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美国为什么热衷于向世界输出民主

  “传播民主”,是美国外交政策乃至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被称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美国外交的“最优先议程”,美国为此投入了包括金钱在内的大量资源。美国为什么热衷于向世界输出民主?难道真的是为了促进别国的民主吗?

  “双重标准”

  美国向世界输出民主,最遭诟病的首先是它的“双重标准”。

  从前些年的“颜色革命”,到近年来的“阿拉伯之春”,美国都在“支持民主”的旗号下推波助澜,既有明面上的摇旗呐喊,也有暗地里的倾力相助,甚至公开动用武力支持反对派推翻政府。不过,对盟友或亲美国家的民众抗议运动,美国则选择沉默,甚至默许当局的镇压行动。这是美国搞双重标准最明显的实证。美国奉行“选举至上”的民主标准,输出民主实际上就是输出选举,而且选举必须是西方式的多党竞争选举。按照这个标准,美国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民主国家”和“独裁专制国家”。只要搞了西式选举,即使国家治理败象丛生,甚至还停留在部族割据的原始落后状态,也成了“民主国家”;如果不搞西式选举,即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也还是“独裁专制国家”。而且,只要是美国认定的“民主国家”,自然有人权,没有也有;被贴上“独裁专制”标签的国家,则注定无人权,有也没有。

  同样是选举,美国的态度也大不一样。别国的选举结果符合美国利益和心愿的,美国就承认,就欢呼“民主的胜利”;不符合的就不承认,就攻击“选举舞弊”,直至煽动和支持反对派通过“街头政治”推翻选举结果。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大都如此,几乎已经模式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拉美左翼政党在强大民意支持下通过选举先后在许多国家上台执政,其中包括著名的“反美斗士”委内瑞拉的查维斯、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等,但是对这些国家,美国是绝对不会送上“民主典范”桂冠的。伊朗也搞选举,而且竞争性颇强,但美国从来不承认这是民主

  2006年巴勒斯坦立法机构选举是在西方派出的国际观察员监督下进行的,但胜选的哈马斯却被美国定性为“恐怖组织”。

  由此可见,所谓“双重标准”归根到底是一种标准,就是美国利益的标准,就是以亲美还是反美划线。

  “炸弹民主

  俄罗斯多次尖锐批评西方借助炸弹输出民主,用“炸弹民主”、“铁血民主”干涉别国内部冲突。

  美国对外输出民主的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和平演变”,二是“炸弹民主”。冷战时期,由于美苏军事对峙的均势,美国不敢滥用武力,主要通过和平演变方式输出民主。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过程中,美国长期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大获成功,“不战而胜”。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不可一世,单边主义、滥用武力的政策取向占了上风。虽然用和平演变方式输出民主尝到甜头,但那毕竟费时耗力,不如用武力强推民主来得痛快。“

  9·11”事件后,美国借机接连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两场战争下来,仗好打,民主却不容易建。阿富汗的“民主选举”是在美国大兵枪口下的选举,除了美国支持的人选根本不可能选出其他人,这样的“民主”实在没有说服力。美国想把伊拉克打造成伊斯兰世界的“民主样板”,结果深陷泥淖不能自拔,伊拉克人民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命财产代价,至今仍然是暴力血腥事件不断。

  “阿拉伯之春”反映了西亚北非地区人民寻求变革、发展的愿望和诉求。美国对“阿拉伯之春”并非一开始就支持,因为变革浪潮冲击的多是亲美政权。美国的态度,经历了从茫然犹疑到看风使舵、从摇旗呐喊到大打出手的变化过程,前者体现在突尼斯、埃及的剧变中,后者则在利比亚冲突中上演,是否在叙利亚重演还要看。无论是见风使舵、选边站,还是动用飞机炸弹“支持民主”,说到底还是以亲美、反美划线,是为了顺势而为、摘取“阿拉伯之春”的胜利果实。

  “民主陷阱”

  要看透美国向世界输出民主的真实动机和目的,最重要的是看清西式民主究竟给别国带来了什么。

  近年来,国际上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指出,民主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且与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只有内生型的民主才有生命力,外部强加的民主往往“水土不服”。世界上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移植西式民主,带来的不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而是政党林立、政局动荡和社会分裂,既解决不了腐败问题,也解决不了贫富分化问题,大量紧迫的国计民生问题也往往因政治纷争被放在一边。这样的民主并不能给人民带来福祉,因此被称为“劣质民主”或“民主陷阱”。深入考察就会发现,正是这样的“劣质民主”或“民主陷阱”,最有利于美国的利益。

  一方面,西式民主给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带来的,首先是社会分裂、族群对立。派别对立的情绪往往导致群体性的理性迷失,陷入盲目、偏激甚至疯狂,这最有利于多党竞争中的选票争夺,而国家和社会却丧失了凝聚力。其次是政治纷争不断、政局动荡不已、政府软弱无力。政治被选举绑架,执政者视“连任比责任更重要”,反对党“为反对而反对”,政客们为夺权、保权而缠斗不休,政府决策力、执行力低下,“短期行为”大行其道。这样的国家和社会,为内斗所困扰,很难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内外政策,的确不会对美国霸权构成挑战,相反,美国则较易对其施加影响和控制,甚至使其成为美国的附庸。

  另一方面,西式民主的规则和程序赋予政府形式上的合法性,使这样的国家和地区不至于完全崩溃。资本是美国政治的“母乳”,为资本服务是美国政府的“天职”。全球化时代美国资本需要在世界范围自由流动,以攫取廉价资源和劳力、输出高端商品和服务。因此,美国从来就是把西式民主制度与自由市场经济捆绑输出的,完全崩溃和失败的国家并不符合资本的需要。世界上多一些内部纷乱、软弱涣散但又不至于彻底崩溃的国家,正好符合美国的利益。放眼世界,有哪个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移植西式民主后不符合上述特征?又有哪个非西方国家因实行西式民主真的变得繁荣而强大?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照搬西式民主,结果陷入经济衰退、政局混乱、内外交困的境地,戈尔巴乔夫却因此获得西方颁发的“和平奖”,叶利钦也得到了西方舆论的一片赞誉;普京胜选主政后,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寡头和分裂势力,强硬维护国家利益,让俄罗斯人看到国家重新强大的希望,却招来西方对他“民主倒退”、“专制独裁”的大肆批评和攻击。透过这些事实,我们看到了美国不遗余力向世界输出民主的最深层、最隐秘、最真实的动机。

  美国对外输出民主,自诩“站在历史和人民一边”,然而事实所揭示的却是它的虚伪与自私,人民终将会在事实面前觉醒。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美国  美国词条  热衷  热衷词条  民主  民主词条  输出  输出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海外社会

 印度农村的反贫困治理

 贫困是全球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也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致力解决的首要任务。印度自独立后一直致力于反贫困治理,颇有成效,但贫困形势仍然严峻。  印度农村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