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用维基百科思维做公益大数据,他想用开放数据杠杆撬动公益

       

       2015年,32岁的互联网创业者李昂达跑到硅谷,专门去确认是否有人在做他想到的创业方向——面向大众的开放数据,待了两周,问了很多人,发现“真没有”。

 

       硅谷调研回来,李昂达调整了商业和公益创业方向,“都往开放数据走”。2015年7月,李昂达的新公司成立,主攻开放数据库业务。同年,李昂达担任理事长的奇点公益在北京民政局注册成立,旨在“建设人人可参与创建和编辑的公益数据共享社区”。

 

       过去三年,奇点公益经历了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从“多面开花”到“单点突破”的转变。李昂达坦言此前他“过于乐观”,但他仍坚信开放数据是一件兼具商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

 

       “开放数据可以包容我所有的兴趣。”李昂达说,“它永远都做不完,可以干一辈子,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事情。”

“质量大于数量”

       “慢慢干呗,当时觉得这事儿干10年就成了,现在觉得10年干不成。奇点公益的发展节奏比成立时的预期慢了十倍都不止。”李昂达说。

 

       2015年9月,奇点公益成立4个月后,其“公益数据管理与共享数据库建设”项目即获得第四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银奖。李昂达很受鼓舞,认为互联网时代“什么都快”,项目也能很快成功。

 

       李昂达的乐观情绪只维持了不到一年。他发现志愿者对做综合数据库的热情不高,过分追求数量导致部分数据的质量很差。

 

       那期间,奇点公益团队警醒到“数据的质量大于数量”,开始思考如何激发不同兴趣的人参与构建不同主题的数据库。“这可能是更重要的事情。”李昂达反思道,“需要更脚踏实地一点点去做。”

 

       奇点公益联合创始人张博认为,2015年,互联网公益热潮兴起,奇点公益项目一经推出就引发行业关注和支持,导致团队对项目前景的估计过于乐观。随着热度退去,加上项目本身投入大产出低,资方很难有耐心继续推动,团队人员的稳定性面临挑战。

 

       此后,奇点公益的数据整理由综合数据库转向分类数据库,比如,将教育行业细分为农村支教、早教、职业教育等,建立“真实的连接”——志愿者需要通过电话或E-mail等方式与登记在册的公益组织取得直接联系。

 

       今年,博世中国慈善中心资助奇点公益约20万元建设教育领域公益机构数据库。今年年底,奇点公益计划做“两会”代表联系地址数据库,方便公益组织给“两会”代表寄提案。

 

       “如果我们有无限的资源,非常希望‘多面开花’。既然我们没有钱,资助方需要什么我们就先做什么,这些数据还是向社会开放。”李昂达说,“根据资助方的需求去做也比我们自己拍脑袋做的强。现在说起来都是常识,但在非常乐观的时候我们无视了这些。”

 

       这两年,李昂达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公司上,他认为商业产品的迭代速度比公益快得多,如果公司先取得成功,表明商业的开放数据库平台已经完善得很好,可以为奇点公益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事情。”他说。

 

       谈及奇点公益数据库目前的使用情况,李昂达坦言“并不理想”:产品形态仍需提升,传播、筹资是机构的“短板”。“我并没有受到很大打击,在商业上受挫惯了。现在这个样子说明它本来可能就是这个样子。”他说。

 

       很多由商业转向公益的人常常感慨“做公益比做商业难”。李昂达却认为“做公益不会比做商业更难”。“人类主要的创新来自商业,它带来了很多组织形式,真正推动了人类进步,青霉素的发明比任何一个公益项目的意义都更大。”李昂达表示。

“完全开放”

       “奇点”是物理学概念,科学界普遍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奇点中爆炸出来的。

 

       “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杠杆,数据是互联网里的杠杆,奇点公益希望成为公益行业的杠杆,像奇点一样爆发无限可能。”李昂达说。

 

       在实际运营中,奇点公益秉持“完全开放”的理念和“大规模协作”的方法论。

       在李昂达看来,奇点公益做的是“最基础的信息”,相当于公益行业的“黄页”。所有数据均免费开放,未来会增加留言、点评等互动功能。

 

       一次,李昂达去清华明德公益研究中心,跟主任交流奇点公益的想法,后者称基金会中心网刚找他聊过,内容差不多,如果李昂达觉得涉及商业隐私就不要讲了。李昂达说:“没问题,随便讲!”

 

       2015年,奇点公益团队拜访中国发展简报,主动寻求合作,希望将来将奇点公益上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发展简报网站上。同期,李昂达他们也拜访了基金会中心网等机构。“我们持完全开放的态度,不跟任何人竞争。”李昂达强调。

 

       李昂达推崇维基百科。经过计算,李昂达发现,维基百科的词条大概是千万级别,但人类开放数据的总体规模接近一万亿,“靠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做完”。

 

       中国有80多万公益组织。在张博看来,中国公益数据没有标准化、透明度不高,缺少一个让公众了解公益组织的集中平台,公益组织之间也存在信息壁垒。“奇点公益想面向外部,做纯粹的公益数据开放平台。”他说。

 

       除了做公益数据库,奇点公益还在推动公益机构提升信息技术能力。2013年,奇点公益的重点项目是“公益CIO”,旨在通过培训为公益组织培养技术对接人才。当时,奇点公益还计划和国内培训秘书长的课程合作,自上而下去培养公益人的技术理念,但最终没有落地。

 

       2017年11月,奇点公益开始做大数据工作坊线下活动。大众版向社会开放,邀请专家和感兴趣的网友,每期一个主题,以工作坊形式展开讨论;企业版则面向IT公司员工。

 

       “奇点公益最重要的一点是将很多IT精英引入公益行业,他们把很多互联网的理念、思维和方法论应用在公益项目中。”张博说。

 

       维基百科式的协作是奇点公益的一大特征。李昂达认为开放数据是维基百科的下一个形态,“维基百科解决了人们对所有概念的认知,开放数据将解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奇点公益强调可规模复制的运营循环模式,包括社交传播、志愿者招募、选题众包、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创作以及再传播等环节,其中的核心协作者,相当于 “党支部书记”。

 

       在开放数据领域,李昂达自称是“人人参与”理念的首倡者。“过去的开放数据都是针对工程师,如果奇点公益能让大众来参与,就一定会成功。”他认为。

 

       目前,奇点公益整理了10万量级数据,对外开放了2万,志愿者累计600多人。主要服务案例为:大爱清尘的尘肺病患者数据库、卓明灾害信息技术中心的救援机构信息数据库,尚善基金会的抑郁症援助地图数据库。

 

       谈及奇点公益的发展模式,李昂达认为,要借鉴寺庙几千年来的“香火模式”募捐,“好的寺院绝对是不收门票的”,再辅以广告赞助、为其他机构提供数据库服务和政府购买等。

 

       “如果有人,比如百度公益,愿意拿出几千万把这事儿干了,那我们就全力支持他,给他打工,做出来的成果叫‘百度公益开放数据库’,没问题。我们的使命就是推动这件事实现。”李昂达说。

“求真致善”

       有一段时间,李昂达自诩“开放数据布道者”。他一直坚信:信息技术能令所有人受益。

 

       2009年,李昂达从埃森哲咨询辞职,再次创业。他通过网络几经周折为新公司寻找合适的办公场地。这一过程中,他开始思考如何让信息与人更高效地连接。

 

       在看到”开放数据”之前,李昂达受微软“用工具赋能人”理念影响,创办了协作软件公司。而做开放数据方向的创业公司和公益机构,则受Google“连接所有信息”理念的启发。

 

       李昂达自称“除了娱乐不太能聊外”,可以跟他聊科学、工程、哲学、宗教、法律、政策等。从清华本科到中科院硕士,他转了几次专业方向,从理科、金融、经济到公共管理,后来还自学了法律。他还是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的会员。

 

       “他善于学习,学习是他的生命力。”张博这样评价李昂达。刚刚过去的8月,35岁的李昂达与20多名大多25岁的社会创新者在哈佛大学参加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的“SEED Camp”。

 

       过去一年多,区块链大热,李昂达也投身其间。他的公司已经在做区块链业务,但目前尚未与奇点公益相联合。在李昂达看来,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有机会不受商业、政府控制,“天生就是发明给第三部门使用的”。

 

       信息技术与公益的结合,一直是李昂达的兴趣所在。2012年,经父亲介绍,李昂达以志愿者的方式出任大爱清尘CIO(首席信息官),为大爱清尘做了第一版网站和第一个捐助平台。

 

       此前一直调动公司资源“支援”奇点公益的李昂达,现在提倡“商业的归商业,公益的归公益”。“公司还是得做公司的事情,暂时无法给奇点公益额外的支持。如果奇点公益很需要数据库的某个功能,但公司没有计划,那永远没计划。”李昂达也有“冷酷”一面。

 

       更多时候,李昂达对公益持温情态度。目前,奇点公益日常的运营管理费用部分来源于他个人的资助。去年,“幼儿园虐童”事件爆出,李昂达加入由一个微博大V发起的公益行动,和60多名志愿者一起整理相关案例,最终,该行动向人大提交了立法建议并推出了微信小程序“幼安查”。

 

       李昂达知乎专栏的名字叫“求真致善”,他认为,“致”是一个过程,“求真”是希望把客观数据这一基本事实记录下来,经过批判性思考,得到真相。“求真的目的,是希望给社会带来更好的帮助。”李昂达说。

 

       有人评价李昂达是“开放数据狂人”,他赶紧更正:“我愿意做一个推动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维基  维基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数据  数据词条  撬动  撬动词条  杠杆  杠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