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多管齐下方能让财税政策更加积极有效

  要使今年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在继续减税降费的同时,还要扩大支出规模,多管齐下,多种手段有机配合,力争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最佳组合效用。

  在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内外市场环境多变之际,政府减税、降费,帮助企业降成本,就是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实质表现,同时也是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但是,仅有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还要为这些焕发了活力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找到市场,注重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促进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创造社会价值的企业。

  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考虑到“防风险”,货币政策受到较大制约,财税政策将再担大任——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为切实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要求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或停征41项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将商标注册收费标准降低50%。这标志着新一轮减税降费拉开序幕,新的财税政策组合进入实施阶段。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今年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在继续减税降费的同时,扩大支出规模,多管齐下,多种手段有机配合,力争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最佳组合效用。

  “减税”政策要进行到底

  减税是供给侧经济学的基石。所谓的“拉弗曲线”、“里根经济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减税,只是他们所说的“减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没有得到实践的支撑。所以,我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加了“适度扩大总需求”,趋利避害,不走极端。

  要焕发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就要给市场主体松绑,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减税。 2016年,在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2017年将进一步减税降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在减税方面,继续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将增值税税率档次由四档简并至三档,扩大减税效应;将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范围从年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以下,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75%。

  “降费”需要标本兼治

  如果说减税是供给侧经济学要义具有共识,研究现代西方国家经济改革却很少碰见“降费”这个词。倒不是其他国家没有收费,而是不像我国由于存在名目繁多的收费,使许多企业不堪重负。今年,涉企收费“砍半”将是为企业减负的“重头戏”。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要用政府的“痛”换来企业的“顺”,让企业轻装上阵,提高竞争力,还要通过像降网费、电费、物流成本等措施,力争今年减税降费能达万亿元。

  此次取消或停征的35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房屋转让手续费、机动车抵押登记费、船舶登记费、卫生检测费等。取消或停征涉及个人等事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共6项,包括婚姻登记费、收养登记费等,尤其是“商标注册收费标准降低50%”旨在促进大众创业。减轻企业负担涉及振兴经济,全国人大正在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着眼于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人大常委会将围绕规范非税收入开展专题调研,推动企业非税收入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降成本”减少交易成本

  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三去、一降、一补”的“一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释放市场和企业的活力。在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内外市场环境多变之际,政府减税、降费,帮助企业降成本,就是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实质表现,同时也是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

  降低交易成本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抓手。狭义的交易成本是指那些与合同签订、实施以及产权保护相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取决于制度建设、法治建设、政府的各种规章制度等。政府工作报告把它称之为 “制度性交易成本”。我们可以对交易成本做广义的理解,市场化改革就是减少企业、市场的交易成本。今年要多措并举降成本,包括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工资是成本,“五险一金”也是成本,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实施、调整,都产生成本。劳动力工资上涨具有两面性,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但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下降则可以通过改革和制度建设来实现。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公布。这是我国首次出台产权保护顶层设计,对稳定企业家产权安全预期有重要作用,会大大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扩大支出规模扩大总需求

  减税、降费、降成本无疑是为企业松绑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仅有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为这些焕发了活力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找到市场。所以,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基础上的改革。在实际增长率已经低于潜在增长率的当下,需要财政出手,增加政府投入,以公共投资启动民间投资。

  我们要“软”“硬”基础设施一同建设。现在城市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在这个领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为看起来过剩的钢铁水泥等找到销路。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继续加强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解决的是吃和穿,九十年代解决的是用。2000年头十年解决的是住和行。现在要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有所作为。如果能在人民关心的这几个方面做出突破性进展,以实质手段推进“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必将带动现代有效需求,让更多的中低收入人群受益,同时由于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从而释放出市场的更多需求,至少是“一箭三雕”。

  用足用活“3%的财政赤字率”

  不超过3%的财政赤字率是欧盟的一个要求,尽管只是一个经验数字,现在却几乎成为一个“国际标准”。当然,实际上,即使欧盟国家也大多没有很好地遵守这一规则。我国财政政策总体是稳健的,从2013年至2016年,全国财政赤字规模分别为1.2万亿元、1.35万亿元、1.62万亿元、2.18万亿元,赤字率也从2.1%逐步提高到约3%。我们不是一定要坚持“3%”,却要充分利用好这个3%。今年赤字率按3%安排,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支持减税降费,除了稳增长调结构层面的考虑,也综合考虑了风险防范、提升依法理财水平、提升地方债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

  一方面减税降费,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扩大支出规模,即使有3%的赤字安排,还需要向存量要空间,向改革要空间,包括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9.5%,重点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困难地区财力补助;压缩非重点支出,减少对绩效不高的项目的预算安排等。

  注重财政货币政策协调

  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协调好了可以互补,形成合力,事半功倍。今年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疏通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金融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也要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是各大经济体中最高的,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利率要进一步市场化,降低企业的利息负担;让银行回归企业本位,把资金更多地贷给能创造社会价值的企业,而不是制造一轮又一轮的“僵尸”;推进资产证券化,加大股权融资力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股市、债市可以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稳”只有建立在市场决定的基础之上,才是可靠的,“进”才是实在的,才是真正的稳中求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由选择权,为企业、社会创造更加适宜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多管齐下  多管齐下词条  财税  财税词条  更加  更加词条  积极  积极词条  有效  有效词条  
财经

 财税改革大事记

 ●集中支付  2001年,以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开始试点。2011年,所有中央预算单位和所有一般预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