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学生侧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盲区】

【学生侧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盲区】

近年来,各式教学改革蓬勃发展,各式教学方式方法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教学改革主要局限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也即,教什么,怎么教,主要是从教师这侧阐述,但对于学生侧的改革,即为什么学的问题,无论大中小学还是研究生教育却鲜有关注或者说关注远远不够。值得关注的是,教学效果的好坏,教什么,怎么教其实是外因,学生侧的为什么学,即学习动力才是内因和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所以说,关键是后面的学生侧,而这往往是德育的内容。要教会学生不光是为自己,为家庭,更应该把家国情怀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树立为社会、为党、为国家而学的理念。

伟大的周总理12岁那年离开家乡来到东北求学。看到租界的人们遭帝国主义欺凌的种种现状,真正体会到伯父对他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有一天的修身课上,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加强德育,无论从哪个角度和理论而言,都是正确的,因为这解决的是学习内驱力的问题,所以德育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加强德育,引导学生树立为党学习、为国学习、为社会学习的理念,有以下几点好处:

1.视野高且远,也是最高层次的为小己而学。为自己,为家庭学习都没有错,但就像蚂蚁,永远都只局限在二维平面上,只局限于局部最优,具有先天的视野缺陷,应该变成苍鹰,不仅拓宽了看世界的广度,而且提升了看世界的维度,视野高远,永远是全局最优。

2.源动力容易保持,也能最为持久的为小己而学。不知道周总理那些为明理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的同学最终命运如何,但能取得周总理那般千秋伟业、实现自己最大价值的,肯定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想必应该是家国情怀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持久源动力,而持久源动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3.容易培养全人,也是最全方位的为小己而学。这么些年的素质教育,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聪明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涌现、内卷的加剧。有些小孩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大学,都被灌输,好好学习,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所以大学以前甚至上大学,基本上德育这块不要谈形势一片大好,好的只是形式。一个没有悲天悯人家国情怀的人,即使是麻理工出来,也不过是一个冷酷的无感robot,甚至有可能是一个残酷的破坏者,对家庭、对社会、对党、对国家的破坏肯定是不止double级的。关于这点,世界顶尖名校的本科生录取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哈佛录取学生,绝不仅仅看成绩,而是更关注该生的社区服务、领导能力、合作协同等各方面。如何培养全人,这不能不引起教育界的反思。

西南联大为何能在战时物质条件极为恶劣的条件下,在短短八年的时间,培养出一大批名留青史的人才,创造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成为“举世可追忆的文化遗产”?林语堂一句话点出了精髓:西南联大,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所以,加强我们学生的德育,加强家国情怀的熏陶,加强学生侧改革的研究刻不容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盲区  盲区词条  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词条  当前  当前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  
观点

 如何做到真正的双向选择

当前的做法虽然有形式上的填表、见面会等,但是非常混乱,效果不好。学生都是拿相同内容的套词短信发这个老师,又发那个老师,甚至有学生同时联系多个老师,这种联系完全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