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从社会管制、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变迁

在20世纪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三次法律革命,即1911年辛亥革命所引发的第一次法律革命,1949年中国人民大革命胜利所形成的第二次法律革命,以及与1978年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的第三次法律革命。[1]这里所说的“第三次法律革命”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法治建设。2011年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时,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2013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方针昭示着我国的现代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从1978年到2013年,走过三十五年的现代法治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很多东西值得总结。本文运用国家治理的不同视角,力图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变迁历程进行宏观上的梳理,以期寻找一些带有前瞻性的判断。

一、社会管制:“拨乱反正”阶段(1978—1980年代末)

纵观中国历史,无论是封建传统的“礼治”[2],还是革命传统的“权治”[3],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秉承“人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法律始终停留在“器物”层面。面对建国后一系列政治运动对社会建设造成的严重动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第一次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任务和原则。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改革是从总体主义体制起步的,在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政府在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分配格局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这既决定了改革本身就是在“总体性社会”之上进行的“政府主导性改革”,又决定了社会建设的动力只可能源自于执政党内部。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法治建设的推动必然带有“权治”的历史色彩,法律仍然是被视为一种打击敌人、维护政权统治的工具和手段。正如,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一步指出的:“必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4]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法治建设虽然体现了“法治”精神内核,但仍以政府管控为手段对历次政治运动中造成的一系列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恢复“文革”期间被破坏的社会秩序、重建国家的法律制度,也即“拨乱反正”。

(一)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司法机关的重建

从1978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次立法高峰,先后制定了一大批用以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粗线条的、略带原则性的法律法规。其中,“八二宪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法律框架。“八二宪法”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级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或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更为重要的是,“文革”期间被搞乱了的司法机关得以重建。1978年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定恢复人民检察院,1979年全国人大又通过决议恢复司法部,主管司法行政事务。1982年1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管方针、政策,管干部,管思想政治工作,监督所属政法机关模范地依照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法令办事。”[5]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重新设立监察部,司法机关和法律监察机关开始逐渐健全。这些努力都使司法审判工作开始走上正轨,社会秩序也逐渐恢复。

(二)法治建设的价值启蒙

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形成发展,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从世界法律发展史来看,文化启蒙与法治建设又是必然相互关联的问题。[6]在法治建设初期,价值启蒙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普法运动增强了民众的权利意识、规范了纠纷解决的法律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的现代法治建设是伴随着普法运动而全面展开的。从1985年“一五普法”到现在的“六五普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一直是普法运动中常见的话语。与之相伴的是,民众的诉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傅华伶(Fu Hualing,1992)指出:“后毛泽东时代的政府可以运用传统价值和非官方的社会组织将纠纷遏制于萌芽之时,而一旦纠纷升级,它更趋于鼓励争执者诉诸法律机制。”[7]

其次,法律的泛道德主义、泛政治主义的盛行。随着文化理想与某种固定的社会秩序图像的同一,道德“被法律化”,任何违法都会引起某种与从根本上侵犯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相对等的反应。[8]从这方面讲,改革开放之初的法治建设,法律道德主义成为社会控制的重要形式。从另一方面讲,法律道德主义倾向于惩罚性法律,惩罚性法律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它极少考虑犯法的具体场合或各种替代性出发的实际价值。[9]其结果就是法律与政治紧密结合、官方的自由裁量权不断蔓延,同时,在法律体系中《刑法》的实践价值远远高于其他法律

回顾“拨乱反正”阶段的法治建设,“社会管制”作为国家治理模式的一个类型彰显出特有的时代特征。就管制理论而言,其范畴可以分为“经济管制”(economic regulation)、“社会管制”(social regulation)与“行政管制”(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等三大类。经济管制是国家干预私人市场的自主决策,以减少竞争障碍和经济的外部性,提升经济本身的运作效率;社会管制超越了行业类别的限制,是针对“社会一致性”所进行的规范,其具有强烈的实质正义的目标;行政管制是基于“官僚制”本身而衍生出的一系列政治规范,是因政府管制而带来的管制。[10]应该说,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语境下,“社会管制”已经超越了以上三种类别的概念范畴,更多地表现为在政治领域实现社会稳定的“强制”。在这种理念下的法律屈从于统治权力,其形成的法律秩序在很大程度上仍与政治、行政和道德秩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法律虽然在“实质正义”层面稳定了社会秩序、启蒙了人们的权利意识,但其形式则带有明显的社会控制色彩。

二、社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阶段(1990—2010年)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为“法治”提供了最高的法律保障。这三个历史事件宣告了中国政府在经济体制与价值导向上确立了法律在社会建设中的支配地位。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后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秩序”的话,进入1990年代,我国的社会建设则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因此,这一阶段法治建设的目标是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其口号是“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一)促进经济发展阶段的具体法制

1.立法情况

进入1990年代,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立法高峰,其内容开始向经济生活领域倾斜。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外贸易法》、《注册会计师法》、《预算法》、《农业法》、《仲裁法》、《审计法》、《广告法》等。与此同时,《保险法》(1995)、《票据法》(1995)、《证劵法》(1998)、《合同法》(1999)、《担保法》(1995)、《合伙企业法》(1997)、《专利法》(2001)、《物权法》(2007)、《劳动合同法》(2007)也相继实行。这些实践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用以规范、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正在迅速建立。

2.行政执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本位”逐渐淡化,地方各级政府出于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需要在推行具体法制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忱,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心悄然下移。行政由“管理”向“执法”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在民主制度下,“行政”意味着执行人民的意志办理具体事务,政府的角色也从权力的“主人”过渡为权力的“执行者”;其次,法律通常是通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反映客观规律的产物,依法行政就意味着符合规律的科学行政;最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关系是法律关系,行政执法更多意指以法治为核心、追求高效运行的行为理念。

3.司法制度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司法方面的一些深层次变革也开始逐渐显现:一是司法权在国家权力架构中的重要性得以提升,法院、检察院在国家权力架构中的不可替代性终于得到承认。二是法院完成了由专政到维权职能的根本转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法院所审理的案件一半以上都是刑事案件,进入1990年代,民事、经济案件成倍增加,这一切都促使法院的职能转向了处理社会矛盾、规范市场环境。三是中国的法院开始有了独立、中立的属性,据统计1979年全国各级法院民事案件一审受案率为389943件,而2004年为4332727件,是1979年的11.11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7%。[11]

(二) 促进经济发展阶段法治建设的精神总结

1.从法治发展的逻辑看,此阶段属于现代法治的制度设计阶段

“如何将理念层面的法治与一个处于特定文化和传统中的国家或社会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将理想引入现实,它的起点之一,就是将法治制度化,用宪法和法律法治的理念要求规定或确认下来,成为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和宪政体制中的组成部分,转化为概括并浓缩了各项法律制度、程序和规则的一系列法治原则。”[12]法治从本质上讲,即是“法律之治”,从1990年到2010年的这二十年,我国的法治建设通过制定大批用以调整经济生活的法律规范,为社会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承担起制度设计的功能。

从实然与应然二分的角度来看,从价值启蒙到制度设计的转变中,我国的现代法治不仅从理念上完成了从应然向实然的突破,更在实践中日益凸显“程序正义”的特点。实际上,这里达成了一种历史交易:法律机构以实体服从换得程序自治。虽然政治共同体赋予法官一种免受政治干预而行使的有限的权威,但是这种豁免的条件是法官使自己脱离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这就是司法赢得其“独立”的代价。[13]

2.法律的泛政治化和泛道德化色彩逐渐淡化,开始向日常生活法则回归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诉讼程序,尤其是民事诉讼程序从之前的政治性判决逐渐向经验法则进行转变。这一过程的深层次意义在于我国法治建设在社会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层面的资源配置与公共服务,更好地激发了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配置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活力。从这个角度讲,这二十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一大特点是法律的泛政治化、泛道德化色彩日渐淡化,法律诉讼的内在规则不断向实践法则层面回归。这其中,尤以“反革命罪”和“流氓罪”的罪名变迁加以说明。

“反革命”是一个政治概念,每当政治运动,“反革命罪”就会被启用,并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由于历史的惯性,“七九刑法”中仍然保留了反革命罪。伴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社会管理理念的确立,1988年的《刑法》(修正案)将“反革命罪”更名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流氓罪”亦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罪名,由于“流氓”的概念本身具有较大的价值歧义和道德色彩,而法律的规定又过于原则,“流氓罪”就成了国家、社会对公民进行道德评价的最简单方式。就某种程度而言,流氓罪的存在成了制约中国社会观念变革的堡垒之一。1997年的《刑法》(修正案)将流氓罪加以废除,细化为诸如聚众淫乱罪、强制猥亵妇女罪等6个更为具体的罪名。[14]1990年代以后,“反革命罪”与“流氓罪”日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世界,既标志着刑事立法泛政治化的褪色、也标志着民事审判泛道德化的让位。

应该说,从1990年至2010年这二十年的法治建设,“社会管理”作为这一时期的国家治理模式产生了重要作用,其理念可以概括为: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正义、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立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15]纵观这一时期的法治建设,其核心在于追求“程序正义”,法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政治控制,立法、行政、司法体系也不断深化自身的独立性,使得整个社会实质性地迈向了“法治”。这些努力不仅迎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缓和了社会管制留给社会的创伤,保证了社会的高速发展。从这个角度讲,最好是把法治理解为一种独特的机构体系而非一种抽象的理想。这种体系的主要特征就是形成了专门的、相对自治的法律机构;这些机构在各个规定的职能范围内要求一种有限的至上性。[16]

三、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阶段(2011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既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使得我国的民生问题日渐凸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缺乏有效的表达渠道,改革的成果也未能科学、合理地分配。伴随着社会建设的发展,社会各界更加呼吁“社会公平”,整个社会对法律的认识也不仅仅停留在保障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其更被视为一种平衡公共权力与个体权利的重要手段。这些因素共同促使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重心开始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转变,以多元社会主体的协同共建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成为这一时期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基于此,本文从法律体系、建设逻辑、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对2011年以来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特征予以整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中指出:“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部,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个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18]

具体而言:在立法方面,《国家赔偿法》等一批更加具体、有效地保证公民权利的法律得以颁布或修正,立法的价值取向也开始转向社会公平,进一步强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在行政方面,各级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用以规范、约束公共权力的法律法规,日益彰显以限制公权力为核心的现代法治理念;在司法方面,以法院为中心、以诉讼审判为主流的纠纷解决方式日益转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这表明伴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不断深化、普及,严格执法、高压管控的政策开始向宽严相济、多元兼收的政策进行转变,寄希望以调解的方式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19]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加关注法治的实践层面

从发展逻辑上讲,法治不仅是治国方略,更为重要的是法治建设是一个具体的运作过程。在法律制度基本完备之后,法治建设关注的重心是如何通过司法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落实来使法律制度的规定切实演化为是实在的法治秩序,也即法治的实践关切。所以,制度形态的法治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法治秩序”是一个较为高级的发展阶段。因此,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21]。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现阶段的法治建设也开始从以往的重制度建设轻实践落实、重体系建构轻个案论证的局面中改变过来,在不放弃法治价值和法律制度研究的基础上,法治建设的关注热点开始转向对现实中具体个案、具体问题的关注,更加强调法律实施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在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进一步对小额诉讼案件加以明确,突破民事审判两审终审制度,规定“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从而凸显了司法便利化、便民化的特征。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立法不再为立法者所垄断,立法程序的科学化开始与公众参与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民众融入立法程序、参与“修正案”的讨论越发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三)法律制度的完善凸显法治建设的权利保障

实际上,理想的法治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22]这意味着,法治内涵应包含两个层面,即“法律之治”的“形式法治”层面和“良法之治”的“实质法治”层面。“形式法治”强调程序正义,法治的每个环节,从立法到司法,都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的程序,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质法治”则更多的关注“良法”之下的“实质正义”,即对权利保障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法治现代化过程,一方面是实现法治形式化的过程,完善法律体系、严格执法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对民主、自由、平等为核心的现代法治精神确立和宣扬的过程,即呼唤“良法”的过程。

应该说,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1年以来,“治理”(governance)逐渐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话语。治理是指公共权威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也即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过程。社会治理理念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最终目标就是“善治”,其包含了10个要素:合法性,法治,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有效,参与,稳定,廉洁,公正。[23]按照这样的标准,社会治理与社会管制、社会管理的重要区别在于主体的多元扩展性和方式的主动回应性。我们认为,任何复杂的法律秩序或它的一部分都永远不会构成一种绝对一贯的体系,任何特定的法律秩序或法律制度都可能具有一种“混合的”特性,但它的基本形态可能更接近于某一种类型。[24]从规范目的的角度讲,社会治理理念下的法律则呈现着“工具主义”的某种复兴,但这种工具主义确实是为了一些极为客观的公共目的,追求法治的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因此,我国的现代法治建设在经历了“社会管制”、“社会管制”之后终于进入了“社会治理”的国家治理模式之中,也正朝向“法治秩序”的方向迈进。

四、小结与讨论

(一)小结

社会在不断地变动和发展,反映并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也必然要改变自身。其间,国家治理模式在规划社会走向的同时,也成为影响法律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实用主义角度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向国家治理模式提出了用“软性治理”取代“硬性压制”的时代要求,我国的现代法治建设正是对这种历史诉求的回应,也即探求“法是怎么适应社会需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历史过程。有鉴于此,我们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治理模式分为三种类型:“社会管制”、“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在此框架下具体分析这三个阶段法治建设的具体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视角的划分与其说是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毋宁说是按照理想类型的方法建立的用以分析和判断社会建设、法治建设特征的工具性视角。基于这种分析视角,我们重回“规范—秩序”这一历史命题,对“社会管制”、“社会管理”、“社会治理”这三种国家治理模式的历史定位予以阐释。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在社会分工程度不高、组织和制度资源不足、主体自由选择余地不大的场合,社会管制的出现和扩张就很难为主观愿望所左右。在“文革”刚刚结束后的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管制不仅不会被谴责,反而成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正向手段,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建立政治秩序,或者说,确立一种状态,一种一旦缺乏法律体系和政治体系就不可能迈向各种“更高的”追求的状态。[25]在这种情况下,法律表现为“压制型”,法律被认同于国家、服从于国家利益为名的各种理由,“满足总体安全的社会要求”是“法律秩序的目的”[26],从而造成了法律政治主义、法律道德主义盛行。事实上,在现代国家中,维护公共安宁也仍然是政府的首要职责。随着政府职能扩大,它所承担的任务与完成任务的手段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法律的标志成了它与政府要求的联系以及对政府要求的服从。[27]

回归“法律与社会”这一话题,社会管理是为了迎合多元社会分工、主体自由选择余地扩大、市场效率凸显的社会现实,表现为一种“较为柔性”的国家治理模式。进入1990年代,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转型,社会管理弥补了社会管制的缺陷、控制了率性不羁的国家强制力,融入了公众参与的实践流程与“程序正义”的价值预设。在这种视角下,法律形态的最大特征就是:通过设置一套专业化的、相对自治的法律制度,把决定的大权限制在一定职能范围之内。其中公正而合理的程序是法的核心,整个社会的秩序以普遍性的规则为准绳,政治和法律、立法和司法之间泾渭分明,在审判独立的原则下法官占据着重要的位置。[28]也即,法律表现为“自治型”,法律以其自身相对自主的表现形式服务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在这个意义上,法治诞生于法律机构取得足够独立的权威对以政府权力的行使进行规范约束的时候。[29]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后,“社会公平、正义”日益成为核心话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理念指导下的法治建设就是设定一个符合社会变革需要的规范性模式。其基本构思是:使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结合在一定的制度之内,通过缩减中间环节和扩大参与机会的方式,在维护普遍性规范和公共秩序的同时,按照法的固有逻辑去实现人的可变的价值期望。[30]相比较社会管制、社会管理理念下的法律类型,在比较了目的、合法性、规则、推理、裁量、强制、道德、政治、服从期待、参与等基本变数与法的不同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回应型法”就成为法律发展的未来方向。这种因国家治理模式的变迁蜕变而来的“回应型法”具有以下四种特征:(1)在法律推理中目的的权威得以加强;(2)目的可以缓和服从法律的义务,为民间性公共秩序的概念网开一面;(3)使法制具有开放性和弹性,从而促进法制的改革和变化;(4)法律目的的权威性和法律秩序的整合性来自更有效率的法律制度设计。其实质是使法律不拘泥于形式主义和仪式性,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探究法律、政策中所蕴含的社会公认准则(价值)。换言之,“回应型法”在扬弃和综合了社会管制视角下的“压制型法”与社会管理视角下的“自治型法”的基础上,试图改变法学方法论上自然法与法实证主义二元对立的局面,赋予国家制度以自我修正的精神。因此,它既是一种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又是一种法制变革的政策模式。[31]

法治”是当今中国的一个重要话语,个人、社会组织、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建构法治社会的重要因素。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期,法治秩序既是社会秩序的内在要求,也是成为各项社会建设事业的关键议题。在这一命题下,强调“国家治理”而非“国家统治”,强调“社会治理”而非“社会管理”,不是简单的词语变化,而是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从“社会管制”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权力的主体从单一的国家公权力转向了多元的行为主体,权力的性质也从强制性转向了更为柔和的协商性,权力的来源也从单纯的国家制定法转向了更为宽泛的“社会法”,权力运行的向度从自上而下转为了平行互动,权力的作用范围也从政府领域转向了公共领域。[32]这不仅彰显了一种历史规律,也符合了建设“回应型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权威—法治”的语境下,国家治理模式的变迁既是中国现代法治建设变迁的内在思维,也成为法治建设不同阶段手段、目标、逻辑差异的内在归因。在这种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变迁予以总结。

(二)讨论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变迁,我们发现,在建构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之后,我们却面临着一个“法律越多,而秩序越少”的社会,现代法治所追求的法治秩序仍然没有出现。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33]这些都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仍要坚持社会治理理念,最终实现“善治”的治理目标。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未来予以前瞻。

首先,从现实状况来看,我国的法治建设既有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之间的冲突,也有国家主义带来的革命性传统与市场经济下建设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体现在社会层面则是法治建设的外生性与内在需求之间的抵牾。因此,要真正实现法治,首先要完善“程序正义”的规范性,国家要进一步主动收集、反馈民众的现实需求,在立法、执法的过程中削弱“刚性”、增强“柔性”,扩展法治建设的内在需求,拓宽民众参与法治建设的渠道。

其次,从法治建设的规律来看,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法治的“实质正义”,也即如何在“良法”之下实现法律的实践关切。这意味着,伴随着现代法治理念越发向现实主义回归,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理想,我国的法治建设要更多地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向度、符合理性生活的日常逻辑,在“程序正义”之下,着重对政府权力的法律约束与民众权利的法律保障,进而实现“实质正义”之下的“法治秩序”。

最后,为了避免法律的机械运行和规范冲突、实现多元规范之间的契合与交融,“社会法”、尤其是以民间法为主要类型的非国家法,本应得到国家法的“观照”。正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对秩序稳定性做出的定义,“真正伟大的法律体系是那些把僵硬性、弹性独特性和似是而非地混合起来的体系,它们在自己的原则、制度和技术中把稳定的、连续的的优点同进化地变化的优点结合起来,从而取得在不利条件下长期存在的能力。”[34]也许,这才是我国现代法治建设进程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注: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

参考文献:

[1]公丕祥主编.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8-39.

[2]具体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9.

[3]具体参见:[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09.应星.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1951~1976年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故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郭星华,王平.正式法律与民间规范的冲突与互动[C].郭星华,陆益龙主编.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9-22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88.

[5]龚育之主编.中国二十世纪通鉴(第五册)[M].北京:线装书局,2002.

[6]郭成伟,马志刚.近代中西方文化启蒙及法制建设之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1,(2).

[7]傅华伶.后毛泽东时代中国的人民调解制度[C].强世功主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2001:316.

[8][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55.

[9][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55.

[10]曹海军.作为社会管制的社会管理理念初探[J].探索,2010,(3).

[11]朱景文主编.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0——中国立法60年(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2]李林.法治的理念、制度和运作[J].法律科学,1996.(4).

[13][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64.

[14]侯欣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进程回顾与展望[J].天津法学,2011,(4).

[15]陈振明.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J].新华文摘,2006,(3).

[16][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59.

[17]吴邦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3-10/2895965.shtml.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发布(全文)[EB/OL].http://www.gov.cn/jrzg/2011-10/27/content_1979498.htm.

[19]侯欣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进程回顾与展望[J].天津法学,2011,(4).

[2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

[2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

[2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23]关于治理、善治的意义,以及治理与统治的异同的详细解释,具体参见: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4-86.

[24][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7-19.

[25][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8.

[26][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8.

[27][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9-43.

[28]季卫东.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代译序)[C]. [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6.

[29][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59.

[30]季卫东.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代译序)[C]. [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4.

[31]季卫东.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代译序)[C]. [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5-7.

[32]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1).

[33]中国共产党十八界三中全会报告(全文)[EB/OL].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suzhou/2013-11-12/c_118113773.htm.

[34][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方法[M].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92.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社会  社会词条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词条  管制  管制词条  法治  法治词条  变迁  变迁词条  
智库

 全球人口将于2050年后停止增长

尽管去年的预测对错不一,但“未来发展”博客的写手们今年还是对2015年作出了预测。预测涉及八大主题。1、全球增长与贸易。美国经济将强劲增长,增速将大大超出预测。...(展开)

智库

 2014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动...

一、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新形势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随着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参与度也在不断提升,世界经济格局随着中国的崛起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