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历史飘渺而不虚无

 作者系历史学教授

  历史早已进入我们的生命之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曾化于水的盐,不必有形,不必可见,却始终存在,且无所不在

  有段时间,抨击“历史虚无论”似乎很流行,那当然有特定的指谓。我的陋见,历史虽不至虚无,却可以飘渺;实际上也一直飘渺,飘渺到给人以虚无之感。

  飘渺者,不那么实在也。而不实在却并非不在。孔子曾主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他并强调,若自己未能参加祭祀,那就如同不祭一样。上古祭祀是“国之大事”,祭祀的对象除了相对虚悬的天神,就是祖先。从孔子所说推想,神明、祖先的存在,正体现在持续的祭祀之中;断了香火,神明、祖先也可能就真“不在”了。

  所谓“祭如在”,是一种态度。一是祭祀者心中要有———心中有了,则无所谓在与不在;二是做不做在于自己———做了,即不在也如在;不做,则在亦如不在。孟子所谓“慎独”,说的不是一个意思,指的却同是那个自在的我(或西方所谓赤裸面对上帝的我)。祖先和神明实际在或不在,或可以“存而不论”,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套用流行的说法,是真诚面对自己,呼唤心灵深处的自我,并要体现在行动上。

  胡适留学时曾作诗说:“你心里爱他,莫说不爱他。要看你爱他,且等人害他。”这里的“他”,是指祖国。中国传统,很少直言“我爱你”,而崇尚以行为表述爱;这行为也不是时常送礼物,而是要在艰苦危急之时才体现。甚至可以平时吵架不断,一旦有外来的侵犯,则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当然,日常生活中,也向有“祭之厚不如养之薄”的主张。真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时,便只能名副其实地“祭如在”,那是怎样一种难以挽回的“不在”,经过了才知道!

  其实,“如在”就是一种“在”。孔子又曾说:“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这样的鬼神之德,倒很像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弗洛伊德(Freud)和本雅明(Benjamin)都以为,那种在意识层面未曾经验过的往昔,仍以经验的形式存留在我们的行为之中。如西班牙思想家加赛德(Gasset)所说:真正影响人的传统,不是那种可以省视的晚近之往昔,而是那种远古的,处于遥远的地平线,无人曾见也无人记得其发端的往昔。简言之,即难以追忆的往昔。

  往昔到了难以追忆的程度,却又在影响我们,真有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又洋洋乎如在周围的意味。我一向以为,历史的魅力,正蕴涵在其朦胧之中。古人常说:盐化于水,盐已无形,而仍在水中;且每一滴水中,皆有盐在。或可以说,历史早已进入我们的生命之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招之未必来,挥之难以去;就像曾化于水的盐,不必有形,不必可见,却始终存在,且无所不在

  或正因为传统

[1] [2] 下一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历史飘渺而不虚无  飘渺  飘渺词条  虚无  虚无词条  历史  历史词条  历史飘渺而不虚无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