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世间的惯性

世间的惯性

我的教学日记 

                                                                            蓝莲花瓣

什么叫做惯性?这个如雷贯耳的名词,在科学如此普及的时代,应该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了,只要人们是初中毕业,就在物理课程中学过这个名词。课本上说: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当然这么说是很抽象的,物体的固有属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因此其固有属性有很多种。就如同人的个性是人的固有的禀性,也可以有各个方面和各个角度的表达。

只有在力的概念明了之后,惯性才会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描述。因此,“力”这个概念应该更加基础吗?力是什么呢?“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不是说,天下没有一个物体是独自存在的?或者说,存在本身就是万象丛生、相互联系、错综复杂?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相互关系呢?

无论如何,当这个世界有了关于力的认识之后,艾萨克·牛顿先生在他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给了惯性一个明确的定义:惯性,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抵抗的现象,它存在于每一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并尽量使其保持现有的状态,不论是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那么,在力学范畴里,惯性是物体抵抗变化的一种现象,这样的表述一点都没有毛病。那这说明什么呢?至少在自然界里,所有的物体都要抵抗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并将这种性质表达为惯性。这样的一个品质,究竟是一以贯之的坚持、还是不打算接受改变的懒惰?

倘若只是《力学》这门学科里有惯性的概念倒也罢了。当法拉第历经NN次失败之后,实验总结并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就又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就是电磁场的存在,也是要抵抗其运动状态的改变的,要不然就不会产生感应。于是,人们在科学的概念里,又增加了一个名词:电磁惯性。说到物质存在,到目前人们能发现的就只有两种:物质个体和电磁场。难得的是,他俩都有惯性,都有抵抗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天性。

当然,惯性存在,并不是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被改变,或者电磁场的存在状态没有被改变,恰恰相反,惯性是人们在研究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过程中才研究出来的。惯性特别特别大,那也只是被改变的速率特别特别小而已,并不是没有发生改变

细细思量,这该是世界多么奇妙、又多么神奇的两个剧情:在全部的时间和空间里,物质总是试图保持原来的自己,却在全部的时间和空间中被外界的“作用”改变着。其实根本用不着外界怎么处心积虑、怎么耐心坚持,改变总是要发生的,哪怕保持原来的状态能有多么固执。

变化不会很快,变化总是会有的。坚持不会是无穷大,但坚持也一定是有的。有的人说,人的一生就是修行,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坚持自己的本心和接受与外界交流而被“变化”的结果。倘若是保持了自己的优秀和良善,那在“惯性”本质上也算是修行成功。倘若是修正了自己的惰怠和任性,懂得并接纳了其他事物的美好,那在被“改变”上,也算是修行成功。

只不过,物理学里面讲《力学》和《电磁学》,那个受力过程中物体所体现出来的惯性和被改变运动状态而产生的加速度,那个磁通量发生改变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我们都没有考虑情感问题,就是说,不知道受力的物质:粒子个体和电磁场,他们会不会有情绪的波动,会不会感受到一种疼。这事若是搁在人身上,克服自己保持原来自己的惯性而去修行,经历百不称心的过程,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儿,那是挺痛苦的历练。

这么类比起来,我们每一个人,教师,学生,工人,农民,医生和法官,其实每一天都面对着自己本身的“惯性”,都在保守自己和接受改变之间徘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改变是一定会存在的,但改变的方向得由我们自己来判断,这个判断其实就是当下的选择。这样看来,学习物理学,也不只是为了知道机械运动和电磁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它们也是人生这种高级运动形式的最基础的规律啊。

既然世间万物都不能够逃脱“被改变”的命运,那就没有必要总是逃避“被改变”。既然世间万物都在全部的时间和空间中天生地加持了惯性,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害怕彻底地丢失年少的自己,历经万千,归来还是少年。

造物赐予世间万物相互作用,纷繁复杂,相互影响,又赐予万物保持自己的本能。也许就是为了让无数个“自己”相互造就、相互成就,而造物,为这些物体,这些花草鱼虫,这些人们,这些动物们,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世间的惯性  惯性  惯性词条  世间  世间词条  世间的惯性词条  
观点

 为什么一直说饭碗子,饭碗子?

为什么一直说饭碗子,饭碗子?说明饭碗子有问题,有风险!什么问题?粮食进口逐年增加,自给率逐年下降是不是问题?如果粮食生产成本不高,与国际水平差不多,不存在粮食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