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毛泽东对制造香烟的一次嘱托:“都是外文,很不好”

 1954年11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财务部部长的杨立三,就制造高级香烟问题给华东财经委员会主任曾山等人写了一封信。信中第一段话说道:“毛主席告我说,现在做的纸烟质量总比外国人制造的要差,要拿点好烟招待外宾,纸烟二面没有中国字,都是外文,很不好。要搞一种较好的烟出来,不用一个外国字。”

 

  毛泽东的这个嘱托,看起来似乎只关涉香烟质量及其商标文字,但其背后却隐含有值得体会的意思。第一层意思,倡导要自力更生,建立自己的品牌,堂堂正正地写上中文标识。第二层意思,当时我们招待外宾的香烟,居然两面都没有中国字,这多少让人感到与新中国的形象和地位很不相符。

 

  半个世纪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种关涉中国形象,有碍民族自尊和自信的事情,却仍屡屡发生。按照我国相关规定,从国外进口的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有完全的中文标识、检验检疫标志等。但实际执行情况,却远非如此,即使面向中国市场生产的商品,竟然也有不少全是外文商标,有的甚至连说明书上也看不到中文的片言只字。更让人感叹的是,许多本来是中国人生产供中国人消费的商品,也都难觅中文踪影。笔者有意通过因特网检索相关话题,结果发现,有关“国产玩具喜欢穿‘洋外套’”、“中国制造,英文标识”、“商场还要考消费者英语”、“质疑打火机说明书为何无中文”、“只有英文说明且无明确标志,存在安全隐患”等等类似的报道满目皆是;因为没有“中文说明”导致看不懂,而在网上发信“求助”者不胜枚举。

 

  出现这种让人无奈的现象,自然与厂家、商家为利益驱动有关。但仔细一想,这种驱动从根本上还是来自于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常的认识和心理,说到底还是那种认为什么都是外国的好的认识和心理在作怪。结果就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印有中文商标的衣服可能没人感兴趣,而一旦用外文商标,价格可以提高几倍,还确有相当一些顾客乐于“前仆后继”地掏钱购买。即使一些用中文标识的商标,也有一股刻意标新立异的命名之风,其名称既不能用中文来解释,也无法用外文去说通,如果硬要套用英文意译,其含义更是莫名其妙。种种“洋泾浜”式的命名,削弱了我们民族固有的语言文化特色,暴露出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悖离心态。

 

  这种现象似乎与一些传媒的导向也有关系。比如,一些媒体任意使用英语,公共建筑上随处使用永久性英语标志,在中国召开的学术会议也强求一律用英语交流等等。语言专家把此类现象统称为“滥用英语”,即在不需要使用英语的场合完全使用英语或混杂使用英语。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如何呢?仅举一例说明。用WTO代替汉语已有的词语“世贸组织”,包括许许多多的国际组织,都用“W什么O”呼之,果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工人、农民不懂,许多学过英文的知识分子也不能准确理解。因此,这种做法实际上造成了语言交际功能的下降。

 

  面对今天的世界,中文的表现力是不是真的不够了呢?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不这样认为。中国语言文字是5000年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正如钱伟长所说:“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中国语言文字的超时空性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400年前的英文,今人已很难读懂;500年前的拉丁文,只剩下字母和药名;而中国语言文字几千年都延续下来了,今天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还可基本读懂古代文章。美国学者威廉?麦克高希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认为,几乎欧亚大陆上所有的文字都起源于古埃及的一种庶民体文字,基督教文明、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的文字都包括在内。只有中国文明的文字是独立起源的。单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语言文字就值得骄傲。

 

  也有人认为,用英语代替汉语是同国际“接轨”的需要。而实际上,同国际“接轨”并不是什么东西都需要去“接轨”、都能够“接轨”的,即使有些东西需要也能够“接轨”的,也不能成为将外语“凌驾”于母语之上的理由。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面对英语的“语言霸权”,都以立法形式保护本国官方语言文字在大众传媒和公共领域的使用和主权地位,德、法、俄、意等国都是如此。法国规定公共服务部门使用法语以限制外来词的使用,所有产品必须用法语商标,任何违反规定的个人或集体都将被处以罚款;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禁止在俄语中滥用英语单词。可见,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标志。人们在维护自己民族的尊严和利益时,总是要维护本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

  对外国名牌“情有独钟”的表象下,掩盖的其实是一种弱势心理,在强国面前,底气不足,自觉矮人一头,看不起本国的产品。这种“不自信”、“不自爱”与我们积极倡导的“自主创新”理念是不协调的,这本身已经构成了打造我国自主品牌战略时一道无形的屏障。事实上,“中国制造”在国外已经得到公认,受到很多外国消费者的青睐。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一切以“外来的”为所谓“时尚”、“品位”或“潮流”,那就不仅仅是语言问题,长此以往,在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上就打了折扣。这绝不是小题大作,它事关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待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未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纸烟二面没有中国字,都是外文,很不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奋斗了一生的毛泽东,在讲这句话时的心理感受是值得我们体会的。仔细掂量这句话,尤其是“要搞一种较好的烟出来,不用一个外国字”,可谓掷地有声。如今,我们在积极倡导产品自主创新的同时,是不是也应当积极倡导理直气壮地使用中文标识?〔作者王香平,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北京100017〕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外文  外文词条  毛泽东  毛泽东词条  嘱托  嘱托词条  香烟  香烟词条  不好  不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