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打造精品周期让观众重回话剧剧场(图)

 

  “妈妈,我们去看话剧吧!”2月3日,从省话剧团门口经过的张翔看到宣传海报后立刻给母亲拨打电话。“省话剧团剧场在上演《日出》……”张翔一边走一边惊喜地向母亲介绍。他很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长到17岁,还从来没看过一场话剧

  

  省话剧团排演的《日出》剧照

  现状:话剧观众越来越少

  “你喜欢看话剧吗,愿意到剧场看话剧吗?”记者在南昌市叠山路洪客隆超市门口,随机问了老、中、青、少4个年龄层次的十多位市民。

  从他们的回答来看,年轻人看话剧的经历就像张翔一样几乎是一片空白,因为没有看过话剧自然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几位接受采访的中、老年人则表示,十多年前看过话剧,有话剧看还是愿意进剧场的,就是票价不要太高了。

  在南昌市卫生局工作的潘时平想起2000年半夜起来排队买票的一幕仍记忆犹新,当时还在读大学的他听说濮存昕等著名演员在江西艺术剧院演出话剧《茶馆》时激动不已:“本地话剧少,而我特别爱好话剧,所以即使花半个月的生活费买一张票也不后悔!”作为话剧迷的他掰指算了算,从2000年到现在,在省城南昌演出的话剧平均每年不超过10场,本地剧团演出的话剧还不到三分之一。在南昌市财政局工作的黄雪星则说,话剧演出的消息,常常是一年半载才能听到一次。

  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本土话剧现在处于一种演出越来越少、观众越来越少的“两难”境地。省话剧团退休的老团长徐平曾这样对记者说,话剧没有以前那么景气,现在不少观众一听说话剧演出,就会很自然地认为是外来剧团的演出。

  据了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省话剧团曾以一部《八一风暴》让江西话剧风靡全国。《八一风暴》在国庆10周年庆典前夕晋京演出时,周恩来总理还在中南海宴请全体演员。1977年在上海演出时,4张南京前线话剧团的《东进序曲》的票才能换一张《八一风暴》的票。

  探因:打造精品周期长

  从文化市场观众的分流来看,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电视、DVD,日趋豪华的影院,以及后来居上的网络,大量地“抢”走了话剧观众

  “除了多元化的娱乐方式,话剧的演出场地少、人才流失多、创作周期长以及观众对高雅艺术的认同度不一等,也是话剧观众越来越少的原因。”省话剧团团长张秋君说。

  从剧本创作来说,一部话剧从构思、创作到排练,至少要打磨两年时间。两年,是话剧的创作周期,这比歌舞或者其他节目的创作周期要长,与边拍边写剧本的电视剧更是没法比。话剧创作周期长,造成的后果,一是许多话剧主创人员、演员耐不住寂寞,“投奔”到其他艺术行当中,如拍电视剧、拍电影;二是日益丰富的电影、电视剧,使话剧剧目显得少之又少,不少观众难抵“诱惑”弃话剧而去。这种人才日渐流失、剧目创作减少的恶性循环,必然带来观众越来越少的尴尬局面。

  黄雪星说,现在进剧院看演出,动不动就成百上千元,所以他们宁愿不看。去年总政话剧团在南昌演出《日出》时,票价高的达880元,最低的也要280元,这相当于她一个月工资的五分之一。一位业内人士说,从省外引进的话剧,演出经纪公司、剧场等都要赚一道钱,成本自然要摊在票价上。话剧在大剧院演出并非常态,因此2006年省话剧团花重金改造了一个634座的小剧场,利用这个剧场,省话剧团排练、演出了一系列话剧,使本土剧团的话剧演出终于能够较为频繁地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因为在小剧场排演投资少、成本低,因此票价也大大降低了。不过省话剧团一位工作人员说,免费演出时观众场场爆满,但按成本价卖票时还是有人嫌贵,南昌市民蹭票的习惯没有改。

  此外,话剧舞台形式比较单调,也是观众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改革:与现代审美相吻合

  有句口头禅叫做“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话剧就是“说”与“演”的结合,而且话剧中戏剧冲突带来的心灵对话是其他艺术门类难以替代的。“隔着屏幕、银幕,我们感受不到真实,喜欢话剧是因为近距离的接触、真实的表演,这没有真功夫是不行的。”黄雪星说。

  话剧观众越来越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话剧艺术在现代社会中还有观众群体的。在与观众的接触中,话剧工作者还是能感受到观众话剧艺术的审美需求。

  从2004年开始,省话剧团就“嗅”出了观众的“口味”,瞄准了话剧在市场中的定位。针对城市里不同的观众,他们着力创作、引进不同的剧目,将大众分化为“小众”。2006年开始,省话剧团利用小剧场,一年排演一个经典话剧,2007年演出了《雷雨》,2009年2月20日至22日将演出《日出》。通过排演经典剧目,稳定了部分“铁杆”话剧观众。另外,他们还注重培养新生代的话剧观众。2007年,他们从北京儿艺引进大型魔幻话剧《迷宫》,加上原有的《一二三,齐步走》、《穷爸爸,富爸爸》等少儿剧目,该团的话剧剧目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年龄观众的需求。今年,该团还将重点打造环保题材的《蓝鹳鸟》。

  为了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省话剧团根据话剧优势,着重排演了一系列适合观众口味的轻松活泼、短小精悍、生活化的语言类节目,让观众在笑声中获得真善美的熏陶。

  “不是观众遗弃了话剧,而是话剧做得还不够好。”国家一级演员黄国光说。在舞台样式上,江西话剧人也在不断尝试,力争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相吻合。在大型音乐诗画剧《可爱的中国》中,音乐占据了相当的分量。在《迷宫》中,舞台上一只皮鞋就有5米多高,丰富了观众的视觉。“在《蓝鹳鸟》中,话剧语言要像诗一样美,要有歌舞,有可能的话要把一些实景搬到舞台上来……”张秋君对这部新剧有了话剧实验的想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话剧  话剧词条  重回  重回词条  剧场  剧场词条  周期  周期词条  观众  观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