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根本上,社会发展有三种基本机制: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导引机制。研究这三种机制的含义及其关系,对于把握社会发展的内在机理,谋划社会发展的举措,特别是实现中国的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动力机制,是指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要素在关联性状态下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方式。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和维持的根据所在,作为发展主体的人实际上是在“需要”的作用下为社会发展提供着强大的、源源不断的、势不可挡的推动力量。换言之,人的存在的世代性及其需要的“层出不穷”构成了社会源源不断发展的最为深厚和根本的“原动力”,由此也构成了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深刻根据。
人的需要虽然是发展动力生成的最为原初的要素,但需要本身还不能成为完全意义或现实意义上的动力机制,它只是社会发展动力的“启动”或“诱发”因素,只有在需要和社会实践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实践的矛盾作用下,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现实的、完整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在根本上主要是一种利益驱动机制或需要满足机制。人的需要是复杂多变的,而满足或实现人的需要的发展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制度方式等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或滞后性,这样就出现了新生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原有的发展方式之间的矛盾差异,在这种差异的驱动下,人们就会设法改变原有的或落后的发展方式,于是就有了革命、改革、创新等的社会活动,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由人的需要和生产实践之间的“差距”所产生的矛盾机理的作用下,人类社会获得了充足的持续不断的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动力日益强劲,社会发展的速度日趋加快,以至于出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平稳、不安全的态势,就需要加强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的作用。
平衡机制,是指调控社会系统构成要素的关系以实现社会平稳发展的力量及该力量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方式。平衡机制恪守公平正义和安全秩序的基本原则,以追求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一个差异性的世界。从价值属性来看,社会性差异具有利弊二重性。一方面,差异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不断前行的动力、远离“平衡态”的激活机制、多种可能的发展空间、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及适度合理的差异会导致和谐等。另一方面,差异有其消极性,社会差异的扩大化、放纵化会导致社会离心力、对抗力的增强,导致社会整合功能的丧失,对社会的健康运行和平稳发展造成破坏和阻碍,并且一些差异现象具有不良性。这样,要实现社会的平稳有序发展,一方面,就要限制差异的扩大化、放纵化,把差异控制在能使社会安全运行的限度内;另一方面,还要防范种种消极不良的差异因素或现象的出现,以保持社会或社会的某一群体、某一领域的一定的统一性、有序性、纯洁性,增强社会积极向上的“合力”,使社会出现序化运行的状态。针对因不良差异等所导致的失调现象或问题,社会的平衡机制总要“挺身而出”迫使“失调”回到相对协调有序的状态。
要发展就一定要付出代价,谁来承担这个代价呢?当然是发展的主体。但实际上,这种支付或承担在现实生活中却呈现出了异常复杂甚至“错位”的现象,出现了发展与代价或受益与受损之间相互背离即严重失衡的情况。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背离,实际上是把本应统一于某一特定的发展主体身上的发展与代价或受益与受损拆分了开来。发展与代价的失调背离,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衡机制的功能就是要设法克服这种发展与代价或受益与受损相互背离即失衡的不公平情况。为此,就不仅要倡导人人共享,而且要求人人担责,这是社会公平的实质性含义,这一点对于把握改革的逻辑特别是改革成本尤其重要。
导引机制,是在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认知、指导、规范社会发展的精神观念型的机制。由价值、理论和观念等因素所构建的导引机制,主要解决社会发展“真”与“假”的问题、“善”与“恶”的问题、“美”与“丑”的问题以及发展实践的方法途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导引机制就是社会发展的“头脑”“眼睛”和“心灵”,它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功能、对社会发展的目标定向功能、对发展主体的优化提升功能、对社会发展的动员说理功能、对社会发展的道德规约功能、对社会发展的方法论指导功能和对社会发展的维护功能,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三种机制各有明确的内涵、清晰的边界和独特的功能,应是“一鸟两翅”的关系。鸟首是导引机制,鸟的两翅分别是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如同社会历史列车的“两轮”,导引机制则是社会历史列车的“车头”。显然,没有“两翅”,鸟不能飞行;没有“两轮”,社会历史列车不可能运行。同样,没有“鸟首”,鸟也无法飞上蓝天;没有“车头”,社会历史列车也不可能前进一步。
三种机制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对一国执政党而言,在根本上是依靠三种机制来治国理政、实现国家的发展进步的。当前我国所存在的一系列发展问题,主要是我们没有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思维理念来看待发展机制。当前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又要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就必须把三种机制统一起来,形成一种科学系统的“机制模式”。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