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从共富角度看收入分配改革

  中国的收入分配是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收入分配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对收入分配改革,关键是需要保持对资本和权力的节制,减税让利,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放松对劳工阶层议价能力的控制,并鼓励先富者带动后富者。

  难产8年的收入分配方案,终于出台在即。10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四季度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专家预计方案或12月出台。

  中国的收入分配是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其纠结之处在于,一方面,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拉大,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以基尼系数表示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已触及0.45的警戒红线;另一方面,酝酿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就是因为受制于既得利益者的钳制等各种因素而未能及时出台。

  对于收入公平分配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去观察,一种常见的认识是,收入公平分配关乎消费社会的建立和经济转型的成功。因为缩小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使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和尊严得到保障,按照经济学的边际收益原理,其对内需产生的效果将更大,而消费的扩大和升级,又会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并最终促成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除此外,我们也可从共同富裕的视角来解读这一问题。共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当年对改革的设想,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并把这看作是改革的“两个大局”。现在,我们第一个大局即一部分人“先富”实现了,但第二个大局即“共富”目前看来还显得遥遥无期。对此,邓小平曾发出警告,“收入差距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10月将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或许意义又不一样。据悉,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门参与制定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列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也明确了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其中备受瞩目的改革步骤是通过政府减税,企业让利,提高劳动者所得,以实现三方之间利益分配结构趋向合理,具体的思路则为“提低、扩中、调高”。这个制度设计,值得肯定。

  处于经济起飞时期的国家,在追求经济效率和财富增长过程中出现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难以避免。但中国从改革前一个高度平均主义的国家,到改革后贫富高度分化的国家,所用时间不过二十年左右,速度之快,实属罕见,它说明我们在推进改革和经济发展中,至少在社会财富的分配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制度失误。

  在导致收入扩大的因素中,从制度缺陷看,要素价格扭曲和市场主体扭曲,是导致初次分配领域资源错配,劳动者地位相对恶化的主因。在二次分配领域,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二次分配领域调节不力,逆向调节现象突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使得初次分配形成的差距不但没有得到修正,反而进一步拉大。

  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11000美元的中等收入阶段的中低端,这是中国经济迈向更高阶段的新起点,也可能是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临界点。要避免后者的出现,就必须解决不同群体持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将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共富的角度看,作为结果平等的收入平等,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但结果或者说收入的平等不等于均分收入,也不等于没有差距,它更强调的是收入分配的机会均等。机会均等也就是给所有的人平等竞争的权利,让那些有能力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获取高收入,同时对于那些能力差的人,其基本生活要得到保证。所以,收入分配改革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对阻碍机会平等的制度性因素予以清除,同时通过健全社保和救助机制,加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弱势群体的就业能力等方式,实现结果平等。

  收入分配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对收入分配改革,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寄望于其能“毕其功于一役”,效果立马显现,这是不现实的。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不可能在改革实施之初就见成效,对此,社会公众应有心理准备。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无所作为,须有耐心和信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从共富角度看收入分配改革  角度  角度词条  分配  分配词条  收入  收入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  
收入分配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三问”

 【编者的话】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堪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是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础。随着我国进入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