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分享 (上)

好多人问,为什么要读经济学这种书,其实我也不断反思问自己,答:

多读经济学,少交智商税,争做理性人。

经济学家的思考和思维方式区别于普通人,只有拓宽了思维方式,也许对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走势会有认知上的不同。

这本书,算是入门级的经济学书,对于我这种经济小白来说,读起来已不易,解读起来确实也颇费很多功夫,努力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以通俗的语言再讲解一遍,而且因为书中内容颇多,所以会摘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讲解。

目录

1、经济学的魅力——前言

2、公平与效率

3、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4、如愿以偿和事与愿违

5、人性论与同情心

6、铅笔与市场经济

7、歧视的问题

8、成本

9、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决定资源成本

10、社会成本问题

11、经济学:只讲数,不讲理

12、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

13、边际革命

14、需求与价格

15、春运火车票是否该涨价?

16、房价该涨还是该跌?

17、道路拥堵问题的解决之道

18、看病难为什么在世界普遍存在

01:

经济学的魅力——前言

经济学之所以如此有魅力,原因在于它是以研究陌生人的互动规律为己任的学问,虽然人的认知和判断,主要靠直觉、视觉和人际互动来驱动,但是人的身体和际遇,早已置于大规模的陌生人的精妙协作之中。

虽然普通人觉得我们离经济学很远,但其实在国家的发展洪流中,我们一直是处于经济涡流之中,只是我们不自知而已。我们应该了解一下经济学,他不光是讲经济,他是让人脑洞大开,让你料想不到,让你感叹到“原来如此,我怎么就没想到了呢”。

02:

公平与效率

——1869年4月,原告请了两位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他俩从晚上6点干到8点,在马路上共堆出来18堆马粪,因为太多拿不动,就搁置在路边,未做标记,就打算第二天带车来运。第二天,被告看到了马粪,问巡逻人:这些马粪有没有主人?有没有人要把马粪运走?巡逻人说不知道。被告听了,觉得没有主人也没有标记,就运走了撒到了自己的田里。中午的时候,帮工回来,发现马粪没了,知道是被告拿走了,于是上了法庭。

分析

观点1:溯源说。马粪的主人是马,马粪属于马的主人,马的主人把马粪丢弃,放弃了所有权,因此无所谓是谁的。

观点2:位置说。马粪在马路上,马路是公家的,谁见了都可以拿走。原告把马粪堆在路边,只是改变了位置,未改变所有权,因此不归原告

观点3:标记说。 原告因为没有标记,所以不属于原告。

观点4:劳动说。 因为原告付出了劳动,所以属于原告。

最终法院判给了原告,因为劳动创造财富,是提倡的,会使社会越来越好。如果判给被告,就默许顺手牵羊是好的,不利于社会发展。

那跟经济学有什么关系呢?

这种公平的裁决背后,是效率的考量。保护产权的努力是会消耗资源的,消耗越大,资源的净值就越低。

比如,我们不能随便把人投进监狱,除非有个公正的审判——背后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人力资本会受到随意的破坏,人们就不会有积极性去积累自己的人力资本,懒惰和无知就会成为社会的常态;

我们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除非给予相应的补偿——背后的效率是:如果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就不会有人有积极性去爱护、积累自己的财富;

交通肇事者需负法律责任——背后的效率是:如果不需要负责,那么马路就会非常混乱,效率就会降低。

所以,当我们讨论公正的问题是:背后的含义是:这是符合效率标准的。公平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自首减刑”,自首认罪,为何会给予减刑?设想一个案件从起诉,调查到庭上诉讼将消耗很多的物力人力,时间成本更是不计其数,由此必将消耗大量的司法资源,自首则是犯人给了办案人员大大的方便,加速案件的进展,降低司法资源的消耗浪费, 那这样给自首者一个网开一面的待遇也就非常合理了。这就是司法的公正 vs 司法的效率”的考量。

03: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小米总裁雷军有句话:把看得见的钱分掉,赚背后看不见的钱。

  

破窗理论

一个顽童把窗户打破了,窗户的主人去买玻璃,就会刺激玻璃的生产,生产玻璃的工人就有了钱买面包,做面包的工人又可以买衣服,就会推动一些了的生产,所以有困难才有进步,多难兴邦。

二战时期,日本被原子弹爆炸,但之后却迎来经济的高速发展;

老人的退休,产生了很多的位置,新人才有机会;

塑料袋装食物,浪费了很多塑料袋,但是用塑料袋装食物的保存期长,如果不

用,食物就扔得快,该如何取舍;

所以,破窗理论的意义说明,看得见的是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人的衰老、花费掉的物资,看不见的背后带来的隐形的价值

任何一件事,要学会多角度、多深度的去看待,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表面。

04:

如愿以偿和事与愿违

人,都希望如愿以偿,都希望有付出就有回报,都希望付出的程度和回报的厚度成正比。

人,都认为,好的事情都是好人做的,坏的事情都是坏人做的。

人们的收入低,有人会说,因为有坏人,因为资本家发的工资少了,让多发点就行了;

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有人会说,有人贪得无厌,肆意提价,房地产提价,食品商提价造成的,抑制住提价就可以了;

房价越来越高,真正住的人买不起,有人说:不让那些坏人炒房就行了;

人们固有思维,坏事都是坏人干的,可深思一下,坏人能干几件坏事?法律能允许肆无忌惮的干?难道坏人就不能做好事么?

说了怎么多,并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想说,经济学的解决内容,就是为什么好心有时会办坏事?比如:

最低工作保障(低保):本来是保护穷人的,但却发现穷人活得更糟了;

同工同酬制度:本领是要保护弱势群体的,但最后却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福利制度:本来是想保护那些没有依靠的人找到依靠,但这些人最后却变得更惨了

濒危动物保护制度:似乎法律颁布了,动物一样在减少……

一个不公正不公平的问题出现了,人们的思维是政府立法,遏制事情发生,但经济学思维却非如此,经济学家认为即使法律通过了,人们还是会有别的对策的,因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那么经济学的研究是客观规律,是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很多规律是人的普世想法大相径庭的。

05:

人性论与同情心

人是不是自私的?当然是,人都是有私心的,经济学家认为,人是自私的,那些完全不自私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在社会上是不会受到尊重的。

人虽然是自私的,但人也是富有同情心的,看到别人的开心我们会开心,看到别人的悲伤我们会难过,同情心是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

但人的同情心,是随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远而急速减弱的。比如大家的手机通讯录,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人,真正只有极少数,愿意倾听我们,愿意在为难关头不顾身的来帮我们。

亚当斯密说了一个经典的案例:一个伦敦的体面的绅士,听说中国发生了地震,伤亡惨重。接下来怎么做呢?拿出地图,查一下离伦敦有多远,会不会波及到伦敦,一看伦敦是安全的,然后会哀悼中国人,感慨生命无常。然后Facebook或Twitter上发个哀悼。接着回归自己的生活,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非常现实的反衬现如今,一个体面的绅士的爱心也就如此,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亚当斯密总结到:一个人尽毕生之力,亦难博得几个人的好感,但在文明社会中,又需要多人的协作和他人的帮助,该怎么办呢?答案是:依靠市场。爱心只适用于小圈子,市场才是个陌生人互助的平台,才能满足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需求。

因为亚当斯密看到了人性的两面性,并找到了对付两面性的方法,就为市场经济找到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把亚当斯密视作市场经济之父。

06:

铅笔与市场经济

再来说一个身边的东西——铅笔。铅笔,看似是笔杆、笔帽、笔芯构成的,其实原料十分复杂:雪松木的木材、笔杆油漆中有硝酸纤维素和合成树脂、笔芯里有石墨黏土滑石粉、笔帽的金属是黄铜、橡皮的颜料是硫化镉。

这些东西,都有各自生产的地方,如果一个人干,那估计一周都未必能做出一支铅笔。但实际中,各自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工人在做,而这些工人,却不知道自己做的东西会最终组成一个叫“铅笔”的东西。虽然材料众多,每种材料的工序又极其复杂,总计参与的人数也众多,但一支铅笔的价钱却不贵。

这就是市场,让成千上万的陌生人互相协作的平台。

07:

歧视的问题

这个世界,任何资源都是稀缺的,无论是矿产、森林、能源这些有形资产,还是空气、美貌、天资、时空这种无形资产。而且因为人的需求是得寸进尺的,人的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

既然资源是稀缺的,那么就涉及到资源的不均等分配的事。一块木材,如果用来造铅笔,就不能拿来盖房子;时间有限,如果用来看电影,就不能用来看电视;金钱有限,买了周杰伦唱片就不能买别人的唱片了。

这就是稀缺—选择—区别对待—歧视的逻辑,因为稀缺不可避免,所以歧视不可避免。

产生歧视的原因是两方面:

一是偏好。同样的钱,人偏好周杰伦所以买,同样的时间,人们偏好去看电影。

二是信息不对称。因为人们接收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比如去买东西,你能接受到的内容只是商家告诉你的,商家有很多信息是不告诉你的,比如进货价、进货渠道、成本、放了多久等等。

因为有了歧视,所以人们才会产生以偏概全的判读,才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出判断。为何?因为这是一种最低成本的获取内容的方式,因为想了解完整的信息的代价太大了。

一个偏远小镇、一个国际大都市,哪个歧视更严重?

答案是:偏远小镇,因为居民的同质性强,竞争压力小,歧视外人不会有太大损失。如果在大都市,种族聚集性繁多,如果产生了歧视,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这就是北上广深的外地人很多的原因,因为觉得能获得较公平的对待。

08:

成本

有一位朋友,开了一家采石场,专门开采石头。采石场旁边有一块空地,这个朋友买了这块空地却什么也不做。我们就好奇问他为何买来不用。他说,旁边这块空地如果一直没卖出去,始终会吸引一些开发商。如果地产开发商买了这块地,修建住宅,居民住进去了,肯定会抱怨采石场的噪声,会对他的生意产生影响。

如果,房地产商给的价格足够高,远高于采石场的价格,那么就可以把空地卖了,修建住宅;如果房地产的价格很低,那就继续观望,继续采石场的生意。

所以,这位朋友花钱买这个空地的成本是多少?

答案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如果建采石场,就放弃了住宅小区,成本就是没有建成的住宅小区;如果建小区,成本就是没有建成的采石场。

所以,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比如修建个游泳池,很辛苦、劳累、脏乱差,这些只是负面情绪感受,并不是成本,因为没有放弃什么。但这个地方,原本可以搭帐篷,可以修草坪,那么搭帐篷、修草坪就是成本,因为我们放弃了。那究竟是哪个呢?这就看哪个的代价更大,就是成本

比如我在皇城根有一旺铺,祖产的房子,卖茶叶蛋,我的成本是几乎零么?并不是,因为成本是由别人决定的。如果附近的铺租是2万,那么成本就是2万,如果是3万,成本就是3万,因为我可以把房子租出去,而不只是卖茶叶蛋,所以我的成本就是放弃了的周围的最高铺租。

很多人选择创业,尤其是干了一段工作后,这无可厚非。但是经济学角度分析,年龄越大、工资越高,创业的成本就越高,因为放弃的最大代价就是年薪几十万的工资。如果刚毕业的学生,成本很低,因为可放弃的东西很少。

货币成本

并不是全部成本。比如去旧货市场淘东西,看似便宜了很多,但是时间成本、买到假货的概率、讨价还价的成本,这些都是成本。比如去楼下的7-11买东西,可以买早饭、买牛奶、买咖啡,买夜宵,虽然货币成本略高,但是时间成本节省了。

比如公司的工作内容很多,是给员工多加点钱让多干一些划算,还是再招个员工划算?当然是前者了,因为成本较低。

再举一个不太舒服的例子:药品价格高是众所周知的,中间商赚差价是大家比较痛很的。大家听说中间商中饱私囊,赚得盆满钵满,又是开豪车、又是打高尔夫……试想一下,如果真的这么赚,为何中间商不把七大姑八大姨都邀请过来呢?因为腐败者,也需要精打细算,也需要节省成本。因为中间商很多,中间商的竞争也是很残酷的,他们的竞争会把物流的总成本降低。

其实,这种药品腐败的根源不是中间商,而是制度漏洞,他们只是利用了这些漏洞而催生出来的产业而已,这是经济时代发展的规律。要想价格下降,就是改革制度,扩宽供应渠道,供应增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分享   讲义  讲义词条  经济学  经济学词条  分享  分享词条  
笔记

 《围城》读书笔记

1、爱熄灭了灯,心围一座城。2、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钱钟书《围城》3、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展开)

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小编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一篇1000字的《国富论》读书笔记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篇《国富论》读后感对大家有所帮助!先说说这本书产生的时期。那是英国资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