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政策设计的初衷与实际——从代表作评价谈起

不可否认的是,政策设计的初衷总是好的,但其最终的效果,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所谓的异质性。

中国的最大特点是多、大,而且中国人善于吃透和利用政策。

科研工作尤其是高质量的科研创新,本身就是异常点,如果想找到普遍的规律并进行有效的政策设计,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对于高质量的科研创新评价政策也是如此,所以对于代表作政策,要允许其犯错误。

先说代表作评价的优点:

第一,  让广大科研人员追求高质量的研究,而不是简单追求论文的数量。

第二,  代表作评价貌似减轻了评价工作量,但如果要看论文全文的话,工作量似乎并没有减少。

再说代表作评价的缺点:

第一,  在普遍以刊评文的背景下,代表作评价可能会失效,结果变成看5篇代表作发表的期刊级别,而非论文本身。

第二,  对于优秀的学者,如果其研究领域较宽,代表作评价难以反映其水平。

第三,  代表作评价难以进行学者横向比较,因为没有知识面这么宽的专家。

第四,  代表作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难以进行比较,如果辅助数量评价更好。

第五,  代表作评价使得单位科研绩效考核有一定困难,在主管部门干预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第六,  代表作评价的本意,是看代表作的内容而不是数代表作级别和数量,但现在完全不是这样,基本都在看期刊级别和数量。

还可以说许多,之前我的博文讨论过。

 

换一个视角,代表作制度可能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制度设计:

让广大科研人员适当减轻压力,毕竟顶级的论文很难,那就尽量搞好代表作,但不追求数量,大家适当歇歇。

从事科研和行政双肩挑的也可以缓一口气,毕竟可以适当缓解一下压力。

在科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单位也可以减轻压力,毕竟不需要那么多科研绩效奖励支出,本来经费就有限。

真是高人,呵呵!

破“五唯”本来是学术评价的问题,但现在被巧妙地偷换概念,似乎变成科研人员的问题,妙!

                                                2021.5.21 俞立平于杭州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代表作  代表作词条  初衷  初衷词条  谈起  谈起词条  实际  实际词条  评价  评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