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学理论物理要“浅入深出”---纪念严济慈先生诞辰120周年(范洪义作)

理论物理要“浅入深出”---纪念严济慈先生诞辰120周年

范洪义

1964年起,我在中国科大物理系上学,那时我校付校长、物理学家严济慈亲自上光学课,他曾教导我们:“教书要深入浅出,学习要浅入深出。”他又指出,搞科研就要在科苑中植自己的树。

多年来在教育界“深入浅出”这个成语耳熟能详,也是大众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学习要“浅入深出”不少学生与研究生感到迷惘。或是根本闻所未闻。注意这里说的学习是广义的,即研习。

综观近代物理发展史并结合我自己的科研经验来看,很多理论物理的重大创新成果都来自于“浅入深出”。

爱因斯坦是浅入深出做学问的大师。例如,他从光速不变推出了狭义相对论;从引力质量为何等于惯性质量入手,建立了广义相对论体系。又如,德布罗意注意到由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凡粒子皆有能量,再由普朗克公式,能量可关系于频率,有频率皆表现为脉动,而有脉动的粒子就有波动性,所以粒子总是同某种波动性相联系的。据此理念他导出了重要而深刻的后人称之为德布罗意的关系---波粒两象,这是浅入深出的生动体现。

而狄拉克关于正电子的预言是研究理论物理体现“浅入深出”的又一范例。正如他自己所回忆的,他玩弄着三个量,先为取得三个平方项之和的方根取线性形式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然后他想到如果要有一个粒子的相对论性理论,就需要四个平方项之和的方根。用四行四列的矩阵就很容易得到四个平方项之和的方根,由此导出了狄拉克方程----电子波动方程。

本人不才。在理论物理的某些研究中也体现了“浅入深出”的规律。在我年轻时看到量子力学坐标表象的完备性,后,自然地提出了一个貌似肤浅的问题:即对不对称的ket-bra算符如何积分的问题,这个思路引导我发明了“有序算符的积分技术”,把牛顿莱布尼茨的对普通函数的积分发展到对狄拉克符号的积分,不但深刻地揭示了量子力学数理结构的内在美,而且另辟蹊径地发展了量子力学的表象与变换论,特别是创建了连续变量纠缠态表象,深刻地表述了爱因斯坦的的量子纠缠理论,可谓浅入深出,推陈出新,别开生面,有关这方面的文章连篇地发表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理论物理杂志上。

我的《量子力学的不变本征算符方法》一书也是“浅入深出”这条规则最好的实践。我从海森伯格创建矩阵力学的思想出发,关注能级的间隙,同时结合薛定谔算符的物理意义,把本征态的思想推广到“不变本征算符”的概念,这样做似乎是蜻蜓点水,浅显易为,但十分有效,而以往的物理文献却未见有报道。现在想起90年多前海森柏格和薛定谔关于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各执一词的争论,难免有“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感觉。

以上例子表明:一方面‘浅入’也可以指用很简洁明快的思想切入主题;另一方面,乍看是浅显的东西,往往是抽象的,要‘深出’并不易,就像从深邃的海洋中游出来那样有难度。‘浅入’的科研工作是别出心裁的,有另辟蹊径、推陈出新、别开生面的效果,往往会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它以很简洁明快的思想切入主题。而"深出"意指经过努力得到深刻而深远的新结论。

浅和深是相对的,某些看来肤浅的东西却意境深远,而深的知识经过"更上一层楼"的思考,也会觉得浅显易懂。这提示我们在求学时既不能浅尝辄止,也不能提倡一味地钻牛角尖,因为这与"浅入深出"的概念不同。

学习的深浅也因人而异。这可以苏东坡的诗为证: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

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我有幸不负严济慈先生的厚望,在量子力学园地中植了自己的树。但还是常觉得自己才气不够,对严济慈老校长教诲的认识难免肤浅。但愿此文抛砖引玉,能引起各位同行的深入思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严济慈  严济慈词条  理论物理  理论物理词条  诞辰  诞辰词条  周年  周年词条  先生  先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