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秋》读后感

文:蒋丽。在《春》中,巴金加入了觉新的舅舅:周波涛一家。蕙嫁入郑家后,最后惨死在医院里,至此都没能下葬。在出嫁前,蕙将弟弟枚少爷托付给觉新,让觉新好好的照顾他。巴金用“胆怯”、“站在角落”、“不敢大声说话”、“低着头”、“害怕”这些词汇去表现枚少爷,他是个站在人群里,也毫无存在感的人。觉新问他想不想去学堂时,他本人没有太多的想法,都是按他父亲的意思办事,想着父亲总不至于加害自己,一个五十多岁的教读先生在家给他灌输一些四书五经,没能像高家子弟那样进新学堂。他父亲对他管的十分严厉,身子不好,也只给他请些中医,开药调理,身体不好,不大让他出门。16、17岁的他时常感慨自己今生无望,人生没有意思,什么都是空的!他只能顺从父亲做一些自己无感的事情。枚畏惧父亲,却不曾信服。羡慕觉民,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和觉民谁是对的?觉新看着这样的枚少爷,心里满是惊恐和怜悯,仿佛看到了一场悲剧即将上演。枚少爷的新娘大枚少爷5岁,是冯家小姐,叔祖是当代大儒冯乐山(还记得么?前面要娶鸣凤,后来鸣凤不从,跳湖自杀的那个),脸庞生得端正,不喜欢多说话,脾气很大,淡漠带点骄傲,有一双当时“大家闺秀”的标配——像木头做的小脚。繁重的婚俗礼节,每一位来给他庆祝上礼的人,新郎都要三拜九叩(大家可以查下什么叫三拜九叩就知道,这个有多累人了),枚少爷本就疲乏的身体经这么一折腾,生命的进度条也所剩无几。她整天同枚少爷在一起,过着一种使她兴奋、陶醉的生活。心里只有她自己和丈夫,很快地完全了解了这个柔弱的年轻人,而且很快地抓住了他的柔弱的心。

枚少奶时常打骂丫鬟翠凤,周家人很少打骂下人,枚少爷不分青空皂白,帮着骂,这引起了周老太太的反感。有次孙少奶跟周老太太吵架,周波涛帮忙说话又得罪了老太太。老太太闹着不肯吃饭,说要出去修道。周老太太同陈氏都骂枚少爷,说枚少爷维护孙少奶。孙少奶又抱怨枚少爷袒护周老太太,她还在屋里头哭,吵着要回娘家去。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两面都不讨好,周波涛因为枚少奶家势的原因,总是帮着枚少奶说话,枚少爷哪儿敢跟他爹顶嘴?也只有听孙少奶的话,没有一点点自己的想法。婚后家庭的不和谐,使得枚少爷的身体每况愈下,吐血被觉新看到了想起当年的钱梅芬,也是吐血身亡的,仿佛又看见一场悲剧即将上演,于是建议周波涛请西医来看,但周波涛非得说婚后,枚少爷的身子好像慢慢变好了,还说:知子莫如父的。半个月后,枚少爷开始大口吐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仍坚持不看西医,还反咬一口,说蕙就是给西医医死的。给病重的枚少爷喝神幔子烧的灰。枚少奶整天满脸泪痕,眉毛紧紧聚拢,温柔仔细的照顾着他,她是真心关心枚少爷。枚少爷也忧心:身怀六甲孕的枚少奶年纪轻轻的就要守寡。没多久他便死在了病床上。他的父亲周波涛是怎样的人?固执是他的人设,知道姑爷郑国光的秉性不良以后,因为碍于面子还是把蕙嫁了过去;蕙当初生病,他如果不偏执的坚持只看中医,蕙不会年纪轻轻的死去;他固执的认为,女儿嫁出去以后,便是郑家的人,郑家一定会妥善料理后事,结果导致了郑家故意拖延,把蕙的尸体,停放在莲花庵,无人无津,迟迟不下葬。整天夸张郑国光旧学学的好(有多好呢?,巴金这样写道:写个凭据,即便左思右想,写的还似通非通)。蕙还没下葬,郑家就已张灯结彩,准备续弦了。要不是觉民设计把郑国光骗到周家,签下凭据,蕙也得不到顺利的安葬。我以为是封建思想,导致周波涛重男轻女?但他平时对枚少爷也十分严格,执拗起来,即使是周老太太也拿他没办法,枚少爷病时,周波涛宁死也不愿请西医,优柔寡断还偏执,延误了最佳的诊断时间,出事了只会发脾气和骂人。

再来说说觉新,觉新始终贯穿全书,周家枚少爷办喜事,请他帮忙,他答应了;蕙的安葬问题,找郑国光交涉,他答应了;枚少爷死了,丧事他代办了;妹妹淑华和陈姨太他们吵架,陈姨太气不过,找觉新理论,他代为受责;家里丫鬟生病了,他掏钱请医生、死后还给她买棺材等等,一些跟他有关系的、没关系的,他都揽在了他自己身上,别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以为这样迎合别人,可以得到暂时的安宁。然而即使他什么都为别人做了,别人也没觉得他有什么好,反而觉得这个人好说话,更得寸进尺、变本加厉的欺负、恶语相向。高克安在外租着公馆包养了包养戏子,吸大烟;高克定调戏家里丫鬟,高老太爷丧期未满,又另娶小妾喜儿,后孕一子;同时还在外面租了小公馆包养了个妓女。他们2个没有经济来源,仅靠变卖继承的一点遗产,字画、田地度日。五房沈氏隔几天就和高克定吵架,吵完气不过,就打骂自己的女儿淑贞,淑贞因为无法忍受父母的折磨,最后在院里跳进自杀了。沈氏因为伤痛欲绝,又加上克定的冷血无情,最后离开了高家,高克定没去送,反而是觉新去送她。三房高克明虽然作为他们的大哥,却并不能服众。在觉群、觉世身上看不见希望后,决定和张氏再生一胎,准备重新重点栽培。因为儿子觉英,调戏打骂丫鬟春兰,而招来沈氏的难堪的侮辱。淑英走后,他本寄希望于长子觉英,但是他的希望破灭了,眼前的黑暗中他看见一对带着复仇的讥笑的小眼睛。看着一代不如一代,高家风光不再,未老先衰,病情加重了。见高克明身体不好,手头又缺钱用,高克安、高克定、陈姨太几人建议,卖掉高家大院,彻底分家。故事随着觉新工作的大厦失火,到达高潮,家人的股票、觉新的工作、觉民的报社,被一把火烧的彻底。高克明和觉新起初并不同意分家,在枚少爷死后没多久,高克明因为咳嗽久治不愈,都未能见到孩子出生,便离世了。克安因此当上家长,一家人各怀鬼胎,分开自是必然,克明的灵柩才抬出去不久,各方就嚷着分家签订合同了,你争我夺,甚至嚷着要打官司,在这种鸡飞狗跳的分家场景中迎来了故事的尾声。

觉民和琴呢?本书他两还是没有结婚,不是因为双方家长的反对,而是虽然都同意,但是他两不想按照枚少爷那种封建的结婚仪式去结。那觉民在《秋》里又起到什么作用呢?觉民是觉新生命中的正能量,当觉新被旧势力吞噬时,觉民总能把新思想注入他的心灵,用行动、用结果,去证明自己的信仰。书中反对旧制度的地方,都是通过觉民的口表述的。我想没有觉民的话,觉新或许早就牺牲了。蕙最终得以下葬,大部分是觉民促成的。自己的妹妹淑华,因为没有父亲管束,没有受到礼教的压迫,但也没有接受什么教育,所以觉民说动觉新把淑华送进了学校,淑华自己也很努力、进步,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至少她不会像淑贞那样,在泥沼之中沉沦、迷失自我;在王氏和陈姨太日常挑拨、讽刺淑华没有教养时,觉民也会挺身而出,为她挡去唇枪舌剑。觉民、黄存仁、张惠如的报社、话剧演出还在进行着,激流三部曲中对他们的压迫也是轻描淡写的,写的更多的是这些年轻人的坚定、热情、上进、团结,从时不时的描述中,得知他们的队伍正在壮大。觉民和琴的爱情,炽烈却纯真。他们有相同的信仰,他们在新思潮的路上互相扶持,鼓励,给彼此希望。

从书的开头,我就在担心觉新时不时会挂掉!欣慰的是,看到剧终,他虽然悲伤,却还活着,巴金还在后记里面,将他和翠环写在了一起,也算是有个懂他的人爱他。书中的迷信:像是喝烧熳灰;生病不好好休息,却请巫师捉鬼;家里有人死亡,生小孩坟头会冒血;女子不能读书。。。这种伪科学,通过试验就可以解决。觉新这个人有担当,有情义,有文化,有故事,他之所以活的痛苦是因为,他必须在“好”的东西之间做出抉择:选择拥护旧制度还是爱情?还是生命?还是亲情?很不幸的是、另外一些美好的东西和旧势力不再兼容,他必须做出抉择。世界上最难做的决定,不是在对和错的选项之间,而是在2个都正确的选项之间做出抉择。当明白觉新内心深处最重要的东西是拥护旧势力时,便不会惊讶于他放弃了钱梅芬的爱情和自己的学业!放弃了蕙!在李瑞珏,海儿,蕙,高克明,枚少爷生病时,碍于旧势力,没有及时请西医救治,这些人失去了生命。可以看出,封建制度的价值甚至高于生命!但不管在哪个制度下,我们应该明确的是,生命和自由,应该有最高的价值!没有生命,任何制度都无此谈起;没有自由,生命将毫无意义!没有人,生来就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好,什么更好?每个人来说、好和不好的东西在不同的阶段也不同。我们可以试错,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若我们承受了当初选择的后果,不要懊恼,坦然面对自己,进行反思,在下次行动时采取变革。我们要反复的训练:问问自己,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苏格拉底说:没有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愿我们在反省后的行动中,都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秋》读后感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秋》读后感词条  
笔记

 《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爱和自由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读书只是一种提升自我的开始。当我拿起孙瑞雪老师写的《爱和自由》的时候,我觉得抓住和把握一个儿童的前六...(展开)

笔记

 《咕噜牛》读书笔记

我最喜欢《咕噜牛》这本书,因为我喜欢书中小老鼠的机智与勇敢。《咕噜牛》是有(英国)茱莉亚.唐纳森写的,书中讲述了一只聪明的小鼠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吓跑想吃它的动...(展开)

笔记

 《圆明园的毁灭》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并深受感触。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院内珍藏了许许多多的奇珍异宝,可是1860年英法联军这帮可恨的强盗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