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关注医疗企业社会责任——行路虽难不畏坚

  这几乎是北京几十年来最热的一个夏天,然而热的不仅仅是天气,还有众多医疗企业和NGO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的热情。2010年7月29日,诸多来自国内外医疗企业的CSR代表、市场及公共关系部门负责人以及NGO组织代表齐聚融创传播机构《行动CSR》杂志编辑部,充分交换各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交流来自各方的心得经验,并探讨未来进一步通过融创传播这样的代理机构进行深层次合作。

  作为活动的组织方,融创传播机构介绍了《行动CSR》杂志以往刊登的医疗领域CSR项目,包括礼来、杨森、阿斯利康、拜耳等多家知名企业在防艾、盲人、残障人士、母婴健康等领域的服务项目,可以看到的是,越来越多企业的CSR项目具备了可持续性,并逐渐区别于以往单一的项目。

  与会者一起分享了由首都医药行业社会责任研究课题组出具的中国医疗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该报告从责任意识、质量安全、员工权益、环境保护等多个层面来为中国医药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分。调查结果显示,在160多家被调查的医药企业中多数企业相对在产品质量、员工权益、环境保护等方面比较注重;而在股东责任、社会责任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在企业社会责任层面,有意识设置相应的部门的企业还不到被调查企业的一半。

  明确立场 注重沟通

  从与会的NGO代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大家均对企业如何选择CSR项目及NGO组织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企业与NGO组织的合作,首要面临的就是立场问题,即企业与NGO由于各自立场的不同,从而导致各自的需求点存在差异。这就导致在双方沟通及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诉求差异导致大家的目标不能完全达成一致,这就会出现不合拍的现象。

  来自拜耳医药公司CSR部门的部门经理原博雍先生首先同与会者分享了拜耳在CSR领域的成长历程及与NGO组织的合作原则。

  2001年,拜耳公司开始规划自己的第一个CSR项目。而在当时,CSR在中国还属于一个新兴事物,大家都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例子。拜耳发现,现实问题是很难有一个合适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能与公司的业务充分结合,于是他们选择了当时比较明显、相对容易推动的项目——艾滋病防治。正是通过在艾滋病防治项目实施一段时间后,拜耳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慢慢也就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业务模式的CSR操作经验,并开始逐渐介入其他与公司业务结合力度更为紧密的项目。

  原博雍还介绍,拜耳选择NOG或者CSR合作伙伴,当前首先要考察的就是看项目本身是否能与公司的企业战略相契合。拜耳认为,不管是在未来5年、10年还是 20年内,只要能够最终与拜耳的企业战略或市场目标达成一致,就可以认定这是一个好项目。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花成本去寻找一些基金会或者NGO组织,才能找到方向正确、定位准确、沟通有效的机构、但是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并值得投入的。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合作伙伴以后,一部分非必要性支出会节省下来,可以支持到更多其他的项目。

  而同为全球知名的医药企业—— 诺华制药,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层面则是更专注于企业本身领域的项目,立足于自身的行业和专业做了很多援助计划。比较著名的当属诺华公司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的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简而言之,就是诺华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免费向中国低收入的白血病患者人群提供药品,而此项目现已成为中华慈善总会目前最大的慈善项目。

  来自NGO组织的代表对此也给予了充分的说明。中国红十字协会光明天使基金主席杨福梅女士今年已经年届70,她在美国生活多年,深知美国慈善机构的运作模式。杨主席介绍,在当前美国的企业中,其公关部门下面通常会有一个慈善单位,公司会从每年收入当中,拿出一个百分比专门用于慈善事业,并且企业会同时找几家慈善机构一起合作。每年给NGO部门一定的拨款,这个过程特别划定了善款的使用范围并有专门的资金来保证每年都有固定的计划可以付诸实施,甚至五年计划、十年计划。

  在杨女士看来,目前中国的企业和NGO的深度合作还比较少,彼此沟通与联络并不是很多。类似嫣然基金和壹基金本身拥有不少资金的基金会还尚属少数,而更多的草根慈善基金就面临着非常现实的资金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资金支持作为基础,基金会将会做得非常辛苦,如果做,也只是量入为出的做,而不是按照慈善机构的意愿去做。另一方面,慈善在国内近十年有了突飞猛进地进步,更多的组织、企业和年轻人都已经参与进来,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来自医院领域的来宾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道培医院社会服务部的陈钟璇看来,NGO和基金会在思想上有时会有一些较为激进的自我误导,会对企业抱有的期望值过高。她谈到,“很多NGO组织在自我意识中,恨不得全世界跟我一起做慈善!”而慈善机构的方式,首先应该是你在做,你慢慢地影响一群人,你就成功了,没有必要强求别人跟你一起做。

  陈钟璇还认为,作为基金会,首先要学会引导并发动别人,在跟企业沟通的时候,应该先明确自己的资源,并在充分了解企业情况、计划和项目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沟通,是在充分介绍自己项目的同时,激发企业的潜力和想法,从而促使双方达成合作。“讨论社会责任的时候,基金会更应该跟企业分享在项目当中,能够为他们带来什么,我认为这是一个谈判最基本的规则。“陈钟璇讲到。

  作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宣传活动部的副部长,徐彬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NGO组织应该与企业共同设计合作项目,而不是将工作重点放在宣讲我需要什么,从而希望得到捐增。企业有自己的CSR理念,NGO的项目应该与其理念相结合,并一同努力,才可以为企业和受众群体提供更加需要的专业服务。

  国际助残组织支持部总监李红认为:跟企业合作,首先是要做好自己的专业,这是立足之本,而跟企业合作的时候,也要尊重企业的选择。国际助残组织,就是一个把自己定位为长期发展型的公益组织。在她看来,一个成熟的企业,应该是把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之中。而社会责任分为三个部分,政府、企业和民间服务机构。在中国的慈善事业,政府和企业占据主流的位置,一些民间服务机构还没有完全凸现他们的角色。民间服务存在的作用就是补充。补充因为政府政策暂时无法覆盖,企业又没有能力做的环节。而NGO组织可以联合并利用政府的政策,以及企业的资源更好地覆盖目标弱势群体。

  北京光华基金会,隶属于一家企业自办的基金,该基金会很注重独立性与专业性。其创业部项目官员雷祺在回忆起一次与企业不成功的合作时谈到,他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企业对于基金会不够尊重,我行我素。以雷祺的经验来看,企业与NGO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也是可以促成双方顺利合作的非常重要的一项。

  调动员工,重在参与

  在大家各自简单阐述了自己所在机构、企业如何服务CSR领域后,大家也谈到了如何来调动员工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的问题。这也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光华天使基金主席杨福梅介绍,一般美国的企业会发动所有员工到慈善机关做义工,杨女士之前所服务的朗讯公司,他们的CSR项目之一就是在纽约帮助一个孤儿院,公司每一个员工在一周七天当中,一定要承诺在孤儿院服务4—6个小时。杨女士本人会在每周五晚上去孤儿院,陪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玩儿,并照顾孩童们吃饭、洗澡、讲故事、睡觉。这样的活动就像本职工作一样,属于企业员工的一部分,,并不会由于个人某天情绪好就去,情绪不好就不去。杨女士认为在中国还没有造成这样一种热情,这样一种责任,在中国还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

  诺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专员易梅认为,企业的CSR对员工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诺华制药很多项目、很多时候除了关注项目本身对社会的一些贡献和意见以外,还会考虑员工的参与。诺华企业员工提供带薪假,都是鼓励大家去做CSR活动。易梅还介绍说,“诺华会考虑通过什么形式能为员工提供更多的途径,参加社会上比较好的CSR项目,并让他们可以发自内心的去做,并需要承诺的一种责任,这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方向。“

  2009年,作为企业CSR项目的一部分,诺华开展了交换生计划。即把四川偏远地区学校的孩子和诺华员工的子女交换体验彼此的生活环境。生活两周,员工的子女住在当地农村小孩家庭里面。北京的员工,带着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去博物馆,北大,甚至去新东方上课。这些实实在在的项目细节同样开拓了与会者的思路。

  在易梅看来,我们平时所说的爱心这个词比较大、比较重,不是一两次的行动可以诠释的。但是爱心会因为企业组织的活动受到激发,所以诺华设计了这样相关的项目,让企业员工进行实地参与、并可以真实地感受,这对员工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会大有裨益。

  认清自我,提升意识

  在如何实现企业与NGO之间双赢的问题时,大家也发表了各自看法。道培医院社会服务部的陈钟璇认为,做慈善,双赢是最基本的目标。NGO也要认清自己能做什么,并不是某个机构开始招标,NGO就去盲目申请。至少在申请过程当中,首先要站在资助方的立场去考虑,NGO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然后再想做这件事情能够给受助者带来什么,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

  国际助残组织的李红也谈到,要注重合作方和服务方的建设,国际助残通常会跟所服务的残疾人和他们的家庭一起来工作,把他们看作合作方和合作伙伴,虽然各个组织为残疾人提供支持,最终残疾人的权益保护还是要靠自己。所以国际助残特别注重意识的提升,这个提升不仅包括残疾人对残障的认识,同时更重要的是这个社会对残障的认识。

  另外,国际助残注重调研,基于事实开展工作。在社区开展工作,如果形成一些好的案例,一些好的模型,要特别注重去推广它。另外一个关键词是“倡导“,这个倡导的执行不是举一个牌子上街,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让大家意识到这个东西换一个角度,做的时候就会让效果大相径庭。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宣传活动部副部长徐彬彬表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近年来一直在做转型的努力。在过去的26年当中,基金会共募集善款四十多亿人民币,募款主要应用并服务于残疾人群体。 2009年之后,福利基金会提出了“集善“的理念,在各个方面为残疾人服务,简单来说共有大行动:启明行动,助听行动,助行行动,助学行动,信息无障碍行动等等,基本上涵盖了所有能为残疾人服务的领域。”现在中国的公益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很多人愿意去做公益,只是缺乏这样一个桥梁,相信融创传播这样的机构会通过自身在业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并利用专业的团队,来配合基金会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桥梁,从而可以让更多人参与。

  杨福梅女士的观点则认为不应该觉得慈善是在求人家做。她讲到:“我做慈善团队的时候,很多人做义工,我就会体会这个人究竟有没有爱心。做慈善,大家要抱着很谦卑的心态,并且这个团队要有凝聚力,每个项目都要做好。而且你的帐户系统要公开化、透明化,这样持续做下去,才会有人认识你并支持你。”

  “我们尊重捐款人的目标,希望,而且一丝不差的达到要求,大家彼此了解以后,会成为合作伙伴,我在国外多年,发现中国人讲关系很重要,我常常教我的员工,教我年轻的大学生,我跟他们讲,首先要先学会做人,不是先学会做事,施比受有福,你不断付出爱,你收获会很多,收益的还是你,双赢多赢都会来。”杨福梅如是说。

  CSR更需要宣传

  易梅介绍说,诺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低调的态度来做企业社会责任,不会通过媒体做宣传,而诺华与许多企业不同的是,公司的CSR项目负责部门是HR部门,而不在传播部门。国际助残支持部总监李红则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她认为要注重做事,也要注意宣传。因为宣传的同时也是在培养社会大众的思维模式,就像国内首善陈光标的举动,就是想激发大家的公益意识。中国人不乏爱心,但缺少理智的公益思维,希望大家一点点理性地参与公益。

  最后,融创传播机构企业社会责任与《行动CSR》杂志负责人郗兰女士也向大家讲述了《行动CSR》杂志成长的过程。杂志定位是搭建一个企业与NGO之间的桥梁,能够真正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在过去几个月多举办的各行业沙龙中,主办方了解到一些企业的困惑是,企业社会责任到底该不该传播?要不要宣传?要怎么去传播、怎么去宣传?从过去不宣传到现在讨论要不要宣传,我们了解到大家的观念慢慢在转变:企业社会责任要传播。为什么要传播?郗兰认为,只有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才能影响更多人,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郗兰讲到,作为一家传播机构,我们愿意帮助企业,帮助NGO 进行相应的宣传,这是我们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我们已经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在这里,企业与NGO大家畅所欲言,分享案例,交流彼此的经验,为促进CSR 的发展共同努力!

  企业社会责任的普及是一项艰巨工作,但我们坚信,行路虽难不畏坚,无论是中国的慈善行为还是企业的CSR活动,都必将走的更远,《行动CSR》这样的平台,也将愈行愈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行路  行路词条  不畏  不畏词条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词条  关注  关注词条  医疗  医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