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G7峰会:重构西方大联盟的序曲?

6月11~13日,七国集团(G7)峰会在英国康沃尔郡召开。本次峰会是2019年后七国领导人首次面对面开会,亦是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的首次G7峰会峰会前,拜登专门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称此访将展现新形势下“民主国家应对挑战和威胁的能力”,借G7峰会打造西方大联盟的意图昭然若揭。

英国搭台,美国唱戏

G7峰会诞生于1975年。此后很长时间都是西方主要工业国讨论全球议题、协调政策的主要平台,也是其主导全球事务的主要机制之一。进入21世纪后,西方七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持续下降,自身的很多治理问题暴露出来,在一系列全球事务上也没有拿出有效应对方案。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G7内部分裂加剧。2018年的G7峰会甚至出现六国领导人“围攻”特朗普的场景。2019年,峰会连仅具“表态”作用的联合公报都没有发表。2020年,美国以新冠肺炎疫情为由直接取消了G7峰会。显然,G7机制在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更具活力的国际合作机制面前已显得有些老态龙钟。

美国拜登政府今年1月上任后,强调恢复美国多边主义外交传统,修补特朗普时期破碎的盟友关系,有意重新激活G7机制,并借此宣示“美国回来了”和“美国依然是世界领袖”。而英国是今年峰会的轮值主席国,又刚刚完成脱欧,亟需展现其在全球舞台的存在感。峰会前,美英两国领导人签署了新《大西洋宪章》,对外展示牢固纽带。英国还将今年峰会的主题定为“重建美好(Build back better),与拜登竞选时提出的口号完全一致。此外,6月5日,G7财政部长会议达成共识,将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设定为15%,这其实是拜登3月提出的“美国就业计划”中税务方案的国际版。纵观整个G7峰会美国主导的色彩极为强烈。

峰会成果有虚有实

6月13日,G7峰会发表联合公报,阐述各国在公共卫生、经济复苏、全球贸易、未来前沿领域、气候和环境等问题上的共识,全文长达25页,共70个要点。其内容有虚有实,有些仅仅列举既有做法和目标倡议,有些则提出具体下步计划。公报反映出美国重塑全球领导力的强烈欲望,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意味相当明显。

在公共卫生领域,G7提出要帮助世界在2022年末结束疫情,为此将从今年夏天起对外提供10亿剂疫苗,加上之前承诺的10亿多剂,总计23亿剂。公报还称要合作提高疫苗及其原材料、检测试剂、个人防护用品等产量,呼吁建立全球传染病监控和早期预警网络,增加研发投入等提升应对未来突发危机的能力。

公报的第二部分是促进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公报重申此前财政部长会议达成的最低15%企业税的要求,并指出这一目标要通过二十国集团和经合组织向全球推广。公报建议尽快为恢复国际旅行制定共同标准,以促世界早日重新开放。本部分还强调提升关键矿产品和半导体等产业的供应链韧性,并提出通过G7投资审查专家组加强各国在相关领域的合作。

促进自由和公平贸易,提升经济安全是公报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公报向年内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和世界贸易组织第12次部长会议提出议题建议,并敦促相关多边机制就电子商务、政府补贴等问题展开磋商、制定新规则,还单列一段要求全球供应链中排除任何“强迫劳动”。

公报还称将致力于构建反映G7及其伙伴国价值观的数字生态系统。拜登提议今年9月召开“未来技术论坛”,以统合目前各自为政的数字规则。今年11月,还将召开全球人工智能伙伴关系(GPAI)峰会,在排除中国的情况下讨论人工智能相关规则制定。公报支持建立“G7数字技术标准合作框架”。

就气候和环境问题,峰会重申对《巴黎协定》的承诺,称将推动绿色工业革命,通过技术进步等手段在下个十年实现能源系统去碳化,呼吁最迟至2050年,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峰会的另一大举措是提出“重建更好世界(BuildBack Better World, B3W)伙伴关系”。该倡议强调建立价值观驱动、高标准、高透明度的伙伴关系,帮助填补中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口。G7成员及伙伴国将依据各自地理特性帮助从拉美到加勒比,从非洲到印太的发展中国家。倡议将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数字技术和性别平等四个领域列为重点,称将依赖各国对外援助预算、多边发展银行和各类基金实施融资。

本次G7峰会为期三天,比惯例多出一天,且出台超长公报,彰显拜登政府重塑美国全球领导力的渴望。不少评论指出,峰会提出的目标过于宏大,具体实现路径却过于模糊,且存在名不副实的情况。就最紧迫的疫苗援助来说,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要完成全世界70%人口的接种,总共约需110亿剂次疫苗,G7承诺的23亿剂尚不及需求的四分之一。截至目前,G7成员实际捐出的疫苗数量非常有限,承诺能否兑现尚未可知。

“小集团”政治:分歧与制约

以价值观为旗帜,联合尽可能多的国际力量同中国展开战略竞争是拜登政府的既定政策。本次G7峰会鲜明体现了拜登的这一战略思路。峰会在七国基础上,邀请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四国领导人参会,打造西方价值观联盟,搞“小集团”政治的意图了然于世。

但拜登政府的如意算盘能否打响前景并不明朗。一方面,美国的盟友伙伴对“中国威胁”的认知与美国并不一致。除美国外,其他国家均不同程度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和前景,更关注自身获利而非帮助美国争夺领导权。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峰会期间表示,欧洲没有追随拜登意愿“回到冷战”的打算。在与中国建立关系的问题上,欧洲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其政策是“既不成为中国附庸,也不在这个问题上与美国结盟”。

另一方面,美国的盟友伙伴普遍对“美国能回来多久”这个问题抱有疑虑。伴随总统更迭,美国政策大幅摇摆的情况并不鲜见。且不说特朗普及其代表的民粹主义势力重回美国政治中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就连拜登的“服务中产阶级外交”与“美国优先”也可能异曲同工。因而,欧洲、日本等力量在减少对华供应链依赖的同时,也在减少对美依赖。最近欧洲和日本都在增加自身半导体产业投资就是明证。

虽然拜登利用首次出访极力拉拢盟友,看似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所谓“西方价值观大联盟”的基础并不稳固。只要中国坚守国际道义与正义,保持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发展质量,西方联盟完全可能不攻自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重构  重构词条  序曲  序曲词条  大联盟  大联盟词条  峰会  峰会词条  西方  西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