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支那”这个词,原先并不带贬义

我们现在如果听到别国人叫我们“支那“人,我们会觉得人家在侮辱我们。其实这个词最早并不带贬义,它只是西域各国对中国的一种称呼,就好像我们叫印度,以前有叫天竺的,更早有叫身毒,或叫贤豆的。

支那所以成为蔑视性的称呼,是源于近代中日战争: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后,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在震惊之余大为陶醉。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的色彩。1913年又根据驻华公使的提议商定:日本政府今后均以“支那”呼称中国。对此引起了很多中国人的愤怒。

1930年,国民政府还照会日本:倘若日方公文使用“支那”之类的文字,中国外交部可断然拒绝接受。直到日本战败后,应中国代表团的要求,盟国最高司令部经过调查,确认“支那”称谓含有蔑意,故于1946年责令日本外务省不要再使用“支那”称呼中国。

百度上查,支那这个词的由来,普遍认为源自于统一了中国的秦朝的“秦”字的译音,意为“边远之地”、“思想之国”。

不过我读《大唐西域记》关于至那仆底国国号由来那段来理解,“至那”这次应该是“汉”字音译,而不是“秦字”音译。

迦腻色迦王统治时期,声望震慑邻国,威风远及异邦,河西地区的羁縻之国,畏其声威而送去质子。迦腻色迦王得到质子后,赏赐丰厚,礼遇隆重,一年三季改变住所,派步、马、车、象四种军队警戒保卫。这个国家就是质子冬天居住的地方,所以叫做至那仆底。唐土称汉封。因为质子住在这里,故而使用作为国号。从这里一直到印度各国,土地上不种植梨、桃,都是质子来后种植的,于是称桃子为至那你,唐土称汉持来。梨子为至那罗阇弗呾逻。唐土称汉王子。所以该国民众深深地敬重东方大国中国,相互指着我说:“这是我们先代君王的同国之人。”

这时候的“支那”在西域各国的眼里是一个强大的大国。在汉武帝时期,中国和西域交流频繁起来,其中和突厥的战争,是突厥以完全失败告终的,后来突厥就放弃向东,往西而去。

隋炀帝败家行为之一,好巡视四方,突厥可汗奴颜婢膝的“朝见”,让他很有自豪感,赏赐非常大手笔,其他西域各国的胡商也纷纷前来,隋炀帝也都加以赏赐,制造一种“万国来朝”的宏伟场面。这也给西域各国留下一个“富裕、强大”的中原的印象。

大唐初期,国家刚刚统一,经济有待发展,所以李世民对边境管控非常严,不让本国百姓出境。

不过唐玄奘仪表、气度、学识没少给大唐增添光彩。才走到屈支国就深获其国高僧木叉毱多的赞叹:“这位支那僧人不容易酬对阿,他若到了印度,那里的年轻人当中,恐怕未必有这样的人物。”

所以一个国家的名字成褒还是成贬,并不取决于名字本身,而是取决于国家上上下下所呈现的状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支那  支那词条  贬义  贬义词条  原先  原先词条  这个  这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