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缺爱》人与人连接的重要性

关于作者

罗伯特·纳伯格,法国知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分析师、家庭治疗师,目前在巴黎和瑞士执业。

关于本书

本书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现代人的“缺爱”其实是存在感的缺失,通过7个章节、3大部分,讲述了存在感是如何被构建的、为什么会缺失,以及如何化解因存在感缺失而导致的各类痛苦。帮助我们重新定义存在的意义和自我价值,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骄傲自信地活下去。

核心内容

自我价值感低,特别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暴饮暴食,容易对自己过度补偿?控制欲强,一旦事情不按预期发展就很痛苦?消极地看问题,抗挫折能力差,心态易崩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下,这些都源于我们对自我存在的焦虑。这本书将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解析存在感的由来,以及如何构建它。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一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书,叫《缺爱》。

什么叫存在主义心理学?简单说,这是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而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乍一听这个名字,好像很专业,离我们有点远。但是,假如深入了解这本书的内容,你会发现,它其实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怎么个有关法?先卖个关子,先说说我为什么要解读这本书。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来解读,契机是来自另外一本书。这就是香帅老师最近出版的那本《钱从哪里来》。你可能觉得奇怪,一本谈论金融的书,跟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其实,这里面还真有一些很微妙的联系。

在香帅老师的书里,提到一个数字。在2019年,中国人收入的中位数,会超过1万美元。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一旦进入万元美金社会,社会财富就会发生一个趋势性的转移。那就是,会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换句话说,服务业会越来越赚钱。注意,这里的服务业,不是特指服务员、理发师,而是泛指所有跟人直接发生连接,并且通过深度连接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职业。比如教师、医生、房产经纪,都在其中。

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环节,会被人工智能代替。但是,不管技术怎么迭代,有一种东西不会消失,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未来,一个人的优势将越来越多的,存在于他与周围人的连接中。

好,说到这,就要说到今天要解读的这本《缺爱》了。假如说,香帅老师的书,是从金融学的角度,来描述连接的价值。那么这本《缺爱》,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我们连接的意义。你会发现,跟周围人的连接,这件事的意义,比我们想象得要深刻得多。它从来不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一个人存在的,最根本的前提。

笛卡尔有句名言,叫我思故我在。其实,这本书的主题,跟这句话有点像。那就是,我连接,所以我存在。而且这本书的外文原名直译过来,就应该叫,存在

这本书的作者,是目前在心理学界颇受追捧的新锐学者,来自法国的罗伯特·纳伯格。他也是一位从业多年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分析师。而这本书,就是作者这些年来,针对存在这个话题的研究精华。

接下来,我将分成两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咱们回答这本书中最核心的问题。为什么说,我连接,所以我存在

在正式回答之前,咱们先交代一点背景。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看来,任何一个人,都同时存在于三个世界。第一个,叫周围世界,也就是物理意义上的,你这个人的存在。第二个,叫内在世界,也就是你的内在自我。第三个世界,叫人际世界,也就是你跟周围人组成的关系

周围世界和内在世界都不难理解,前人已经做过很多探讨。但是,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最后一句,也就是,人为什么必须存在于人际世界呢?借用书里的原话,没有人可以遗世独立。没有人可以孤立存在。人必须存在于,某一段关系当中。这就是咱们说的,我连接,所以我存在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每个人都是存在的啊,就算我跟周围的人不发生联系,我也是存在的啊。

要想理解这个意思,咱们可以先做一个思想实验。首先,来回答两个问题。这是哲学层面上,有关存在的两个关键问题。分别是,你是谁?你身处何处?

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可能是,我就是我,我是一个人,我就在此时此地啊。这么说也没错,这是物质层面上的你,存在于当下的这个时空。当然,你肯定不止是一堆物质层面上的分子。那么现在,请你更进一步回答,你还是谁?

注意,这个问题一旦问出来,就有意思了。你会发现,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你都一定会把自己置于某一段人际关系当中。比如,你说你是一个父亲,是把自己放到跟孩子的关系里。你说你是医生,是把自己放到跟患者的关系里。你说自己是高级工程师,是把自己放到一个专业评价体系里。这是你跟这个专业领域之间的关系。而任何一个领域都是由人组成的。说到底,这还是和人的关系。就连你直接回答自己的名字,也一样。因为名字是父母起的,当你用名字来描述自己,其实是把自己放置到家庭关系中。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人,你的任何一个身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你一定存在于,人际世界中。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给这种状态换一个表述。那就是,人生是一场分布存储。也就是,这存一点,那存一点,分散存储在很多不同的地方。说白了就是,你是众多身份的集合。而每一个身份,又都分散存在于某一段关系当中。这些关系集合在一起,就是书里说的人际世界。

注意,这不是说,你只存在于人际世界里。就像前面说的,人同时存在于三个世界。人际世界是存在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天生的,它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所以,人在这个层面上的存在,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我们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这个过程自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很多地方,都会给孩子起两个名字,一个大名,一个小名。这其实就是在为孩子建立关系。大名会登记在身份证上。别人通过大名认识你。这是你跟社会之间连接的介质。而家里人会称呼你的小名,这是你跟家族之间连接的介质。

同样,再长大一点,你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进入什么行业,跟什么人合作。这都是在构建你在人际世界里的存在

注意,在人际世界中构建自己的存在,并不是说,让别人知道你这个人的存在。而是说,你跟什么人,构建什么样的关系,这个过程本身,就直接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咱们讲个真实的故事。大概是13到14世纪的时候,北极的格陵兰岛上,生活着两群人。一群是因纽特人,他们是这里的原住民。还有一群是维京人,是10到11世纪的时候,移居到这里的。维京人的生存能力很强。虽然格陵兰岛的夏天很短,但维京人居然利用这短暂的夏天养牛放羊,建立了数千人的定居点。

但是,到了13世纪,格陵兰岛气候突然恶化,维京人的牧场全部消失。故事到这还算好理解。但接下来的事,就让人捉摸不透了。岛上的因纽特人,在气候恶化期间,靠着吃鱼、吃海豹,活了下来。但岛上的维京人,一个不剩,全部饿死。因为他们的族群里有一条禁忌,不能吃鱼和海豹。

这是个特别奇怪的规定。要知道,维京人的老家在欧洲。对欧洲的维京人来说,吃鱼是家常便饭。为什么到了北极,就不吃鱼了呢?有人推测,可能是因为当初维京人移民到北极的时候,因为吃鱼或者海豹,发生过大规模的疾病,他们就认为,这些动物有毒,不能吃,并且形成了禁忌。但是,后人其实并不知道有毒没毒的事,他们只知道,不吃北极的鱼,这是先人的规定,是他们文化信仰的一部分。是信仰,就不能违背。至于爱斯基摩人吃不吃,跟他们没关系

当然,这并不是故事的重点。我想说的是,你看,一群维京人,宁可饿死,也要恪守这个信仰,甚至连一个想试着打鱼,或者吃海豹的人都没有。但是,假如岛上的不是一群人,而是一个人,还会这样吗?大概率上不会。为了活下去,他会尝试一切手段。看到爱斯基摩人吃鱼,他一定会跟着吃。类似的故事,你肯定看过很多。一个人流浪荒野时,为了活下去,一定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再比如,换个场景,不管是哪个时代,你都会发现,当一个族群遭受危机时,总会有人挺身而出,为了族群而牺牲自己。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但是,反过头来,假如这些人不是身处一个族群中,他们是孤身一人。他们肯定不会考虑族群利益,这跟品质无关,因为族群根本就不存在,他有什么可考虑的?不管是自私还是无私,在没有族群的情况下,这些品质根本就无从谈起。

当然,不光是积极的品质,消极的也一样。比如嫉妒,只有当你身处一个,有人比你优秀的群体中,它才会产生。

换句话说,人的某一部分,比如,有信仰,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你,有牺牲精神的你,或者有嫉妒心的你,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群体中。存在于你跟这个群体建立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中。

《乌合之众》的作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曾经说过,无论什么人,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否相同。在他们组成一个群体时,他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与他们作为个体时截然不同。除非组成一个群体,否则个体根本不可能拥有某些念头或情感。

你看,过去我们都以为,人的品质存在于人的自身。但事实上,这些品质出现的前提,是你跟他人建立的关系关系,才是这些品质的容器。

著名的西班牙思想家,奥特加·伊·加塞特曾经说过,人不是一个自然状态,而是一段历史。人不是一件物品,而是一出戏剧。人生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被选择和构思的东西。人便存在于这种选择与构思之中。简单说,就是你构建什么样的关系,就是在构建什么样的自己。

好,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说,我连接,所以我存在?答案显而易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众多身份的集合。而每个身份,又都存在于某一段关系当中。所以,构建关系,本质上就是在构建自己的存在

说到这,我们算是从正面回答了,连接的价值。当然,想论证一个东西重要,不光得回答,有了它,会有多好?还得回答,假如没有它,会有多糟?

第二部分

那么,假如失去了跟外界的连接,会发生什么呢?第二部分,咱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作者认为,这会损害一个人的存在感。乍一听这个结论,你可能会觉得不痛不痒。存在感,指的不就是曝光度吗?低一点好像也没什么吧?

说到这,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存在感?过去我们都认为,存在感,等同于曝光度,谁吸引的目光多,谁的存在感就越强。但是,顺着刚才的逻辑,存在感指的其实是,我们在建立一段关系时,在这段关系当中,获得回应,感知到自己存在时的感受。

比如,婴儿出生的那一刻,就建立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拥有了,自己作为一个孩子的存在感。再比如,结婚,双方在建立关系的同时,也拥有了作为丈夫或者妻子的存在感。

而且注意,一旦这个建立在关系层面上的存在感受到损害,你往往会觉得特别失落。

比如,家里有孩子的人肯定知道,对一两岁的孩子而言,最可怕的不是你训斥他。因为你训斥,他也未必听得懂。对他而言,最可怕的是你不理他。没有回应,就意味着,他会在某种程度上感受不到,自己作为一个孩子的存在,产生存在感的缺失。为了确认自己的存在,他会更加哭闹,来博得你的回应。

再比如,不知道你在上学时,有没有过这种体验。老师问一个问题,让全班举手回答。但是,不管你怎么努力举手,老师就是视而不见。这时,你会感觉心里很别扭,但又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其实,这就是存在感受到了伤害。

最极端的情况,就是所有的联系全都被切断。这就等于被剥夺了全部存在感。感到世界离你而去,大概形容的就是这种绝望。

比如,当年,弗洛伊德患上了口腔癌,不能正常说话,也没法参加社会活动。他平时只能通过女儿安娜,和外界取得联系。后来病情加重,跟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少。陪伴在弗洛伊德身边的,只剩下一条牧羊犬。这是弗洛伊德的朋友送的,一直跟他寸步不离。

但是,随着病情加重,弗洛伊德的口腔组织坏死,开始散发恶臭。狗的嗅觉异常灵敏,这条牧羊犬,也再也没有进过他的房间。弗洛伊德的状态也变得越来越差。最终,1939年,弗洛伊德死于自杀。

根据他的私人医生的说法,压垮弗洛伊德精神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这只牧羊犬。牧羊犬的远离,切断了弗洛伊德跟世界的最后联系,也让他失去了最后的存在感。

你可以这么理解,存在感,就像是精神世界的地基。一旦它垮了,这个人的精神,也会濒临崩溃。所以,维护自己的存在感,就等于是在夯实精神世界的地基,这是每一个人的本能。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不对啊,有些人好像不是这样。比如艺术家。很多艺术家都有点自闭,都很少跟外界联系。难道他们就没有存在感的需求吗?作者认为,不是没有,而是他们建立存在感的方式比较特别。他们不是通过跟人直接连接而建立存在感,而是通过创作来建立存在感。注意,是通过创作,而不是作品。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认为,不管是画一幅画、写一首歌,还是作一首诗。艺术家都是在通过这个创作的过程,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外化成一件作品。本质上,这就在建立联系,在创造存在感。

但是,这个过程不会一直持续,在艺术品完成的那一刻,它就终止了。因为艺术品在完成的那一刻,就不再属于作者,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你看,一个艺术品,到底有什么内涵?想表达作者的什么心情?这些形而上的内容,共同构成了它的生命。但是,这些内容,哪里是作者说了算的?从完成的那一刻起,就变成了所有人一起创造的。

这个心理过程简单说,就是你为了跟世界沟通,创造了一种语言。这个时候,你的存在感是最强的。但是,当你说出去的那一刻,听的人却把它理解成另外一种语言。这种存在感又消失了。那么,怎么继续让存在感持续下去?很明显,你要一直创作。

这就是为什么,越是独立,越是很少跟外界联系的艺术家,越会一直创作。作者认为,这是他们保持自我存在感的一种方式。

换句话说,即使是你认为的那些,最孤立的人,他们也一直在用某种方式,维持自己跟世界的连接,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存在感。而存在感,是一个人最基础的需求之一。

但是,有一种情况是特例。那就是,受到严重威胁和伤害的时候。这时,出于自我保护,很多人会故意通过某种方式,来消减,甚至试着抹除自己的存在感。

比如,曾经有个比利时的心理医生,叫西格赫西。他在二战期间,被关到了纳粹的集中营。按照我们通常的设想,在这么残酷的环境下,人们应该是报团取暖,互相安慰。但事实是,正好相反。根据西格赫西的回忆,在纳粹集中营里,他一直恪守一条准则,那就是,绝对不要与人建立关系。一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今天跟你同铺的人,明天是否活着。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太煎熬了。第二个原因,是不跟人联系,会让你的存在感降低。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痛苦和恐惧,也多少会减缓。换句话说,你抹除了一部分承受痛苦的对象,痛苦也就自然减少了。

再比如,作者发现,很多在青少年时期,遭受过性侵的人,在成年之后,会产生自虐倾向。自虐发生的比例,比其他没遭受过性侵的人,要高得多。作者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补偿现象。

受害者在遭受性侵的时候,身体和精神都在承受巨大的痛苦。为了减少痛苦,他们会在潜意识里,试图关闭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是,强行告诉自己,我现在不存在,承受伤害的不是我。

但是,当惨剧过后,受害者又会在潜意识里,努力找回自己的存在感。结果有一些人,就产生了自虐倾向。他们想通过肉体上的痛感来告诉自己,此时此刻,我是存在的。

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特例。但是,从中我们能看出,存在感,是一个人最底层的需求,不管你是谁,曾经经历过什么,对存在感的需求,都一直存在

好,以上就是第二部分内容。我们回答了,假如失去跟外界的连接,会发生什么?结论是,会伤害一个人的存在感。而存在感,是一个人最本质的需求之一。

总结

说到这,你可能会说,既然连接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跟世界建立有效的连接呢?是不是连接的人越多就越好?网上有那么多网红、大V、明星,有那么多人关注,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建立了足够的连接呢?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

其实,在这本书里,作者给了一个标准。我觉得可以回答所有这些疑问。那就是,是否建立了足够的连接,不是看你认识人够不够多,而是看,你是否给他人提供了价值。

你看,有些人明明很低调,在媒体上的曝光也不多,但是,他的存在感非常强。比如,袁隆平、屠呦呦。这是因为,他们为他人贡献了足够了价值。因为创造价值,所以他们跟这个世界,跟他人的关系更深入。因为关系更深入,所以他们的存在感也就更强。

归根结底,连接,不是你覆盖的广度。而是通过创造价值,嵌入到这个世界的深度。

到这里,这本《缺爱》已经为你解读完了。最后提醒,听书已经上线了红包分享功能。你可以点击文稿里的红包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你还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部文稿和脑图。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李南南

转述:宝木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缺爱》人与人连接的重要性  重要性  重要性词条  连接  连接词条  
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书中最值得讨论就是中国发生红色革命的原因。认真阅读之后,努力总结,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人民的愿景。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通老百姓或受军阀混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