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刘英送寿联不留名

刘英手迹

1935年秋,红军挺进师进入平阳,刘英较长的时间是在凤林村活动的。

刘英凤林村的第一位房东是位70岁的老人郑志西。郑志西读过几年私塾,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刘英很敬重他,经常向他了解村里情况和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群众对抗日救国的认识。郑志西的七十生日要到了,村里人和亲友要为他祝寿。按照当地习俗,祝寿最隆重的形式是挂寿匾,而送寿匾人的身份又关系到祝寿的规格。大家认为以刘英的名义送寿匾是最合适的,但又担心他不同意,就托郑海啸对刘英说说。

刘英听了后,却高兴地满口答应,还说要找个比他更合适的人来送寿匾。祝寿那天,人们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在厅堂挂上写有“礼隆杖国”;上个大金字的寿匾,而且是以国民党平阳县长徐用的名义送的。刘英还特地写一副“四世同堂极尽天伦乐事;年届古稀爱国不落后人”的寿联送给他,并在上联右边写上“志西老先生七十荣庆之喜”,郑志西老人高兴极了。可是,这副寿联却没有写上赠送人姓名,郑志西感到有些遗憾。刘英看出他的心思,即与粟裕商量一下,在下联的左边再写上“国民革命军闽浙抗日游击总队全体将士同贺”几个字。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全体将士为郑志西祝寿,郑志西实在没有想到,真是爱不释手,小心地把它收藏起来。

1939年冬开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疯狂的反共高潮,他们多次到派兵来到郑志西家,追查刘英为他祝寿的事,企图以此捞到什么。但他们看到的只是厅堂上悬挂着一块国民党平阳县长徐用送的寿匾,其他什么也没有找到。这时,凤林村群众才明白刘英当时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名义送寿匾的良苦用心。刘英撰写的那副祝寿对联,郑志西临终前交给儿子保存,直至解放初期,作为革命文物上交给国家。

刘英凤林村时,还参加了他住在冠尖时的房东郑志斌的婚礼,并撰写了“夫妻和睦努力生产;军民团结坚决抗战”的对联送给他,还赠送了贺礼。此外,命红军号兵为郑海啸父母棺材吹号送葬,并与粟裕一起带领部分指战员随行至墓地。刘英和粟裕的这些举动,给群众震动很大,有力地揭穿了国民党顽固派污蔑共产党不敬长辈、不认父母、共产共妻的谣言,广大群体更加相信共产党和拥护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刘英送寿联不留名  寿联  寿联词条  刘英  刘英词条  留名  留名词条  刘英送寿联不留名词条  
故事

 王任重轻车简从 不给群众添负担

王任重一生关心老区建设,认为执政党不能忘本,必须回报人民,常遗憾“文革”前受经济条件局限,不能做得更多。1975年,王任重在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当革委会副主任,尚未...(展开)

故事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5月12日3时10分左右,绵竹市消防大队陈军带领消防中队第一时间赶往武都小学实施救援。 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压了100多个...(展开)

故事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

在太行山大峡谷,在太行山如刀般的十字岭崖石上,有鲜血刻下的一段岁月——1942年5月。  那年5月,究竟发生了什么?  八路军总部面临日军3万多兵力的围追,八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