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孙子兵法》领导心理学思想探讨 如何对待防御心理的下属?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齐人孙武所著,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 它以当时进步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作指导,高度浓缩我国古代人民的大智慧,构建了中国古典军事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其思想和影响在今天已超出军事领域,深入到政治、经济、体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受到国内外军事家,而且也受到政治家以及企业家等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与推崇。掀起了对《孙子兵法》研究的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去挖掘《孙子兵法》现实价值,其中包括军事学、管理学、领导学、心理学、体育学等多种学科,并且把它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孙子兵法》的领导心理学思想,给当今社会的企业和政府机关的领导以参考和借鉴。

  现代领导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有关领导的心理特质和管理行为模式。《孙子兵法》十三篇都贯穿着对将帅的最高要求,孙子非常慎重地提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他认为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的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助有缺陷,国家就要衰弱。另外,《孙子兵法·作战篇》还说:“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可见,孙武非常重视将帅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对将帅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孙子兵法》的许多论述中都涉及到领导心理学的内容。其中五事之一的“将”就是专门阐述将帅本身素质和领导艺术。下面分别对《孙子兵法》中有关领导心理学的思想加以探讨。

  1、领导特质论

  孙武系统论述了领导特质的结构观,即“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也就是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简称“五德”。他高度简明的概括了作为军队将帅需要的领导素质,同时也是选择将领的主要标准。1971年,心理学家爱德华·吉色利通过事实研究,采用语义差别量表法得出领导特质可以分为3大类、13个因子,包括能力、个性品质和激励3个大类。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的心理学家的科学研究的结论与两千多年前的孙子所提出的领导特质有很多相似。当然,用现代的观点分析,孙武的领导特质论显然是不充分的。然而,在2000 年前,孙武能够发现领导特质的基本因素,是难能可贵的。

  1.1 领导的“智”

  孙武把“智”放在五德的第一位,表明了他对将帅智谋才能的非常重视。一个“贤将”必须深刻掌握对于关系全局的“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孙子兵法·计篇》:“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孙子兵法·九变篇》:“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可见,孙武认为将帅必须有能力灵活处置复杂的、易变的、矛盾的战场情况,对于整个作战过程要善于分析判断,考虑利害得失,定下正确的战略。另外,作为优秀将帅还要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周密的谋划预测能力。《孙子兵法·地形篇》说:“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由此可以看出,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没有综合判断的洞察能力和科学的预见能力,是不可能胜任将帅之职的。

  另外,我国心理学研究者把《孙子兵法》中所涉及的领导能力分为:高度的观察能力、情绪的自控能力、意志能力、判断能力和直觉能力。 这些在《孙子兵法》都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如在强调领导的观察能力时,孙武在开篇《计篇》曾说过“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形篇》中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温而致战”,孙武强调将帅必须有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

  1.2 领导的“信”

  《说文》中说:“信,诚也。” 《孙子兵法》中的“信”本义为真心诚意,一般理解为赏罚有信,也可以理解为信任下属,“信”既是领导自身的特质,又是在激励过程中所掌握的原则方法。它是指相信且敢于托付下属,使之放弃戒备的心理诚心愉快地接受某项工作的心理状态。通过信任激励就可以使下属产生荣誉感,增强责任心,激发事业心。《孙子兵法·九地篇》指出:“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意思是施行超出法定的奖赏,颁发打破常规的号令。这要求领导信赏信罚,敢于破格提升有胆识之士,满足士兵的成就需求心态。

  领导怎样才能获得“信”呢?孙武认为应该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如孙武在《孙子兵法·地形篇》中所说,将帅对国家“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作为领导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大公无私、忘己,哪有不能获得广大下属信任的。

  孙武指出,只有真正的懂得“败兵六道”的将帅才能赢得信任、有效的行使领导职能。“败兵六道”的主要责任在于将帅,为将帅者不可以不仔细观察分析,在《孙子兵法·地形篇》孙武论述的非常清晰:“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1.3 领导的“仁”

  《孙子兵法·计篇》:“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下畏危。”可见,孙武认为民众与国君意愿一致,同心同德,生死与共,就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保证战争赢得胜利。孙武又曾指出“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这也是阐明同样的道理:下层的民众和上层的君主、将帅,同舟共济,同仇敌忾,是战争取胜的保证。如何才能“上下同欲”,孙武告诉将帅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为“仁”。“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孙子兵法·地形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意思是将帅对士卒能像对待婴儿一样体贴,士卒就可以跟随将帅赴汤蹈火;将帅对士卒能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士卒就可以与将帅同生共死。这是孙武对将帅的“仁”具体的诠释和注脚。当将帅以极其宽阔仁慈的胸怀对待士卒时,在交战中士卒能不全力拼搏吗?

  1.4 领导的“勇”

  这是孙武从个性来讨论将帅特质。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就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表现为稳定性、倾向性、独特性和整体性。特定的性格特征决定了领导的决策是否果断、坚定,孙武认为勇敢果断是将帅必备的性格特征。但是,《孙子兵法·九地篇》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意思是将帅要处事沉着老练,解决矛盾要公平,不带感情色彩,喜怒不形于色。这就是指领导者不仅要勇敢果断,而且应具备沉着冷静、稳健的性格和公正严明的、雷厉风行的个性持征。

  孙武还告诫将帅要注意气质和性格上的缺陷可能带来的危险。《孙子兵法·九变篇》曰:“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意思是,为将者有五种危险的性格和气质:一、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就有可能被诱杀;二、临阵畏怯,贪生怕死,就可能被敌俘虏;三、急躁易怒,一触即跳,就可能受敌凌辱而妄动;四、廉洁好名,过于自尊,就可能被敌凌辱而失去理智;五、过分溺爱部属,易被敌人烦扰而陷于被动。《孙子兵法·火攻篇》中告戒将帅:“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战争中,将帅的思想意志、气质和性格上的缺陷,常可成为对方“攻心”的缺口。因此,古今军事家都非常强调指挥员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气质性格,谨防由于忿怒而迸发出的头脑发热。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导不仅需要勇敢果断的决策能力,也需要沉着、冷静,泰然处之良好情绪。

  1.5 领导的“严”

  孙武强调对待士兵要“仁”,但是关怀和爱护都要适度,假若对士兵过分厚养,一味溺爱,违反了纪律也不严肃处理,这样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正如《孙子兵法·地形篇》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所以,孙武非常重视将帅带兵要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孙子兵法·地形篇》具体指出:“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意思是,主将软弱而又缺乏威严,训练教育不明,吏卒无所遵循,布阵杂乱无章,叫做“乱”,这必然会导致军队失败。

  《孙子兵法·军争篇》说:“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这就是说,以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哗恐,这是掌握军心的方法。这种治军之法得以保障的基础就是将帅治军严谨、赏罚分明,使军队训练有素,有良好的军风和心理素质。

  2、领导职能论

  《孙子兵法》在强调将帅领导才智谋略的同时,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讨论将帅的职能。我们主要从人才的选用、领导的决策和激励、领导权力的使用来讨论《孙子兵法》中所包含的领导职能。

  2.1 选用人才

  选贤任能是领导的主要职能之一,先秦诸子对“择人”有充分论述,如“为政之本在于任贤”。孙子在《孙子兵法·势篇》中讲:“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意思是指,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能够依据事物的客观性质,去创造形成有利的形势,然后“任势”而动,而不是去苛求手下的将吏,因此他就能从全局态势的发展变化出发,选择适于担当重任的人才,从而使自己取得决定全局胜利的主动权。这一点充分反映了孙子“择人任势”用人观。这要求将帅在选才用人的时候做到唯才是用,还要“用人不疑,择人不族”,这都需要领导的气度以及全局为重的战略眼光。

  2.2 决策

  决策是领导最重要的职能,在《孙子兵法》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其主要的决策思想为整体系统观和科学预测观。孙武在《孙子兵法·势篇》说:“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就是说,用迷信占卜的方法取之于鬼神,用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来推测吉凶,或用过去相似的事情来类比,都靠不住。只有通过人的努力,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做到科学决策。可见,孙武的决策依据的是客观事实,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精神。

  孙武强调进行战略决策前必须周密分析各种条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将各种相关条件、因素综合起来加以统筹,综合分析事物本身的各种条件,和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在十三篇伊始他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说,因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对战争涉及到的死地和生地,存亡的规律,不能不进行认真的考察,必须从分析国家面临的内外环境入手,通过一套科学的程序来进行。孙子认为战略决策需要考察的重点就是“五事七计”,即“道、天、地、将、法”五事和“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七计。 “五事七计”揭示的内容准确而深刻地概括了宏观决策需要系统详尽的调查分析。它部分以现代思维的整体系统思想为基础的决策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孙子兵法·计篇》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所谓庙算,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战争决策方式。先计后战,庙算知胜,是孙子战略决策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在战前进行认真的战略决策,通过科学和理性的决策,在预见确有取胜把握时再进行决战,从而避免个人决断和受情绪因素的影响。

  2.3 激励

  《孙子兵法》中有丰富的激发士兵斗志的思想,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外战争史上许多著名战役中将帅的战绩。孙武主张物质刺激的激励效果。物质需要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物质奖赏是激励的现实手段。所以孙武说“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意思是获取敌人战利品,就可赏予物,率先杀敌,取得敌人战车的,则可以赏其先得者,目的就是为鼓励先勇者。通过物质激励就可以使士兵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作战风格。

  物质刺激固然重要,但精神激励才是孙武的根本法则,他用“爱兵如婴”这种类似儒家“仁爱”式的情感投人,进行情感管理,赢得民众支持,鼓动民众信念,激起国民拥戴,如“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意思指看待士兵要像对待自己的婴儿,他们就可以与你共涉难险,看待士兵就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他们就可与你共赴疆场,爱抚的结果既是给管理者自身树立了权威,又取得了让士卒与你“生死与共”的效果。孙武不主张因战争给国民造成财、物及精神上的创伤,正因为如此,他坚信“上下同欲者胜”。可见,孙武这种“爱民”思想,正体现了战略性、全局性的精神激励,也反映了他深知社会结构的粘合剂是社会心理因素的道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感情投资”策略正是借鉴了孙武的精神激励思想。

  2.4 用权

  不同级别领导权力的分配是领导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只有充分明确上下级的职责范围,并且各级领导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行事管理权,就可保证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孙武在《孙子兵法·谋攻篇》有精辟的论述:“不知三军之事,而问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可见,孙武极力反对上级过多地干预下级的工作和越权行事,要求上级领导充分地下放权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下级领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主地行使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权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事无大小必亲躬是领导者之大忌,但不能放权完全放弃管理,核心的保持领导权威的权力一定要牢固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3、领导艺术论

  所谓领导艺术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实现领导职能而灵活运用的各种技巧、手段和方法,它与领导的领导风格和人格特征紧密联系的。运用领导艺术,可以提高领导效能,提高工作绩效。孙武非常重视领导艺术,在《孙子兵法》中有许多相关的论述。

  3.1 文武兼施、德威并重

  《孙子兵法·行军篇》中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这句话体现了孙武文武兼施、德威并重的治军思想和治军原则。首先,要用“文”的手段即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文治”思想的本源是施以仁爱,尊重人,关心人。激励是管理的最重要的职能,对员工的业绩赏罚不明的组织,必定是贤愚不分、是非不清、优劣不辨,在这样的组织中,会使员工的荣誉感心理和精神动力丧失殆尽。因此,及时而科学地表彰先进和激励优秀关系到组织活力环境的营造。

  其次,用“武”的方法即用军纪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平素能认真贯彻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对人的管理和协调,既可以依靠制度约束、纪律监督、直至惩处、强制等手段进行硬性管理,也可以依靠感召、启发、诱导和激励、奖惩等方法进行柔性管理。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它的精确性和规范性,即变放任管理为规范管理,依靠规章制度、法纪和组织职权进行程式化、有序化的管理。它所强调的是组织管理的硬性管理和人性化、人格化管理的柔性管理相结合。

  3.2 置之绝境而后生

  孙武很重视部属的处境心理:“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己则斗,过则从”(《孙子兵法·九地篇》)。这就是说,士卒的心理状态是:被包围就会协力抵御,迫不得已就会拼死战斗,陷于危险的境地就会更好地听从指挥。孙武在《孙子兵法·九地篇》指出,“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意思是部队一旦置身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就会面临生与死的选择,就可能合力拼死求生,死也不会败退,尽力奋战。因此,必要的时候,要不拘常法,舍得把部队置于逆境,以期激发他们无比的勇气,正所谓“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兵法·九地篇》)

  利用身处“困境”的求生本能来激发下属的积极奋进的观点,还见于《孙子兵法·九地篇》,“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人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意思是,将领深人敌国,要像射出的箭一样,使他们勇敢直前,烧掉船只,砸烂饭锅……断其退路,表示不进则死。孙武认为将军队置身于一个特殊危险环境之中,造成不胜则亡之势,以求生存的本能为激励就能获取胜利。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刺激必有反应。当个体深感性命攸关的时刻,必然引起强烈的情感振动,激起求生的本能,即使胆小怕事者在此困境之下,也同样会使出全身解数,力争生存,因此就能收到“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的效果。作为领导给下属压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有时使下属陷于绝境可能会受到奇效。

  3.3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古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作为领导应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觉地去发扬长处,抑制短处,提高适应能力,使自己能够胜任领导工作对自己提出的德与才的要求。不要做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即使有许多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的吸引,你也要有清醒的自我估计和坚强的控制能力而不为所动。《孙子兵法·谋攻篇》对此有精辟的论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从这段话可以看到,认识环境和了解他人都很重要,认识自己也同样重要。只知彼不知己或只知己不知彼都不好,只有知彼知己,才能获全胜。作为领导只有充分掌握了各个方面的信息情报之后才能够正确地做决策。另外,领导还应明白,所谓知己,不仅要知长处的己,还要知道短处的己。(梅光耀)

如何对待防御心理的下属?

在我们的生活中,防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较为常见的现象。作为管理人员应当看到,这种做法有助于他们释放情绪,并使得他们能够推迟直接面对问题的时间,但是可以相信,他们最终还是能够正确地看待这些问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理解并解除这些防御心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面谈技巧。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弗因伯格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认识到防御心理是一种很正常心理。

  2、不要攻击一个人的防御心理。不要试图用”向某人讲解它自己”的方式来和面谈对象说话。比如,不应该这样说:”你知道自己使用这种借口的真正原因是你不能忍受任何责难”;相反,你应该尝试将谈话集中于员工的行为本身,而不是将话题集中在人身上。

  3、推迟行动。有时,最好的行动其实就是什么也不做。人们面对突然的威胁时一种本能反映通常是将他们隐藏到自己的”面具”后面。然而,只要有充足的时间,他们最终必然会采取理智的行动。

  4、认识到你自己的局限性。不要期望能够解决自己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尤其是与人有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主管人员千万不要充当心理学家。让你的下属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一回事,而解决心理问题完全是另一回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词条  防御  防御词条  心理学  心理学词条  下属  下属词条  对待  对待词条  
职业

 如何挑选简历

所以,一定要慎重的选择你的第一份工作,不要轻易的辞职,否则只会在浪费时间的同时浪费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有了正确的途径,在职业道路上就成功了1/大学生求职计划书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