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基础学科教育的短板——缺逻辑学

国庆假日,网上“祝福祖国生日”的祝福此起彼伏。这是一句逻辑上不通的话,“祖国”是1949年诞生的吗?显然不是。1949年诞生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1日是 “共和国的生日”,不是祖国的生日。我们的祖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不是只有72年。

在我国,大家熟知的基础学科是“数、理、化、天、地、生”。而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出的基础学科是: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我们国家的基础学科相较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的基础学科少了“逻辑学”。我们的各级学历教育都很少开逻辑学课程。这大概是我们很多高学历“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讲话常不讲逻辑的根源。我们的基础学科教育存在短板---缺少逻辑学教育。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届大会宣布将每年的1月14日确定为“世界逻辑日(World Logic Day )”.

  2021年1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的世界逻辑日致辞为:

“因为担心失衡跌倒,我们的思想紧紧抓住逻辑这个扶手。”这一精辟的比喻摘自安德烈·纪德的小说《新粮》,它形象地概括了逻辑对于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作用。

逻辑是“逻各斯”(logos)的精髓,这个希腊词同时具有“话语”“语言”和“推理”的意思。因此借用康德的定义,逻辑学是“一门详细阐释和严格证明所有思想的形式规则的科学”。

不论是从亚里士多德或欧几里得、莱布尼茨或斯宾诺莎的著述中,还是从中国墨家学派或印度正理学派的典籍中,我们都能看到,逻辑研究在思想史上一直吸引着数不胜数的哲学家和数学家。

逻辑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研究,也得益于并且可能主要得益于它具有诸多实际应用功能。逻辑在科学、工程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逻辑作为创新的源泉,也切实推动了思想变革。

在这个新的十年开始之际,对我们的社会和经济而言,逻辑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不可或缺。左右着我们今天生活方式的计算机科学和数字技术,就是基于逻辑和算法推理的技术。

人工智能前所未有的进步,构成了一场技术革命乃至人类学革命,而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建立在逻辑推理基础之上的。通过拟定世界上第一部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准则性文书,教科文组织已经着手为这一逻辑学创新制定一个伦理框架。

当我们在使用人工智能软件、在启动一台计算机,或提出一个论断的时候,我们都是在与逻辑打交道。逻辑是当代的普遍现象。

我们被逻辑包围,但却很少意识到其存在——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应用逻辑

因此,为了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这一学科对于知识发展的重要意义,教科文组织宣布1月14日为“世界逻辑日”。之所以特地选择1月14日,是为了纪念二十世纪的两位逻辑学巨匠:库尔特·哥德尔(Kurt  Gödel),去世于1978年1月14日,其不完全性定理改变了二十世纪逻辑研究的面貌;阿尔弗雷德·塔斯基(Alfred  Tarski),出生于1901年1月14日,其理论与哥德尔的理论形成了对话。

值此世界逻辑日,让我们加强对促进和平与相互理解文化的共同承诺,而奠定这一文化的基石就是逻辑学的意识、知识和理性原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逻辑学  逻辑学词条  学科教育  学科教育词条  基础  基础词条  
观点

 人之病札记39

接着《人之病札记37》说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准备的事情。物理系那位指导老师介绍了物理学术竞赛背景情况。组委会公布若干道题目。各校选题目组队参加。每个题目有三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