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组工干部请出“圈”

  近日,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推出“文理思维大PK”“擂台赛”,引得无数作者加入其中各抒己见,好不热闹。其中,对于组工干部的相关观点更是层出不穷,先是有倾向于理工科思维的《组工干部不妨多一些“理工男”》等作品发起论战,后又有《“文科女”值得被组工队伍拥有》等作品“不甘示弱”予以反击,接着认为《组工干部当通“文”达“理”》的观点也出现了。作为一名中学“误入”理科,但因偏科严重大学又转学文科的组工“女”,笔者不甚认同以上观点,不由兴起提笔一论。

  笔者以为,首先,用“理工男”和“文科女”来分门别类就是一种“一刀切”的方式,硬生生通过性别之差来给文理科之分打上“标签”,是一种思维的固化,本就不符合组工干部“严谨”的要求。其次,天下文理不分家,即使通过理性思维明“理”也要以文的方式再次梳理总结才能让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此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与其“强求”一个人通“文”也达“理”,不如合理分工、团结互助来得更实用些。

  跳出“文理有别”的“思维圈”,注重个体差异。人类不是单细胞生物,我们接受过的教育也并非单一的文科或理科。并且我们最终选择文理科的原因也是多样的,是必须作出选择时经过深思熟虑、多方权衡下产生的结果,不能说文科生一定就没有理科思维(反之亦然)。当然,以性别来予以区分更是一种“刻板印象”,现实中理工女和文科男也比比皆是。因此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必然涵有对方的思维潜质,只是或多或少罢了。组织工作十分讲求精细、严谨,组工干部们不能够“简单粗暴”地让“文理有别”的刻板“思维圈”“圈”住自己,识人用人时更要关注个体特质,全面分析、深入了解,以独到的、如炬的眼光识别干部,促进人岗相适。

  跳出“就‘理’论理”的“本领圈”,注重相辅相成。天下文理不分家。纵观古今中外,很多哲学大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们通过辅以“文言文语”的表达让研究成果千古流传,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颗瑰宝。反之,若无一定程度的文学素养,研究内容只可自己“意会”,难以向他人“言传”,心中万千丘壑却只能表达出一星半点,就难以让成果发挥出最大功用。头绪多、事务杂的组织工作亦是如此,既要以敏锐的思维找准干事方法、实干的定力沉下身子,也要善于总结经验形成文字材料供更多部门学习借鉴,就要求组工干部队伍整体跳出“就‘理’论理、就‘文’论文”的“本领圈”,要有“文”有“理”、相辅相成、互为“佐助”。

  跳出“单打独斗”的“事业圈”,注重团队协作。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优秀的团体要能“文”能“理”,却不应当苛求其中每一名个体都要完美地通“文”达“理”,善于取长补短、协同共进才能够让一个团体发挥出最大效用。组织部门不是业务单一的部门,既有讲求“墨守成规”的干部科,也有注重“创新引育留用”的人才科,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特有的功能,置身其中的组工干部难免受所在科室业务所限,工作能力就会出现“长板”和“短板”的差异。因此,要让组织部门各项工作彼此协调、完美对接,尤需各个科室的同志相互配合、通力合作,以包容的、共享的、团结的思想来推动组织工作传统与创新相结合、高效与高质相统一、严谨与温馨相协调。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委组织部 张亚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组工干部请出“圈”  组工  组工词条  干部  干部词条  
文汇

 党员干部莫为“捧哏”所误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相声以其贴近百姓生活的视角取材、内涵丰富的“包袱”笑料而颇受大众欢迎,而在对口相声中“捧哏”因扮演插话、为逗哏帮腔的角色而显得必不...(展开)

文汇

 培根铸魂 抖擞新时代追梦精气神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的“灵...(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