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

发掘人生的心流体验——《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2500字:

最近读过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是《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作者是MihalyCsikszentmihalyi,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奠基人。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做游戏的人都知道“心流理论”,这也是以前我们做游戏时的理论基础。

心流的特征全都是游戏设计的必备要素:

集中注意力:通常游戏中是那个由你操控的行走的小人儿;有一个人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个人升级、打败boss等。

投入到竞争性的环境:PVP、PVE。有即时的回馈,乐趣通常出现在挑战和行动能力恰好平衡的时刻:各种冒出的数字、NPC的回复等。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玩起游戏来忘记了吃饭。

达到了忘我的状态:别人叫也不理。

我觉得所有做产品、做游戏策划的人,都需要读《心流》这本书。但这并不是一本讲产品设计方法论的书,而是讲幸福人生的方法论的书。

Mihaly提出: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作为一个经常能够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体验到心流、以及自己觉得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非常赞同Mihaly的观点。通过发掘人生的心流体验,能更容易体验到幸福的人生。总结起来有四种途径:

一、享受与自我独处的时光

人生有1/3的时间是自己度过的,需要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

阅读、写作都是能过帮助自己达到心流状态的活动;

二、从事能体验到心流的工作

脑力劳动者:选择一份与你自己智商相匹配的工作,要不干了十年后发现你已经穷尽了这份工作中的全部奥秘,索然无味了。

体力劳动者:并不只有脑力劳动才能体验到心流,刻意练习的体力劳动也能达到心流的状态。

三、培养能体验到心流的爱好

钓鱼、游泳、滑雪、爬山、书法等运动都能体验到心流

打游戏、打麻将、打牌是大多数人体验到心流的途径,并不是坏事,不沉迷而荒废正事就好

四、建设高质量的社交关系

和家庭的关系:设置家庭可以参与的心流活动,比如全家一起钓鱼、爬山;帮助孩子探索心流体验

和朋友的关系:交心的谈话、深入的探讨都有助于体验心流

【心流理论的实战案例】

案例1:心流理论如何帮助克服对工作的不满

实际生活中,对工作不满的三个理由通常是:

缺乏变化与挑战:原因是挑战低而技巧要求高。我能保持工作热情的秘诀之一是:做一个产品几年后就换产品,到现在我已经跨了社交、视频、游戏、移动应用分发、信息流推荐等几个互联网产品领域,因为总能学习到新东西,所以不会觉得厌烦;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难处理:原因是工作中太多低水平的撕逼和扯皮,损耗了自己对工作的热情。我首先极少跟别人撕逼,因此也就减少了工作中低水平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工作热情的损耗;更重要的是,我会贯彻“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列出自己需要提升的几个技能点,找到工作中的牛人(比自己牛即可)作为标杆,跟他们交流、学习。

压力大,没有时间思考or陪伴家人:原因是自己的技能低或者精力顾不上,应对不了工作的高挑战,因此焦虑。针对技能低的对策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应对挑战;如果短期很难提升,那么选择做自己能力胜任的工作;如果是精力实在顾不上,那么可以减少工作量,或者找能人来帮自己。

案例2:心流理论如何帮助克服跟人比较的烦恼

做社交和游戏,有一个核心词“比”。比是人类的一种下意识的动作。老是跟人比较,会让自己痛苦、恐惧、愤怒、嫉妒、焦虑等等。这会让人进入到内在失序的状态,注意力转移到了错误的方向,使我们分心,无法为实现意图而努力。

内在失序是心流的反面,是需要克服的心流状态。

善于创造心流的人,并不是佛系,不比较,无烦恼。而是善于把这种比,通过注意力引导到激发自己的意图上去,然后集中注意力思考该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比如,我们比竞争对手落后,那就设定一个能超越竞争对手的目标。如果竞争对手的确非常难以超越,那就换个别的能产生心流体验的目标呗。

案例3:心流理论如何帮助缓解人生的无聊

昨天豆豆看了一会动画片,爸爸就不让她看了,她立马哇哇的哭了:“不让看动画片好无聊啊”。我跟她说:“豆豆,你跟我描述下无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好嘛?”豆豆:“就是不知道干什么好”。我说:你不看动画片,还有很多玩具可以玩呀,还可以下楼去找小朋友玩呀,你怎么会无聊呢?”然后豆豆不闹着看动画片了,下楼去找小朋友玩了。

我现在教育豆豆,有运用心流理论的基本理念,并不帮她设定了目标ABC,帮她安排好todo,让她学这个,学那个。更多的是,我帮助她学会与自我相处,体会到心流,这样,在未来漫长的没有人帮助她设定目标的日子里,她会自己想办法去排解无聊。家里有很多玩具,她可以自己一个人玩乐高,拼出各种形状;也可以讲海底小纵队大战蜘蛛侠的故事;还能自己设计一个飞机,再用珍珠彩泥做出来;或者是拿着一本书,翻来覆去的看。

最近一年在做推荐产品,发现人生抉择和推荐产品本质上是一样的:满足约束的多目标序列优化问题。以人生为例:

多目标:幸福、健康、内在和谐、成就、家庭、财富、自由、情感、经济保障、创新、权力、名望等等

约束:个人天赋、家庭出身、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公司核心竞争力等

序列:小时,天,月,年,十年,漫长的一生

目标不同、约束条件不同、所处的时间阶段不同,都会让人做出不同的选择。

别笑,真的,我们做产品都是在思考哲学题的。产品经理最理想的状态是产品哲学和人生哲学一致。而不是心中想着诗和远方,实际干着无节操坑钱的事儿。

有的人选择工作的理由是升职、加薪、或者权力、名望。对于我来说,选择工作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这份工作能不能让我体验到心流。

在心流之下工作是发挥人类潜能的最好方法。能通过一年时间,把一个当初我自己不屑用的产品,打磨到我自己用得停不下来,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的事情了。作者:郭湘琰maggieguo

最近读过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是《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作者是MihalyCsikszentmihalyi,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奠基人。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做游戏的人都知道“心流理论”,这也是以前我们做游戏时的理论基础。

心流的特征全都是游戏设计的必备要素:

集中注意力:通常游戏中是那个由你操控的行走的小人儿

有一个人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个人升级、打败boss等

投入到竞争性的环境:PVP、PVE

有即时的回馈,乐趣通常出现在挑战和行动能力恰好平衡的时刻:各种冒出的数字、NPC的回复等

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玩起游戏来忘记了吃饭

达到了忘我的状态:别人叫也不理

我觉得所有做产品、做游戏策划的人,都需要读《心流》这本书。但这并不是一本讲产品设计方法论的书,而是讲幸福人生的方法论的书。

Mihaly提出: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作为一个经常能够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体验到心流、以及自己觉得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非常赞同Mihaly的观点。通过发掘人生的心流体验,能更容易体验到幸福的人生。总结起来有四种途径:

一、享受与自我独处的时光

人生有1/3的时间是自己度过的,需要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

阅读、写作都是能过帮助自己达到心流状态的活动;

二、从事能体验到心流的工作

脑力劳动者:选择一份与你自己智商相匹配的工作,要不干了十年后发现你已经穷尽了这份工作中的全部奥秘,索然无味了。

体力劳动者:并不只有脑力劳动才能体验到心流,刻意练习的体力劳动也能达到心流的状态。

三、培养能体验到心流的爱好

钓鱼、游泳、滑雪、爬山、书法等运动都能体验到心流

打游戏、打麻将、打牌是大多数人体验到心流的途径,并不是坏事,不沉迷而荒废正事就好

四、建设高质量的社交关系

和家庭的关系:设置家庭可以参与的心流活动,比如全家一起钓鱼、爬山;帮助孩子探索心流体验

和朋友的关系:交心的谈话、深入的探讨都有助于体验心流

【心流理论的实战案例】

案例1:心流理论如何帮助克服对工作的不满

实际生活中,对工作不满的三个理由通常是:

缺乏变化与挑战:原因是挑战低而技巧要求高。我能保持工作热情的秘诀之一是:做一个产品几年后就换产品,到现在我已经跨了社交、视频、游戏、移动应用分发、信息流推荐等几个互联网产品领域,因为总能学习到新东西,所以不会觉得厌烦;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难处理:原因是工作中太多低水平的撕逼和扯皮,损耗了自己对工作的热情。我首先极少跟别人撕逼,因此也就减少了工作中低水平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工作热情的损耗;更重要的是,我会贯彻“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列出自己需要提升的几个技能点,找到工作中的牛人(比自己牛即可)作为标杆,跟他们交流、学习。

压力大,没有时间思考or陪伴家人:原因是自己的技能低或者精力顾不上,应对不了工作的高挑战,因此焦虑。针对技能低的对策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应对挑战;如果短期很难提升,那么选择做自己能力胜任的工作;如果是精力实在顾不上,那么可以减少工作量,或者找能人来帮自己。

案例2:心流理论如何帮助克服跟人比较的烦恼

做社交和游戏,有一个核心词“比”。比是人类的一种下意识的动作。老是跟人比较,会让自己痛苦、恐惧、愤怒、嫉妒、焦虑等等。这会让人进入到内在失序的状态,注意力转移到了错误的方向,使我们分心,无法为实现意图而努力。

内在失序是心流的反面,是需要克服的心流状态。

善于创造心流的人,并不是佛系,不比较,无烦恼。而是善于把这种比,通过注意力引导到激发自己的意图上去,然后集中注意力思考该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比如,我们比竞争对手落后,那就设定一个能超越竞争对手的目标。如果竞争对手的确非常难以超越,那就换个别的能产生心流体验的目标呗。

案例3:心流理论如何帮助缓解人生的无聊

昨天豆豆看了一会动画片,爸爸就不让她看了,她立马哇哇的哭了:“不让看动画片好无聊啊”。我跟她说:“豆豆,你跟我描述下无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好嘛?”豆豆:“就是不知道干什么好”。我说:你不看动画片,还有很多玩具可以玩呀,还可以下楼去找小朋友玩呀,你怎么会无聊呢?”然后豆豆不闹着看动画片了,下楼去找小朋友玩了。

我现在教育豆豆,有运用心流理论的基本理念,并不帮她设定了目标ABC,帮她安排好todo,让她学这个,学那个。更多的是,我帮助她学会与自我相处,体会到心流,这样,在未来漫长的没有人帮助她设定目标的日子里,她会自己想办法去排解无聊。家里有很多玩具,她可以自己一个人玩乐高,拼出各种形状;也可以讲海底小纵队大战蜘蛛侠的故事;还能自己设计一个飞机,再用珍珠彩泥做出来;或者是拿着一本书,翻来覆去的看。

最近一年在做推荐产品,发现人生抉择和推荐产品本质上是一样的:满足约束的多目标序列优化问题。以人生为例:

多目标:幸福、健康、内在和谐、成就、家庭、财富、自由、情感、经济保障、创新、权力、名望等等

约束:个人天赋、家庭出身、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公司核心竞争力等

序列:小时,天,月,年,十年,漫长的一生

目标不同、约束条件不同、所处的时间阶段不同,都会让人做出不同的选择。

别笑,真的,我们做产品都是在思考哲学题的。产品经理最理想的状态是产品哲学和人生哲学一致。而不是心中想着诗和远方,实际干着无节操坑钱的事儿。

有的人选择工作的理由是升职、加薪、或者权力、名望。对于我来说,选择工作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这份工作能不能让我体验到心流。

在心流之下工作是发挥人类潜能的最好方法。能通过一年时间,把一个当初我自己不屑用的产品,打磨到我自己用得停不下来,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的事情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心理学  心理学词条  体验  体验词条  
笔记

 《长征故事》读书笔记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祝彦编写的《长征故事》,书中记述了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的重要战役和许多感人故事,让我深刻的了解了血染湘江、四渡赤水...(展开)

笔记

 《24个比利》读书笔记

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地方总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老板的员工等等,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处于不同角色的时候,我们的状态也总是不一样的。我们有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