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好好学习》读后感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明白不懂的知识可以求助于书,于是我像是一个拿到了一个万能钥匙的人,总是试着拿这把万能钥匙去开启一切未知的锁。有时甚至产生一种想把天下书读尽的野心,随着年龄增长,意识到自己想法的荒诞和不切实际,但是买书的习惯却已经改不掉了,以至于自己陷入了一种买了很多书,却总是看不完的尴尬局面,想看的书太多,时间总是很有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被这个问题困扰?如果有,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直到最近看了成甲的《好好学习》才把我体内的两个矛盾的气息揉为一股真气。当我们悲哀“书是读不尽”的时候,利用成甲书中的临界知识之一“黄金思维圈”,反问自己:书有必要读尽吗?书有必要读完吗?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问题“书有必要读尽吗?”其实已经有答案了,无论你能力有多强,时间有多充裕,你都没有办法读尽天下书。现实就是这么无情和无奈,所以我们只能去解决第二个问题“书有必要读完吗?”也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但是以我对人性的理解,书是读不完的,因为你未知的东西太多,除非你是那种没心没肺,吃饱就睡,对这个世界一点也不好奇的人。好像这样回答不够充分和严谨,也没有给出很简单粗暴书不必读完充分理由。不着急,咱们先搁置争议,先回答第三个问题“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一旦回答好了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非常赞同成甲的答案: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成甲举了他自己的例子,他之前每年都会读100-200本书,他认为自己这样高强度的读书,不能说没有帮助,只是有很多当时该慢下来的地方没有慢下来。读书快,感觉都快成为了惯性,为了快而快,为了读完读完

其实我之所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成甲的犯过的错也是我现在正在迷茫和困惑的地方,我也是每年看很多书,也是为了读完而快读,最后是囫囵吞枣,看到那么多未读的书就会让自己莫名的焦虑起来。即使勉强读完,也是那种:看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尴尬。

成甲现在仍然是一个月要买10-20新书,一年下来也还是要200多本,而且还有很多事大部头。要是把这些书读完,恐怕一年什么也不干,时间也会很紧张。于是他反问自己读书的目的,然后发现自己读书是为了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汇贯通的,也就不再焦虑,也就可以很从容的看书。

他举了一个最近在看的罗伯特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全书500多页,之前他会给自己定下每天读多少页,然后几天读完。但是现在知道自己读书的目的后,他不再这么做。

他先找到这本书对他感兴趣的章节,比如,他看目录之后对作者提出的“结构图谱”觉得困惑,几个字都认识,加起来啥意思却一点也看不懂了。他把介绍这部分的所有章节看了将近两个小时,做了几千字的读书笔记,才算完。他也比较推崇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当然我这不是鼓励大家读书一定不要读完,而是想和大家分享读书的目的是应用。当读完和应用要做取舍的时候,我们宁肯书读不完,也不要为了快而读完,也不要为读完读完,那样我们就真的是事倍功半。这本书说了很多朴素的道理,比如“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进化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安全空间”。一个都是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的“临界知识”。无法一一展开,喜欢这写观点的朋友可以买来看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好好学习》读后感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好好  好好词条  学习  学习词条  
笔记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挫折中成长,在失败中学习。痛苦很客观,它是一种事实。因此忍受他,承受他也很客观,事实,和显而易见。只要在痛苦来临的时候告诉自己...(展开)

笔记

 《傅雷家书》读后感

孟子的著名文章《富贵不能淫》里曾说到过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读完本书后,我的心里总算有了个‘大丈夫’的范本写照。傅雷一生命运多舛,少年丧...(展开)

笔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冒险,是勇敢者的象征;冒险,是男子汉的代表;冒险,是正义者的名片······在这个寒假里,我阅读了一本有关于冒险的好书——《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