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茹晓燕 带着母亲上学

2011年11月16日晚,第二届全国“十佳自强女孩”揭晓颁奖晚会暨安徽省“关爱女孩”公益晚会在淮南市体育文化中心隆重举行,10名自强女孩走上红地毯铺就的“爱心大道”接受“全国十佳自强女孩”称号。

酒泉市肃州中学高二年级“带着母亲进城求学”的学生茹晓燕是获此殊荣的女孩的之一。“刻苦学习坚强生活、用稚嫩的肩膀撑起残缺的家、初二开始带着母亲进城上学……”在肃州中学,提起高二学生茹晓燕的故事,师生们大都会这样说。

晓燕两年来带着病重的母亲到城里求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孝,感动社会各界。11月8日,茹晓燕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为全国十佳自强女孩。

1、失去爸爸,她说:“妈妈别害怕!你还有我呢”

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茹晓燕的记忆中没有天真烂漫的童年,更没有在父母的双膝下撒娇承欢的愉悦,她过早品尝到的,多是苦涩。

1994年,茹晓燕在肃州区金佛寺镇的一个小村庄呱呱落地,给贫穷的家庭带来了希望。谁料,未等晓燕懂事,灾难悄悄降临。

1997年,晓燕刚满3岁的时候,父亲外出打工遭遇意外事故,匆匆离开了人世,原本贫寒的三口之家失去顶梁柱。年幼的晓燕还不懂今后将面临什么,可从母亲没日没夜的哭喊中,留下了苦难的记忆。

晓燕慢慢地长大了,懂得了失去父亲的艰辛和无奈,跟随母亲过早地练就了刚毅的性格。每当看到母亲紧锁双眉或悄悄掉泪时,她就会安慰妈妈:“妈妈别怕,爸爸不在了,你还有我呢!”

在金佛寺上小学期间,母亲主外,茹晓燕主内,家务活基本被她“承包”,她在自主学习的同时,用柔弱的肩膀帮助母亲撑家。

16岁的茹晓燕如今已是肃州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了,2年多来带着母亲从乡下进城求学,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年难的生活方式。记者在肃州中学见到茹晓燕时,她那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坚强”二字。

2、妈妈病重,她说:“妈妈别担心,我来照顾你”

失去了父亲,命运之神并没有因为晓燕的过早懂事而格外厚爱她,灾难继续折磨着她和这个残缺的家庭。

2001年,晓燕7岁。她发现母亲的手脚越来越不听使唤,走路干活不像以往那样稳健了。一到晚上,常常听到母亲疼得叫唤,翻来覆去不能睡个安稳觉。母亲早知道自己得病,可是,她不敢去医院。

晓燕怕了,她缠着嚷着要母亲到医院去检查。母亲拗不过女儿,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因为没钱看病,她的双手关节和膝盖严重变形,无法下地劳动,就连最基本的家务活也不能做。

“那时候,想想自己连女儿都照顾不了,真想一死了之。我不敢去医院看病,没钱,也怕诊断结果。”提起那段往事,母亲泣不成声。

晓燕母亲回忆,有一天,晓燕似乎看出了妈妈的心思,她拿起家里的厨具学着做饭,还安慰妈妈说:“妈妈,别担心,我来照顾你!有我在,你不会挨饿的!”那时,晓燕刚开始上学。

从那天开始,几乎所有的家务便由她承担了起来。放学后,她在母亲的指点下洗衣、做饭……刚开始学做饭,因为个子矮够不着灶台,也和不好面,她就到小商店买来挂面,站在小凳上煮给妈妈吃。夏天做饭缺柴禾,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捡柴禾就是她的“必修课”。冬天没钱买煤,她就利用闲暇时间捡别人家脱粒后的玉米芯和玉米秆。

后来,学校和当地政府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给予援助,这对母女才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的爱心让晓燕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真情。“要记住别人对你的好,长大了要回报他们。”妈妈的教导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她也由此更加坚定了信念:“爸爸不在了,妈妈生活不能自理,我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我一定要把妈妈照顾好,好好学习,长大了让妈妈享福,报答好人!”晓燕用这样的信念鼓励自己,自主学习生活,虽然家境困难,家务繁重,可她在学习上一点也不放松。

晓燕从没落过一节课,也没漏交过一次作业,经常力所能及地帮助同学们,学习成绩一直处在班级前列。”晓燕的班主任老师说。

3、进城求学时她说:“妈妈别着急,我背着你上学”

2009年8月,学校的一次家长会打乱了晓燕的思绪。那时,她已升入了初二。家长会上,老师通知:秋季开学,乡镇不再设立初中年级,初中学生将全部集中到新建的酒泉市第三中学上学。

到城里上学,其他同学特高兴,而晓燕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自己到城里上学,母亲由谁来照顾呢?放弃学业照顾母亲还是丢下母亲继续求学?晓燕为难了。

母亲很痛苦,不想拖累女儿,好几次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妈妈,别着急,我背着你上学!无论我走到哪里,再苦都决不丢下妈妈!”就在母亲要下定决心的时候,晓燕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容母亲劝阻。

新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所有学生都要在学校寄宿,要带着妈妈上学,要照顾妈妈的生活起居,住校显然不可能。晓燕通过亲戚的帮助租借出租屋,向老师说明情况,被准许在校外食宿。

晓燕通过亲戚在酒泉城区东郊的肃州区泉湖乡泉湖村八组租借了一间出租屋,自此后,晓燕母亲开始了另外一种艰辛的新生活。

每天清晨5点多起床,打扫房间,帮妈妈梳洗,做早餐,看着妈妈吃完,她才去学校。12点放学,她要在1个多小时的时间内赶回家给妈妈做饭,脑海中从来没有午休的概念。下午放学,她在学校做完作业后才回家,因为到家里有好多的事要做。只有在双休日不到校的时候,她才能挽着母亲到户外活动活动。

晓燕的坚强,感染着左邻右舍、打动了学校师生;社会的温暖鼓舞着她背着妈妈继续前行。

初中阶段,班主任把茹晓燕的情况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学校特许她不用上晚自习,在家学习并照料母亲,老师和同学们为她购买了冬季取暖的炉子,学校食堂为她和母亲免费提供饭菜,班主任为她申请了学校特困补助金,学校团支部还定期派2到3名学生团员,共同帮助茹晓燕料理家务,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升入高中,茹晓燕为了上学和照顾母亲方便,在肃州中学附近的西峰乡租借了一间出租屋,又开始了另外一种生活。

一间10多个平方米的屋子,是茹晓燕母亲栖身的地方。狭小的出租屋除了一张床和茹晓燕用来学习的一张桌子外,像样的家具就是两张破旧的单人沙发了。茹晓燕母亲还不到45岁,面相与年龄极不相符。因为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且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她的肢体已经开始变形萎缩,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现在,女儿是她唯一的希望,蹦蹦跳跳的女儿像快乐的小鸟依偎在她身旁时,她能笑得合不拢嘴,得知女儿被评委全国十佳自强女孩,她笑得更灿。

这个被苦水泡大的孩子,从不向命运低头,自理、自立、自强、自信,脸上总是洋溢着乐观的笑容。“晓燕非常懂事,家庭的贫困没有给她留下心理阴影,她自信乐观,学习成绩也不错。”班主任老师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茹晓燕 带着母亲上学  晓燕  晓燕词条  上学  上学词条  母亲  母亲词条  
故事

 陈云受命苏联营救西路军纪实

   受命苏联  1936年12月初,苏联首都,共产国际总部所在地莫斯科,大雪纷飞。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的陈云,突然被代表团团长王明通知去参加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