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缓解新冠放开焦虑,你要做好8件小事

优化防疫“新十条”发布得有点突然。

得让我们扫了三年健康码的手机摄像头,都没反应过来。

可防控放开了,很多人却陷入了另一种恐慌和焦虑

“很没安全感,一出门不知道身边哪个人是阳。”

“真中招的话,我还要不要回家?传染给老人孩子怎么办?”

“一听说同事阳了,就总觉得自己喉咙也不舒服。”

“马上春节了,扎堆感染造成医疗挤兑怎么办?”

……

这是不是你最近一周的内心OS?

既对未来充满期待,又有点不知所措,总感觉自己“下一秒就要阳”。

尤其是当朋友圈和身边的人都开始阳了,才真正感觉疫情开始了。

迷茫、担忧、恐惧......无法控制地涌上心头,越想心越累。

如果你随时随地都在担心自己变阳,这可能是你的身体在发出警报:

你的“新冠放开焦虑”,得治治了!

疫情防控既是一场与病毒斗争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不良心理情绪斗争的心理防御战,面对疫情,我们需要提高心理免疫力,给心理穿好“防护服”。如何缓解新冠疫情所致的焦虑情绪呢?

01:

如何判断

你是否有“新冠放开焦虑”?

首先要明确一点,面对可能感染新冠的未知风险,你产生的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

不要害怕,不要自责。

只要这些情绪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就不用太在意。

但如果这些担忧不断困扰着你,甚至让你吃不好睡不着,那就要注意了。

心理学上,把这种在较长时间内,不断为某种还未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担心,叫做“预期性焦虑”(Anticipatory Anxiety)。

新冠放开的预期性焦虑,主要有以下4种表现:

情绪方面

对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感到慌张、无助、悲伤、急躁等。

并且这些情绪带有强烈的“侵入性”。

不管你在吃饭、工作、坐地铁、睡觉……对感染新冠的担忧,总是突然从你的脑海里闯出来,彻底打乱你的生活节奏。

思维方面

你总是怀疑自己已经被感染,或者担心自己或家人一旦感染了,就一定会出现最坏的结果。

这种“灾难化思维”,可能会让你变得偏执和绝对化,时刻等待不幸的到来,从而表现出消极心态。

这时的你,容易把其他人的正常行为看作是针对自己,出现多疑、敏感、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况。

比如地铁上有人咳了一声,就觉得对方是阳性,还故意出来“祸害”你。

身体方面

焦虑和恐惧,容易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躯体感受上,激活人的交感神经系统。

比如身体原有疾病的症状突然加重,或者出现胸闷、失眠、头晕、拉肚子等躯体化症状。

行为方面

对身体感受的过分关注,如频繁量体温、测抗原,即使结果为阴性,依然担心或坚信自己感染。

或者疯狂囤药、囤抗原检测、囤防疫用品等。

甚至即便身体没有症状,也要吃点药图安心。

如果这些预期性焦虑没有调整好,就会让我们非常心累。

02:

适度的焦虑,是在保护你

焦虑源于“现实与可能、当下与未来”之间的不确定性。

而不确定性,会带来不安全感。

对于未感染的人来说,“感染”的后果是不确定的、未知的。

而每个人对不确定的容忍度都不一样。

对不确定性容忍度太低的人来说,感染新冠的未知非常可怕,担心会让自己失去对生活的掌控。

而为了快速解决面对新冠感染的不确定性,有的人会采用2种极端方式。

一是回避。    二是摆烂躺平。

“反正早晚都要阳,不如早点主动阳,还能避免医疗挤兑”。

这几天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也看到有些人在外干脆不戴口罩了。

他们觉得等待感染的过程是痛苦的,宁愿提前选择确定感染的后果。

如果你在这段时间感到恐惧、焦虑、压力,其实是你的身体在建立防御机制,来为接下来的生存和安全感做准备。

适度准备药物和防疫用品,主动调节心态等,更好地适应防控放开的环境。

03:

如何打破新冠焦虑

1、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过去长达三年的防疫中,我们是被动的。

比如:去哪里做核酸?感染了新冠怎么办?隔离后物资哪里来?

这些问题,都有人做主。

如今,我们像一个从“大家庭”里分离出来的“独立个体”,要主动为自己负责:

可以去KTV、电影院吗?

能送孩子去学校吗?

可以去旅游吗?

阳了要如何居家隔离?如何自愈?

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选择都只能由自己决策。

当你有了这个意识,便会更加谨慎地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注意,放开不是躺平,而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继续提高防控意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减少社交,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在外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主动了解治疗新冠的基础健康知识。

照顾好家中老人和儿童,尤其是有基础病的人员,没打疫苗的要及时打。

平静地接受现实,然后想想自己能做什么找回掌控感。

这种主动的“接受式应对”,也会让我们在逆境中更积极地成长。

当有一天,我们习惯了,适应了,自然就不那么恐惧了。

就像疫情防控最初时,我们不习惯戴口罩,甚至劝长辈戴口罩还会挨骂。

现在口罩就像焊在脸上的保护罩一样,一摘下就没有安全感。

如今,我们正在主动养成另一种习惯。

不同的是,它带着“自由”和“希望”的味道。

2、增强心理弹性,提高自身的复原力

打破对新冠病毒的危害、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问题的旧认知。

重新建立对新冠病毒的科学认知。

只要你多关注新闻,就会发现: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伤害性变弱了,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自愈......;

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重症、危重症的比例越来越低了;

与其同时,我们也要减少不必要的信息输入。

比如少看各种微信群、朋友圈、社交媒体等流通的,未经证实的谣言和负面新闻,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徒增焦虑

04:

做好 8 件小事,用实际行动改善负面情绪

1.疫情信息找官网

通过正规官网了解疫情信息,避免花大量时间浏览网络信息增加焦虑,每天查看一两次最新动态即可,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2.做好防护是关键

通过降低感染的风险缓解焦虑。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少出门、按时核酸检测。做好防护,你的心理就不会那么担心,焦虑情绪自然就减轻了。

3.规律作息身体好

合理膳食,保持足够的睡眠,避免熬夜。身体健康是最好的免疫,身心是相互影响的,身体健康会影响心理状态,只有身体健康不生病,我们才可能不焦虑

4.适度运动心情好

运动能够宣泄情绪,改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还能刺激身体产生多巴胺,让自己更愉快,在家也可以适度运动,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式。

5.放松训练可尝试

当你出现一些焦虑情绪时,可尝试着去做一些放松训练,比如:腹式呼吸训练、冥想放松训练,肌肉放松训练。

6.转移关注很重要

充实自己的生活,合理规划自己一天的生活,转移对疫情的关注,比如:看书、听音乐、看电影、学习一项新技能等。也可以创建一个关于其他话题的社交媒体会话,邀请朋友一起讨论。

7.宽容理解多感恩

这段时间,可能你的自由会相对限制,甚至可能会被隔离,会被要求多次采核酸。不要反感,积极配合,想想那些彻夜工作的医护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尝试着去感恩,而不是抱怨。

8.及时求助有必要

如果你的情绪一直不好,要积极的寻求帮助,可以尝试找朋友和家人倾诉。当焦虑情绪持续时间长,无法自行调节并且已经影响正常生活时,请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

05:

写在最后

恢复自由后,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领证一年了,我还欠她一场梦想中的婚礼。”

“一直没去成的火锅店重新开业了,我要约上最好的朋友去吃。”

“我想带爸妈去他们最向往的北京天安门,感受一回升旗仪式,最好,还能看个雪。”

想做的事情太多了,突然不知道先做哪一件。

在接下来的时光里,我们似乎只能更用力地拥抱生活、拥抱自由,才能补偿被疫情偷走的那三年。

杨绛曾写道,生活本就是:

“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一半争取幸福,一半随缘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

所以,比起焦虑和抱怨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用力过好每一个属于自己的当下日常。

同时,我们也在一起努力,期待一个阳光灿烂的明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焦虑  焦虑词条  缓解  缓解词条  小事  小事词条  放开  放开词条  做好  做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