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转载]叶晓锜:概念意识探索

人类根源于自然世界,和所有的生命体一样具有主体的自主意识

在自然世界,低等生物,如各种微生物、植物、昆虫等,它们拥有的是以感应细胞为基础的刺激感应的自主意识;高等动物,即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多元感官,以及神经回路和大脑中枢的各种动物,拥有的是以多元感官为基础的感知判断的自主意识;人类不仅拥有感应细胞为基础的刺激感应的自主意识,多元感官为基础的感知判断的自主意识,更拥有符号指称抽象构造为基础的概念认知的自我意识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刺激感应的自主意识和感知判断的自主意识统称为身体意识的自主意识,在这样的立足上,人类显现了一种独特的意识结构,即身体意识概念意识联结的意识结构和由自主意识上升而来的自我意识

(一)

人类意识活动和动物意识活动的区别:一方面,人类具有高等动物感知判断的自主意识,以及低等生物刺激感应的自主意识。这样的情况,从意识方式的传承上验证着人类与高等动物和低等生物一样,同源于地球生命意识方式进化的自然历史,任何以为人类具有某种奇异秉性,是某种神灵造就或外星智慧播种的揣测都是不足信的。另一方面,人类具有高等动物和低等生物都没有的概念意识,并由此发展出符号指称、抽象构造、概念认识、概念虚构、概念创造和自我意识概念意识的能动和智慧。

概念意识在人类头脑中的产生并不神秘。人类的概念意识是建筑在概念生成和概念能动的指称抽象构造基础上的。

概念是什么呢?至今未见真切见解,充满着教科的误导。我的见解是,概念是一种符号指称抽象构造的意识方式。无论东方和西方,在全球范围内,一个普遍必然的事实是,人类的头脑总是借助于声符和图符的指称标识,生成抽象构造的认知概念概念能动。

人类的语言和图形说到底,都是一种符号系统,前者是声符系统,后者是图符系统。声音和图形之所以能够成为符号在于:

第一,两者都具有身体制作和身体接收的配对特质。人类的喉咙能够制作声音,人类的耳朵能够接收声音;人类的肢体能够绘制图形,人类的眼球能够接收图形。正是这样的身体制作和身体接收的配对,使得人类的意识活动自然而然地、普遍必然地选择声音和图形为符号标识、符号指称抽象的通型。

第二,它们具有指称和抽象的特质。无论声音和图形,都可以用来指称对象,在指称和对象的联结中,赋予对象声符方式的和图符方式的指称抽象构造,由此生成事物的认知和概念

概念是符号指称的抽象构造,其原理是,人类的意识结构是一种以身体意识为根基的概念意识的加入、联结和制导。身体意识的特点是,它以身体意识和自在刺激的经验联结,生成直观表象的感知对象;概念意识的特点是,它紧随身体意识直观表象提供的感知对象,赋予它们符号指称的抽象构造,首先给于它们“叫什么”的名称指称规定,使得万物皆有其名;接着用一组形象的、摹状的、关系的、属性的符号指称组合,给于它们“是什么”的定义指称规定。这种由符号指称所赋予的“叫什么”的名称规定和“是什么”的定义规定,就是抽象的指称构造,在人类的头脑中生成了抽象构造的概念

概念的出现,使人类的意识活动在身体意识直观表象的基础上,有了概念意识抽象构造的加入,使直观表象的感知对象转换为了抽象构造的认知事物,开启了人类的概念意识认知和概念意识能动,把我们的远古祖先从人种动物带入了文化人类的历史新天地。

(二)

人类头脑是怎样获得符号指称能力的呢?

德国符号文化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中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梅杰的论述: “儿童从第二十三个月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尽力给事物命名的狂热,仿佛要告诉别人这些事物的名称,或要使我们注意他正在审视的事物”。卡西尔认为,儿童并不只在他原先的关于现成经验对象的知识中加上一张人为记号的目录表,而毋宁是学会了构成那些对象的概念,学会与客观世界打交道。

为何儿童从第二十三月起会表现出给事物名命,构成对象概念的狂热呢?卡西尔没有言说。纵观卡西尔的符号文化学有一个基本观点,认为在人类的意识结构中有一种“自然的符号系统”,即先天的符号制作和使用能力。

卡西尔的符号文化学揭示了符号具有指称意义和构成对象概念的特质,为我们理解语言和概念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启示。但在符号生成由来上,卡西尔并不了解,任何主体机制,无论是生物本能和文化本能的主体机制都不是纯粹先天的,而是内含经验历史的铸就,是先验和经验的统一。

综观西方哲学,总在设置一种主体的先天原则。西方哲学始终没有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上看清,一切主体的先天原则都不是自我绝对的,在传承和当下,它们是先验的;在生成和由来,它们是经验历史的铸就,是先验和经验的统一。正是追求纯粹先验的知识,使得西方哲学把先验和经验割裂了开来,自康德以来,长期陷入于先天原则的遮蔽而不能自拔。

上世纪初及中叶以来围绕人类语言的起源,美国学者中出现一种见解认为,人类的语言产生于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群体狩猎釆集的食物分享的分配指称。食物分享在远古狩猎釆集时代是人类祖先群居生存的普遍生活图景,这种生活图景至今仍可在非洲的一些行将消逝的原始部落里看到。食物分享生活产生了分配指称的实际需要。

分配指称的实际需要驱动远古人类祖先在群体的食物分配中,用喉咙里发出的声音指称食品、份额、部位、分工、分享者和用具。这样的情形一经形成习俗,在历史的进程中使得人类祖先喉咙里发出的生物性的指向叫唤渐渐嬗变为了文化性的指称声符,并进一步从食物分配对象的指称扩展向了食物分配外的一切丛林对象的指称。声符的产生和使用,在指称和对象的联结中,赋予了对象名称和定义指称抽象构造,在人的头脑中生成了一种指称抽象构造的事物认知和概念,导致了一种新的意识方式,即概念认知意识的出现。

在哲学上,长久以来不少学者对感知和认知一直界分不清,以为感知也是一种认知,以为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两种认识方式之分,其中感性认识是低级的,理性认识是高级的。他们不了解:感性是直观表象的,是身体意识的制作,生成直观表象的感知对象;理性是抽象构造的,是概念意识的制作,生成指称抽象构造的认知事物。

只有把握符号指称的历史由来,以及符号指称的抽象构造,从符号走向语言和概念,哲学才能廓清视野,洞察认识,进入概念意识的大门。

(三)

概念根本特质是:它不是一种使用单元,而是一种意识方式,是主体构造和客体作用的统一。

主体构造是:通过符号指称、抽象构造、概念认识、概念虚构、概念创造和自我意识,造就事物认知和概念能动。

客观作用是:提供外在刺激,激发身体意识的直观表象和概念意识的抽象构造。

概念意识造就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认知:第一层次,由指称和对象联结生成的直观认知;第二层次,由概念抽象之抽象生成的虚构认知;第三层次,由抽象和经验统一生成的实践认知。

人类的认识包含着自然之物的感知和认知,也包含着概念之物为的感知和认知。这样的双重感知和认知,使得人类的感知和认知荻得了从自然之物到概念之物,进而从概念之物到自然之物的无限深入和扩展的敞开。

对于概念之物来说,它使人类的感知和认知,突破了自然之物的界限,达到了新的敞开和触及。

例如,显微镜的概念之物创造,使人类触及到了微观自然的感知和认知;望远镜的概念之物创造,使人类触及到了宏观自然的感知和认知;种种实验装置的概念之物创造,使人类的感知和认知触及到了物理世界、化学世界和生理世界的更深敞开。2019年1月3日中国常娥四号飞船降落月球背面,以人类的概念之物创造,触及到了月球背面的感知和认知。电子机算机和互联网的概念之物创造,使人类触及到了网络世界和电子智能的感知和认知。建筑、交通、艺术的概念之物创造,使人类触及到了建筑世界、交通世界、艺术世界的感知和认知。

如此等等,以概念之物为对象的感知和认知,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人类的认识超越了自然之物的现有框架,获得对自然世界无限深入和扩展的感知和认知。

自然之物为对象的感知和认知,以及概念之物为对象的感知和认知,是人类意识活动特有的两个梯度,两个梯度的联结,使人类的感知和认知在概念之物的不断开拓中,造就了更为广阔深入的感知世界和认知世界。

(四)

在哲学上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提法,人们对此深信不疑。

在教科见解中,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

这样的见解对不对呢?

这样的见解非但没有把感性和理性的原理讲清楚,反而把感知和认知不加区分地混淆了起来,使得许许多多学子误以为我们的身体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尖和肢体直接地具有认识的能力,即感性认识能力。

人类的意识结构是身体意识感知和概念意识认知的联结,这样的意识结构使得人类的身体意识感知时刻有着概念意识认知的加入和紧随。如,在我们面前放有梨子、苹果、葡萄三样水果,我们的眼球能够直观表象三者的不同形状和色彩;我们的鼻子能够直观表象三者的不同气味;我们的舌尖能够直观表象三者的不同滋味。可是我们的眼睛、鼻子和舌尖并不会告诉我们,它们是什么形状、什么气味和什么味道,而是要通过语言符号的指称来标识它们,生成“叫什么”的形状、气味、味道的名称规定和“是什么”的性状的定义规定,以此生成头脑中的指称抽象构造的概念认知。

  感性的原理是,感性是直观表象的,它提供直观表象的感知,不提供抽象构造的认知。感性认识的提法是不确切。身体意识并不提供指称抽象构造的认知,身体意识只提供直观表象的感知。

  认识的原理是,认识是符号指称的抽象构造,是在身体意识直观表象的基础上,通过概念意识加入、紧随的指称抽象构造生成的。

  认为感性认识是感觉器官带来的事物初步认识的见解,混淆了感知和认知的界分,身体意识概念意识的界分。我们必须把感性认识提法带来的误导加以哲学的清理,真正搞清身体意识概念意识、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感知和认知、感知对象和认知事物、感性和理性的界限,以及二者在人类意识结构中的联结。

(五)

语言是概念的载体和表达。勘察概念意识必然触及到语言和概念

上世纪初,英国剑桥学院的分析哲学认为语言是人类意识的主体方式,试图通过语言的分析治疗和通用语法标准公式的创立来重建哲学,消除一切由语言分岐造成的迷茫,荻得完全正确的主观建构和客观建构。

分析哲学对语义,语法,语境作了许多精致的研究和设计,然而分析哲学的根本的缺陷是:第一,这一学派从罗素到维特根斯坦,从来没有深入到人类语言生成和发展的经验历史勘察;第二,始终没有从语言到概念,搞清语言和概念的关系。这样的根本缺陷使得分析哲学始终没有给出语言的确切解答,反而是越说越迷茫。

在语言问题上,关键要搞清符号和语言,语言和概念的关系。人类的语言,无论口语和文字语言,都是建立在声符基础上的,是以声符为特质的符号系统。这样的特质使得语言拥有指称和抽象,造就指称抽象构造的概念功能。

语言是概念的载体和表达,对语言的使用和功效,不能简单地从语言到语法地进行分析,而是需要从语言到概念的勘察来解读,给出语言的本质所在。

语言的本身并不是认识,好比建材本身不是建筑。建材需要通过搭建才能成为建筑,语言需要通过指称抽象构造才能生成认识。也就是说语言需要通过指称的抽象构造生成概念,只有从概念分析中,我们才能进行语言的解读。

1、语义。

概念解读上,语义是语词所蕴含的概念意义。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指称定义。一个语词表达的对象名称可以蕴含不同的指称定义,如“人性”一词,可以有阶级性的指称定义,可以有宗教性的指称定义,可以有道德性的指称定义,可以有生命性的指称定义,等等。如何分辨一个语词的指称定义呢?实际的方法是通过概念的命题判断和概念的文本辨析来论证。试图通过某种语法标准的通式来确定一个语词的概念意义是不切实际的。

2、语法。

语法的作用是规范语句和语篇的组合方式。如主谓结构,是由一个或若干个主语,加上一个或若干个谓语,所组成的句式。主谓句是由表示陈述和被陈述关系的二个成分组成,表示被陈述对象的是主语,表示陈述的是谓语。主谓结构是命题判断的规范方式。如“太阳是恒星”这个命题判断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式。主谓结构规范了命题判断的句式,但并不能表达这个命题判断是否正确。如,当我说“太阳是鸟”,这个命题判断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其句式是符合主谓结构的语句规范的。命题判断的语句概念,需要进一步走向文本论证的语篇概念,通过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逻辑关联,对命题判断作出文本论证,即语篇概念的结论。

3、语境。

语境是指语言发生的所处背景,包括时间、场合、地点,以及表达、领会的前言后语和上下文等。毫无疑义,对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需要进一步通过语境的分析来把握。

概念意识的抽象思维中,语言的本质是概念。只有通过语言的概念分析,我们才能从语言到概念,把握语言使用的概念意义。

(六)

确立概念意识的基础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需要。

第一,是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去世不久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在他所著的《大设计》第一章“存在之迷”中宣称,“哲学死了”,其缘由是,在生命,宇宙和万物的终极问题上,“哲学跟不上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现代发展的步伐”。霍金的见解对不对呢?

实际看,随着数世纪以来科学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思想的巨大改变,人们在生命、宇宙和万物的终极思考上,已经越来越依靠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而不再是哲学的抽象之抽象虚构,在这样的意义上,哲学确实死了。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一旦对每一门科学提出了要求,要它弄清它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都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独立存在的,就是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它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

按照恩格斯见解,哲学虽然退出了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领域,但哲学仍然有它的独立探究领域,即对思维及其思维规律探究的领域。当然,恩格斯的表达并不完整,第一,思维以及思维规律并不局限于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第二,没有深入到人类意识结构的真实结构,即两种不同意识方式的联结,即身体意识概念意识的联结。而现实是,对人类意识结构的真实结构和两种不同意识方式的联结,至今未见实证科学的进入,需要哲学的先期开拓。

近年来随着量子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计算机概念的提出,一些人以为量子纠缠隐含着意识的奥秘,量子计算机的发明,就能荻得类人或超人的智能。这样的声音没有深思,何为意识,何为智能,把意识和量子,人类智能和运算速度混为一谈,根本无助于对生命意识,对人类概念意识的探究。

量子力学的奠基者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所著《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 》的论述中,就指出,在量子不确定性的微小层面上,是无法产生遵循统计物理学和遵循物理学的有秩序、有规律的行为的。生命和意识遵循统计物理学和物理学有秩序、有规律行为,是不会在不确定的量子微小层面上出现的,必须建立在大蛋白分子的确定性层面上的。说什么意识是量子纠缠的行为,那么,一切由量子构成的物体,无论是一块石头,一粒沙,一滴水都将因量子纠缠而有意识了,纯粹是一种什么也不懂的胡乱风言。

第二,是电子人工智能走向电子人类智能的时代需要。当代以电子计算机和程序逻辑为标志的人工智能发展,面对语音识别,图形识别,机器狗,人机奕棋,大数据处理,互联网,云计算,以及遥感、遥控、信息处理、新材料等等的层出不穷,使人们越益向往电子人工智能走向电子人类智能。这里涉及到最为重要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解读人类的意识结构和概念逻辑;二是,如何把人类的意识结构和概念逻辑,融入到电子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和程序编码,生成电子智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统觉。

当代电子人工智能的世界性短板是,无论在哲学层面还是科学层面,对人类的意识结构,人类的概念逻辑都处于不甚了解的忽略中,并时常把身体意识的直观表象感知和概念意识的抽象构造认知混为一谈。不解决这样的问题,电子人工智能是无以走向电子人类智能的。

由此,对人类意识结构和概念意识的哲学探究,为实证科学提供思想的先导,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必须了。

资料来源:http://bbs.tianya.cn/post-666-47121-1.shtml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转载叶晓锜:概念意识探索  意识  意识词条  探索  探索词条  概念  概念词条  转载  转载词条  
观点

 包容: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关键品质

研究生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包容是导师培养研究生最为关键的品质。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习、做科研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缺乏经验,心太急躁,要求太严格,最后适得其...(展开)

观点

 大学与政府的互动关系

大学去行政化,在很多论文中被当做大学管理的灵丹妙药。很多学者认为,因为行政化的存在,大学存在种种相关弊端。比如,行政化会妨碍大学作为学术组织和教育机构的独立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