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千古解谜——古人是怎么发现经络的?(上)

经络一直都是个神奇的存在。

翻开中医学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清晰明白地描绘了手太阴肺经的走行路线,有主路,有分支,有起止点,属络哪些脏腑器官,非常明确。

这样的线路共有12条,条条相连而且昼夜不息地在持续运转,“循环往复,如环无端”。每条线路上又或近或远分布着一个个穴位,如同驿站,有自己明确的位置和具有深刻内涵的名称。

除了12条主线路,还有任、督、冲、带、阳跷、阴跷、阳维、阴维等8条“奇经八脉”,均有明确的起止点和循行路线,而且通过特定的穴位与12条主干经络相通连。

经络有什么作用呢?“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作用如此强大。

比如手太阴肺经出了问题,会有什么表现呢?“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反过来还可以治疗肺病,“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经络及穴位的定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到治疗,清晰明确。每一条经络都如此。

经络理论一直都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指导着中医的养生保健和临床治疗,效果卓著。

可是经络到底是什么?

通过解剖途径,我们发现沿着古人描述的路线,没有任何一个肉眼可见的组织与之相吻合。不是神经,也不是血管。那经络到底是什么?

我们国家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施了一项863攀登计划“经络实质的研究”,由祝总骧教授牵头。运用物理、化学、生光电磁及动植物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进行检测研究,最后证实经络不是虚拟的,经络在人体确实客观存在。

研究团队发现古人描述的路线部位及穴位与非路线部位、非穴位相比,有其特异性,如电激发下高敏性、低电阻高电导、高振动声线等,而利用这些特性在人体皮肤进行反向探测,把找到的特异点连成线后,又与古典经络图谱高度吻合。经过前后近二十年研究,最终写成专著《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北京出版社,1989),有兴趣可找来一看。后来祝总骧教授又提出“经络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立体结构的调控系统”理论。

随着科技发展,经络到底是什么的研究还在继续。无论如何,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在现代技术视角下,似乎露出了端倪。虽然仍然是云遮雾罩,但总算被证实了是存在的。

那么问题来了,古人是怎么发现这个肉眼看不见却又客观存在的经络的呢?

我们最常听到的说法是古人的经验加思考的总结。真是这样么,我们现代人类不比古人笨吧,我们怎么经验不出来,思考不出来呢?如此清晰明确的线路,是思考出来的吗?如果不是清晰得见,怎么能描画得如此清晰呢?

经络是怎么被发现的?

经络是中国古人在“返观内视”中发现的。

谈到返观内视,就不能不谈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这门古老的医学之花,是根植于传统中华文明的土壤中,在这块沃土中诞生发芽,繁花似锦。所以,我们要研究中医,必须要看她生长的环境,才能真正了解她。

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科学文明,完全是两条不同的路。如果说,现代科技认识世界的方法是睁大眼睛向外探索,我们古代的文明则是闭上眼睛向内求索。注重内在修行,注重个人道德的提升,所以我们诞生了道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凝结老子智慧的《道德经》时至今日,仍是国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打坐,禅定,是整个古代社会各行各业人的常态。先生要给学生教课前,都要调整姿势坐好,调整呼吸,平心静气。

用我们当今时髦的话说,古代人过的是慢生活。

在这样一个崇尚内修的社会大环境中,很多名医自身都是修行的人。比如春秋时期的扁鹊,东汉的华佗,涪翁,东晋时期的葛洪,而唐朝的药王孙思邈,本身就是道士。

让我们看一段《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对扁鹊的记载:“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很神奇吧?被后世称为神医的扁鹊原来有特异功能,经过老师长桑君十多年的考察后,授予了他医书药方,在服用了特定的方药三十天后,他就能隔墙视物,给人看病的时候能看到一个人的五脏症结所在。

华佗也是修身养性之人。西晋陈寿在《后汉书·华佗传》中介绍华佗说,“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出神入化的医术背后,有这些名医的修行。而经络就是在古人这些我们今人很难理解体会的修行之术中发现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解谜  解谜词条  经络  经络词条  千古  千古词条  古人  古人词条  发现  发现词条  
经穴

 小腿全息反射区(丁元根编著)

小腿全息反射区:这条内侧坐骨神经反射区也是人体生物全息穴位,其排列是从胫骨内侧缘膝端(阴陵泉)至内侧踝端,共分为十二个反射区。第一为头部反射区(膝端),头面部,...(展开)

经穴

 腰部穴位--命门穴

命门穴命门穴的准确位置图定位: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