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完善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之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效成为主要课题。一方面,当前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发展基础仍然较为薄弱,部分脱贫人口存在着返贫风险,需要加快构建防止贫困地区返贫的监测机制与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如何应对相对贫困的复杂性、多维性和长期性,需要更好地保障脱贫群体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将教育、医疗、住房以及饮水安全等重要方面纳入脱贫指标,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为此,必须加快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治理的精准化、协同化、智能化。

  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治理精准化。一是从发展角度构建多维度防返贫机制。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硬性指标,同时,把收入波动、教育负担、医疗负担等作为软性约束指标,构建多维度防返贫监测机制与长效机制。探索精准识别返贫、相对贫困人口的标准,设立省—地市—县—乡镇四级返贫与相对贫困监测中心,村一级安排联络员定期对村民进行回访,及时记录和调整信息,准确上报监测结果。二是构建实现持续增收的防返贫、减缓相对贫困的保障机制。做好产业培育与产业升级的衔接,发挥好贫困地区在资源环境、品种特色等方面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生产经营,将乡村产业打造成为持续增收的源泉。例如,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脱贫摘帽后,继续推动青稞、牦牛、光伏等特色产业发展,使老百姓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增收,确保因突发情况和因灾因病返贫的人口能得到及时精准帮扶。三是建立多重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构建起多重防范体系;整合驻村扶贫工作队、“五个一批”扶贫工程等多方扶贫资源,聚焦易返贫、相对贫困地区发力,实施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等措施,加强对贫困群体的思想、道德、知识与技术教育,弘扬脱贫需奋斗的社会价值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

  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治理协同化。一是创新协同机制。返贫、相对贫困的治理需要统筹城乡推进并打破扶贫管理碎片化、扶贫资源部门化等困境,同时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与市场力量要形成合力,注重通过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创新参与机制。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激发社会活力,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脱贫巩固治理新模式。开放共享各级巩固脱贫成果的平台资源,盘活各类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巩固脱贫、互联网巩固脱贫、消费巩固脱贫、云播巩固脱贫等新模式。比如,一些地区通过“教育引导”“文明创建”“村规民约”“法制保障”等方式从思想改变、行动激励、规范约束和法律惩戒等方面着手,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在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克服依赖心理、增强脱贫信心,以积极的精神面貌主动改变落后境况。再如,贵州“大数据+N”的巩固脱贫模式,N可以是企业、产业、教育、健康等。针对当地脱贫户的肉牛养殖产业,企业为养殖户提供网络养牛教育培训,养殖户也可以利用手机拍摄图片、视频、语音等方式向专家提问和求助,提升养殖技能。三是创新整合机制。返贫、相对贫困的成因复杂,既有市场波动等经济性因素,又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非经济性因素;既有产业更替等周期性因素,又有技术进步等结构性因素;既有贫困人口自身的脆弱性等客观性因素,又有贫困文化融入、社会排斥等主观性因素;还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因素,且呈现出交叉融合的特点。政府应在现有的产业、就业、社会兜底、教育等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倾斜性的区域发展政策、综合性社会保障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城乡融合发展等相关政策的结合。例如,受疫情影响,部分生产物资、农产品运输受阻,部分扶贫产业受冲击、扶贫项目进度减缓等影响群众的收入。各地政府应及时综合施策,统筹推进产业复苏和就业扶贫,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工作,拓宽滞销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切实解决扶贫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积极支持扶贫产业、项目恢复生产,补齐当地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四是创新评价反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治理须通过评价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和完善,通过建立相对贫困区域与人口的监督机制,密切监督巩固脱贫攻坚治理的实施过程及效果,切实提升脱贫实效。如云南依托大数据精准扶贫平台对脱贫巩固工作进展程度、项目资金使用、物资使用分配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动态、精准监控,对相关干部进行工作督查,对于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为脱贫巩固工作保驾护航。

  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治理智能化。一是不断完善脱贫巩固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形成脱贫户信息、项目资金、帮扶管理、政策咨询等动态数据库,并确保数据信息真实详细。如脱贫户信息的采集要包含收入来源、致贫原因、住房条件、就业技能、发展愿景等要素。在真实详细的脱贫巩固数据基础上,不断提升驾驭数据的能力,为巩固脱贫治理提供智能支撑。二是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遥感技术等信息技术构建行之有效的精准识别脱贫巩固机制。利用各种数据库、移动终端、手机小程序等应用系统,通过内外部数据资料的搜索、查询、挖掘、分析、甄选、计算等程序,精准筛选出需要帮扶脱贫巩固的目标人群,把这些人群列为重点关注和跟踪的对象。如陕西“互联网+精准扶贫信息系统”,为脱贫户建立了“云档案”,在“两不愁三保障指标中心”设置了“房屋识别”等筛查选项,在此选项下有“土木结构、国扶办住房达标”“土木结构、无异地无危改”等不同指标,同时每个标准指标配有照片,系统会自动对照片进行筛选比对,大幅度地提高了筛选准确率。三是加快建立致贫返贫的数据模型。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细分致贫原因,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返贫预警机制。从脱贫户的收入来源、工作情况、医疗、就业、就学、技能培训等多要素构建评价体系,当某项指标值低于标准值就触发预警。政府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开展帮扶工作,及时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如甘肃不断完善精准脱贫巩固大数据库,对当地脱贫户进行精准管理,并把掌握的脱贫户需求信息录入系统,针对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不同返贫因素及各自的特点,精准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引导各类脱贫巩固主体开展精准帮扶,稳固脱贫成效,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帮扶机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完善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机制  脱贫  脱贫词条  攻坚  攻坚词条  巩固  巩固词条  成效  成效词条  完善  完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