。

寒冷冬季适度穿衣

隆冬时节,保暖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但是,保暖要讲科学性,不宜过暖,因为后者的危害性有时会更大。

首先,婴幼儿衣物穿得过多,势必会限制其手足的活动,甚至影响到呼吸。宝宝出世后手足就会活动,是先天的一种了解环境、接触外界的能力,它们需要很快知道手和脚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如何才能指挥手脚的活动为自己提供方便,并通过与各种东西接触、感觉,加深对外界的了解和适应,这种能力和机会如果受到限制无疑对孩子的发育不利。

因此冬季孩子所穿的衣物要宽松,不能影响孩子手、足活动。聪明的父母亲还应当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手、足活动的机会,不断强化手—脑之间的联系。

在寒冷季节里,年轻的父母给宝宝增减衣服,原则上以小宝宝的面色正常,四肢温暖、不出汗为宜。如宝宝行为异常,或者脸上有汗,体温在37℃以上,就表明保暖过度,应该松开包裹或者减少衣服。如孩子手脚发冷、体温不足36℃,说明保暖不够,需要增加衣服和提高室温,但是穿多少适宜呢?一般情况下,比正常健康成人,幼儿多一件相当于毛衣厚度的衣服就够了,要注意腿部和足部的保暖,南方人尤其是广东人,给孩子上身穿很多衣服;而下面只穿两条单薄的裤子,这是不合理的。另外,鞋袜要宽松些,否则,有碍足部血液循环和保暖,会导致冻疮的发生。

更需提醒的是:“防受凉,穿要宁多勿少”是不科学的传统观念,这不仅引起小宝宝“中暑”,还会减弱婴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能更好地适应外界气温的改变,导致抵抗力下降,以至于常常感冒发烧。相反“若要小儿安,需有三分饥和寒”是正确的育儿经验,在日本,家长很注意培养孩子的抗寒能力,从小进行冷空气浴锻炼,即是严冬也不放弃,着衣服很少,这些孩子体格健壮,很少生病。

到了冬季,把丝巾蒙在宝宝脸上,是有害无益的。婴儿脑组织生长发育迅速,对缺氧特别敏感,一般成年人,脑组织的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25%左右,而小孩却占50%以上,婴幼儿则更多,丝巾虽然很薄,但很细密,透气性能差,若长时间用丝巾蒙着,巾内会形成供氧不足和二氧化碳滞留的小天地,显然不利于婴儿脑发育,有研究表明:出生后1-2年,提供充足的氧和营养,保障脑细胞的正常增殖和分化,对孩子一生的智力发育起关键性的影响。同时,由于丝巾吸湿性能差,孩子出汗、呼吸排出的水气不容易透过,时间长了,必然给宝宝细嫩皮肤带来不良刺激,引起孩子脸部红肿、瘙痒、荨麻疹块,甚至哮喘等过敏反应。

总而言之,天气寒冷,家长关爱孩子,注意给婴幼儿保暖并没有错,但是要注意方法,原则上以小宝宝面色正常、四肢温暖、不出汗为准。如果你对儿童特殊天气出行该注意什么等有关儿童出行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儿童特殊天气出行安全常识栏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暑  中暑词条  一不小心  一不小心词条  留意  留意词条  冬季  冬季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  
儿童儿童肠炎

 急性肠炎的相关知识

引起急性肠炎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症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夏秋季节多是急性肠炎发作时期,应多加注意,...(展开)

儿童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缺什么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我们熟悉的疾病,它也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导致小儿多动症的原因也特别多,不但和生理及心理有关,同时也和遗传及营养有联系。那么儿童多动症是缺什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