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古代女人诗酒文化与酒的渊源

     打开一部二千多年的中国诗史,首先闻到的,怕是一股醉得非同一般的酒气了。酒与酒文化也构筑了女性文学的意象,再现了古代女性的艺术审美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呈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存在的思想文化环境,以及女性个体意识觉悟的程度,发掘与拓展了古代女性的文学艺术创造能力。酒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杯酒中折射出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透析古代女人酒文化与酒的渊源是值得一书的。如果说史记中的“黄帝造酒”之说,出自“尧酒千盅”之句。只说明当时已有酒。

 

    甘甜喷香的酒是谁发明的?在甲骨文和金文里已经有了“酒”字,不过“酒”字不从水,而是写成“酉”字。据考古学家考察,这就是最早的“酒”字了。酿酒的历史要追溯到文字产生之前的遥远年代。《康熙字典》中“酒”字的注解:《江纯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村康“,可见上古时代的女酒的起源,《战国策•魏二》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酒是帝女令仪狄制作的。帝女也罢,仪狄也罢,都是女性。帝女何许人也?一说是舜之女,一说是天帝之女。近代郭璞在《山海经图赞》里说,天帝之女的面相是“蓬发虎颜”。蓬发犹可,而虎颜是否带一点古老的图腾痕迹呢?这说明酿酒业在我国肇兴得很早,酒的发明者就是帝女。后来有杜康之说,晚矣。

 

    男权社会的汉代卓文君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卓文君之父卓王孙思慕司马相如的名声而大摆酒筵。主雅客勤,个个微醉。司马相如应邀抚琴助兴。美丽多才的卓文君在屏风后倾听到司马相如的琴声。才子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拨动了她不甘遵循封建礼仪而终生寡居的心扉。有酒才有诗,好诗借于酒兴。那么可不可以说这美满的琴瑟合音借助于酒为媒呢?大家闺秀卓文君身夜奔司马相如。于是妇唱夫随,这就是后来“文君当垆”的故事。面临弃妇命运时,卓文君写下有名的《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卓文君之父为汉代的首富,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不给女儿半文财产。卓文君夫妻二人软囊羞涩无法度日,只好开个酒店。淡妆素抹的卓文君,亲自站在置放酒缸的土台上卖酒,不卑不亢,神态自如。为了爱情永驻,司马相如亦不抚琴。他与酒店的伙计一样身着短脚裤,提壶洗碗干杂活,谈笑风生。最后卓王孙只得妥协。

 

    世界公认的三大古酒中,唯黄酒发源于中国。花雕酒则是中国黄酒的典型代表。在旧时绍兴人心目中,花雕是绍兴酒中最上等的珍贵佳酿藏品。从史料考证,花雕并非是酒的品种,而是从我国古代女酒、女儿酒的习俗演变过来的。古代女性文学有关酒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审美创造活动中所具有的鲜明的个性魅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古代女性与酒之关系,勾勒了女性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女性意识觉醒之程度,清晰地呈现了封建礼教几千年来影响女性生活的运动轨迹。女性与酒的历史可借酒消愁的女诗人借酒消愁的也不为少数。故诗歌中经常流淌这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泪的味道既咸又苦,大多为女子所流;酒的味道又辛且辣,大多为男子所饮。两者结合,“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诗人思想的无拘无束、天马行空,某种程度上与酒有奇妙。

 

    女诗人嗜酒,则殆不多见。唐代的女道士兼诗人鱼玄机常常借酒消愁:“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她愁思绵长,为了忘却这愁思而旦夕饮酒,以酒浇愁。在《寄子安》里,她写道:“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在她的《遗怀》一诗里这样写道:“燕雀徒为贵,金银志不求。满怀春酒绿,对月夜琴幽。绕砌澄清沼,抽簪映细流;卧床书册遍,半醉起梳头。”在《寄子安》一诗中写道:“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在《夏日山居》中云:“移得仙居此地来,花从自遍不曾栽。庭前亚树张衣桁,坐上新泉泛酒杯。”中国的志士仁人往往少立壮志以身许国,当其报国忧民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击碎之后,他们往往借酒消愁,表现出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性格。殊不知,借酒消愁的不独乎男子,中国的知识妇女往往也借酒消愁。

 

    汉代女文学家班婕妤多才多艺,曾被汉成帝宠幸,后皇帝移情赵飞燕和赵合德,她自做赋曰:“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最后两句的意思是看看左右两边一张张和悦面孔,只好举起精美的酒杯借酒消愁。她自做赋曰:“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她既为爱情的毁灭而忧愁,更有自尊自重、自我解脱的方法,借酒消愁还不足矣,尔后她毅然离开了皇宫。如果说诗人抒发表达的是对那些朝秦暮楚的男性的谴责,她借酒而一抒胸中的块垒还局囿于个人的情感,那么北朝北周赵王宇文昭的女儿千金公主远嫁到遥远的突厥,则更深刻地表现出妇女颠沛流离的命运了。“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虽贵为公主,但毕竟是女人,始终逃脱不了被支配的命运。在异国他乡,婚姻的痛苦和思国思乡的痛苦互相叠合着,剪不断,理还乱,已经达到苦不堪言,举酒亦不能消愁的地步了。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女诗人的魁首,而其爱酒之深,亦可与李白、苏轼等同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现的是少女时代的天真活泼贪玩的女儿憨态,真一世奇女。一个女子,喝得晕乎乎的,连回家的路都找不着了,即使在今天,也不多见。“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人其情其酒其词可知。李清照的词大概有58首(含存疑之作),关于饮酒,醉酒,病酒的诗词,提到酒和喝酒的就有26首,其人其情其酒其词可知。中国历代诗坛上,即使是男性作家中,有清照这般好酒的,恐也只有李白、苏轼可与之媲美。在古代妇女中善饮写酒意酒情的,李清照恐怕算得是一个代表人物了。   唐代还有一个女子是陆蒙之妻蒋凝之女,因酒成疾,姊妹们劝她节饮加餐,她作诗回答:“平生偏好酒,劳尔劝吾餐。但得杯中满,时光度不难。”自称襄阳人的诗妓,在佐酒承欢时发出发自肺腑的感受:“弄珠滩上欲销魂,独把离怀寄酒尊。无限烟花不留意,忍教芳草怨王孙。”成都名妓卓英英在《锦城春望》中写到:“和风装点锦城春,细雨强丝压玉尘。漫把诗情访清景,艳花浓酒属闲人。”诗妓颜令宾在暮春病甚时,自作诗文召文人墨客来给她佐酒,特求各位给她作悼亡诗,并且自作一首:“气余三五喘,花剩两三枝,话别一尊酒,相邀无后期。”里的伤酒惜花,典型地反映了一部份旧词人的情调。女性与酒在唐代似乎是更多地带着惆怅与伤感的。辛亥的烈士秋瑾,有传颂的名句“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与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有异曲同工之妙。把价值千金的裘皮大衣一把掷给店小二,换回一壶酒喝,这等豪气,怕也只有诗人干得出来。

 

    君可曾见“惟有饮者留其名”?好一个“醉”字了得,醉酒、醉语、醉梦、醉舞、醉意、醉痴、醉态、醉情、醉诗。但又是醒时拟醉,醉而益醒,故而令人闻之惨怆兮。酒是喜剧的酵母,更是悲剧的产婆;酒是诗人的朋友、爱人,是诗人的生命。没有了酒,便没有了胆,中国文化的味道不知要逊色多少。我辈此中少饮酒,先生在上怕题诗。庸庸我辈,怎能像古代女人诗那样,浪饮于天地间,把整个的灵魂人生,当成一首诗来做,岂不悲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古代女人诗酒文化与酒的渊源  酒文化  酒文化词条  渊源  渊源词条  古代  古代词条  女人  女人词条  
故事

 侦察连:爱枪的“情结”

   许传翎确实是很喜欢枪的。村里有好几家富户,数张家厉害,在岚山头、青岛、上海都开了商号,叫“利盛达”。他家在上崖的大宅子里养了兵,有的背匣子枪,有...(展开)

故事

 邓才文:活着就要走下去

   1933年4月,我参加红军,被分配到红31军271团。红军战士吃的是玉米秸子,穿的是从敌人尸体上扒下来的衣服,作战负伤后只能用食盐清洗伤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