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讲好主题教育故事莫为“融梗”所误

  由《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的2019年“十大流行语”于近日揭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普遍关注的“点位”,从“旁观者”的角度再次观察和仔细审视社会生活“多棱镜”的某些方面。其中,在“十大流行语”中显得格外另类的莫过于“融梗”,它指的是把别人精彩的创意融合进自己的作品中,因多少涉嫌“抄袭”而备受人们争议。

  “融梗”的本意是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出类拔萃、博得人们青睐,但“融”的做法本身着实欠妥,也很难界定这一行为算“合理借鉴”还是“违法抄袭”。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也已临近“冲刺”状态,对于参加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各地巡回指导组、相关部门也在总结归纳中,以期编辑一本成效突出的“案例集”,为主题教育的圆满“落幕”呈上一份出色的“收官之作”。然而,在案例的“微调”过程中,编辑人员切忌不要一味去“融梗”,而让辛苦编纂的“成果集”沦为做法雷同的“大杂烩”“一锅煮”。

  莫融“腔调”,让“乡音”犹在耳畔。鉴于两批主题教育单位的类别不同,第一批是市级机关单位,第二批则是贴近更群众、近在“家门口”的基层单位,所以案例涉及到的题材本身也是千差万别。在以什么样的“口吻”讲好主题教育故事方面,考虑到单位性质、服务对象的截然不同,相关单位案例写作人员、各指导组的审稿人切不可有“融梗”的想法,而要在案例的叙述层面保持和发扬本单位自身特色,多一些“乡音”感反而更具个性、更有“辨识度”。譬如,在对郊区的案例陈述时,可以适时加入一些本地独有的方言,让读者更有“身临其境”的融入感,也让文字更具“共情”感染力。

  莫融“举措”,让“蹊径”别无分店。俗话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编辑案例的初衷就是为了宣传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在主题教育期间,形成的特色做法、优秀经验,营造浓厚的“学有标兵、赶有方向”的学习氛围。然而,鉴于各单位涉及的行业类别、民生服务领域各不相同,故而在应对和解决问题的举措做法方面也都带有本行业的“烙印”,也会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唯一性”。倘若在各单位在学习“他山之石”的过程中,一味去“融梗”兄弟单位、行业部门的好做法,没有做到“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出发,如此“搬来”的玉石却发挥不了“攻玉”的作用,反而有弄巧成拙的可能。因此,案例写作人员要花大力气去挖掘自身特色做法,以务实举措为案例的脱颖而出、与众不同“添彩”。

  莫融“民声”,让“反响”更具情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河南考察的时候,提出了“四个注重”的明确要求,即“注重分类指导,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注重减轻基层负担,注重开门搞教育,注重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切实把党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为主题教育增强针对性、提高实质性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其中积极回应民情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也是主题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应有之义。然而,在案例写作时,有些单位在写到“群众反响”的章节时,并没有采取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座谈、听倾听群众真实想法等实际做法,而是简单地“融梗”其他案例中的反响感言或靠“脑补”去编写群众语言,这样的案例即便做法再有特色性、解决问题的成效再明显,也很难体现为民情怀的内涵本质。因此,要让案例带有“亲和力”、更具“群众缘”,还需要把群众感受都编辑成文字,才能让案例的字里行间都溢出满满的真情实感。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富有情感、细腻动人、贴近生活的文字本身是最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也能直抵读者心灵、拨动心弦,激发心灵层面的“同频共振”。要讲好主题教育故事,发挥好传经验做法“风向标”“传话筒”作用,写作人员切不可为“融梗”所误,而要懂得以情感为准绳、从实际出发,挖掘案例本身的内涵、特色,以鲜活生动的文字“留痕”,为主题教育“收官”成果留下最美好的“烙印”。

上海市黄浦区民政局 公韵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故事  故事词条  主题  主题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文汇

 愿提着马灯 化作那胡杨

 关于毕业选择  来新疆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偶然的机会,但我知道这也是我必然的选择。我本科就读于河南中医学院人文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了圆自己的中医梦,大三时走上了明...(展开)

文汇

 绘好新时代干部队伍“自画像”

 近日,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座谈会、全国公务员工作暨学习贯彻公务员法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展开)

文汇

 对标“最美”争做最美

 12月6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32名同志被确定为“最美公务员”。他们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重大工作一线扛重活、打硬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