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苏联飞行员援华抗战牺牲 重庆母子为其守墓55年

  “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国母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3月23日,在莫科斯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主席高度赞扬了国际主义援华抗日战士、前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

  一对普通的中国母子半个多世纪的守陵故事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1939年,库里申科率两个轰炸机大队来华支援抗战。在一次激战中击落6架日机,自己飞机也遭重创,迫降于万州长江水面。由于劳累过度无力跳出机舱,献出了宝贵生命。当年11月3日,库里申科遗体被打捞出水,安葬于万州太白岩山脚下。

  母子守英陵

  库里申科用爱和生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而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对重庆万州母子一直守在英雄的墓碑前。

  习主席提到的这对母子,就是重庆万州西山公园的谭忠惠和魏映祥。母子俩用半个多世纪的守候,见证着中俄两国的友谊。

  “不能让流血的英雄在异乡孤独!”从1959年到1977年,谭忠惠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位为中华民族独立而献身的外国友人,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为库里申科默默地守墓,每天都要清理墓地四周的杂草和落叶,“让英雄体面地休息”成了这个平凡女人的心愿。

  “我把接力棒交给了我的儿子!”在她暮年之后,她把这份工作交给了儿子魏映祥,一守,又是30多年。

  如今,谭妈妈已是耄耋高龄,儿子魏映祥也年近花甲。一对平凡的母子,已为库里申科守墓55年,为和平守护了半个多世纪。

  “为英雄守陵,薪火相传。”现已是万州区园林绿化管理处副主任的魏映祥并不埋怨母亲的决定,相反,他对母亲当时的决定和多年来的坚守,感慨颇深,坚定支持。他说,如今,虽然母亲年纪大了,但一直很挂念库里申科墓,经常听妈妈讲,“库里申科是为中国人民牺牲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管理好、维护好库里申科的墓,让后人来瞻仰这位烈士,让英雄的事迹代代相传。”

  魏映祥说,母亲已经是80多岁高龄,虽然平时身体不太好,但仍经常挂念着曾经守护着的墓园。“母亲是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人,她对库里申科的感情特别深厚。当她知道现在人们没有忘记英雄时,就非常高兴。”

  魏映祥已近退休之年,关于守墓,他说“放心,我退休后,一定会有人继续担任守墓人的工作,把库里申科墓管护好,让世世代代的人前来瞻仰这位烈士。”

  樟树下的成长

  魏映祥说,1959年,母亲谭忠惠开始负责打理西山公园。从那时起,库里申科烈士墓就是她照顾的重点对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各种物质条件非常匮乏,烈士墓刚迁到西山公园时,碑体全部是用水泥砌成。刚建好时,高大挺拔的墓碑,青翠欲滴的翠柏,四周还有50多颗三四米高、碗口粗细的香樟树。

  每天早晨,谭忠惠6点起床,做好早饭后,就带着儿子来到园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儿子耍累可以回家休息,谭忠惠则必须要把园里的每个角落打扫干净后才可以回去。

  “冬天还好,下班后就可以按时回家。夏天则不行。”魏映祥说,万州天气热,晚上要不停地巡视每个角落,母亲经常是八九点才能回去。印象中,母亲每次回来都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想起当初与母亲一起来扫墓时的情形,魏映祥说,当时母亲带着他到园子里和香樟树比个子,母亲用小刀在树上刻出自己的身高,“看看幺儿和小树,谁长得快。”

  青翠挺拔的香樟树,记载了母子俩守墓的日日夜夜,也沉淀了中国人民对英雄的敬仰。

  库里申科之歌

  这条大江从我家乡流过,

  就在这里库里申科壮烈牺牲,为了赞颂这永恒不朽的生命,江水日夜唱着中苏友好的歌。他象一道闪电掠过天空,

  他象一声雷鸣响入江中。

  江水把它在这里漩起的花圈,虔诚地向库里申科奉献;

  两岸山岩苍翠的松柏,

  肃立着为他崇高的灵魂静默;每个人从这里都肃然低回,庄严的敬爱漫透这片江水……这条大江从我家乡流过,

  感激地仰望着十月革命的圣火,永记着为中国战斗过的库里申科,江水日夜唱着中苏友好的歌。

  这首诗,是一首歌,一首永不泯灭的歌。这首诗写于1957年10月,由民盟重庆万州盟员、诗人、散文家、文学翻译家、西南大学教授、重庆文联和作协原主席方敬先生创作,吟诵大江南北,传遍五洲四湖。

  历史的丰碑

  1951年春天,万州人民募捐数万元购买了一架飞机,命名为“库里申科”号,飞赴朝鲜前线作战。

  1958年7月7日,万州人民又新建了库里申科烈士墓。墓前碑文正面为“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国人民而英勇牺牲的苏联空军志愿队大队长格里戈利·阿基莫维奇·库里申科之墓”。碑背面为与正面内容相同的俄文。他的事迹在重庆、在全中国、在全世界广为传诵。

  寻亲《等着我》

  1958年10月8日,库里申科的女儿英娜和母亲来到万州,给“失踪”了近20年的父亲扫墓。

  据《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载:英娜从1958年10月来万州为父亲扫墓后,又过了31年,1989年,英娜又带着女儿别列谢多娃参加了万州区对外友协举行的库里申科牺牲50周年纪念活动。当年21岁的大学生,如今已52岁了,是苏联度量衡学院的主导工程师,两个孩子的母亲。“感谢热情的万县市人民将我父亲的墓园修整得这么完好。我们俄语中有一句成语叫‘谁也不会忘记’。”带着31年的风霜和感怀,带着31年的思恋和感激,英娜满含激情又站在父亲的墓前,哽咽着发表了十分动人的讲话。

  英娜的女儿接着母亲的话说:“我对中国的同志表示无限的感谢!我代表苏联的第三代,向中国的人民表示感谢!我希望我们两国人民的后代,能像老一辈那样,都要记住那些为革命献身的烈士的名字,为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巩固作出努力,让中俄两国的友谊万古长青!”

  2009年9月14日,库里申科以“为中国抗战而牺牲的苏联勇士”,荣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称号。2010年12月,在中俄大型跨国公益寻亲节目《等着我》中,库里申科的外孙谢尔盖·古什涅廖夫说:“我去过万州,看到外公的墓碑被保存得如此好,我非常感动,感谢你们还记得那段历史。”

  半个多世纪前,一批小树苗跟随库里申科的安葬而种下。如今,这里已经绿树成荫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苏联  苏联词条  重庆  重庆词条  飞行员  飞行员词条  母子  母子词条  抗战  抗战词条  
故事

 中央苏区的惊天反腐案

苏区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  资料图片中央苏区时期的控告箱 资料图片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等的直接领导下,苏区中央工农检查部(部长何叔衡)、...(展开)

故事

 抗日名将叶成焕的故事

   叶成焕(1914-1938)1914年生,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先后任指导员、营政委、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