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收藏吧!《三国志》郭嘉全部谋略整理

三国时期,能人辈出,后世很多人都认为三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猛将谋臣最高产的时代。无论是春秋、战国、楚汉、隋末、元末等等时代,你能报出来的名字都很有限,唯独三国,市井小二都能说出一长串的能人名单来。这其中,《三国演义》的推广作用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吧。

我在读过《三国演义》之后,也想找寻其他时代的演义来看,却一直没找到什么合适的,所谓《隋唐演义》《说岳全传》《杨家将演义》之类距离真实历史太远,没怎么看得下去。现代人刘洪胜写的《楚汉英烈传》颇有罗贯中的风采,把楚汉的故事写的既真实又好看,我是看完了的。但是说到人物,还是很少的。比之《三国演义》要少太多太多了。三国的名人数量确实多。

今天我不谈演义,而是将《三国志》中郭嘉郭奉孝的所有谋略都整理出来,让大家回味下这位奇才的风采。

【谋略1】

郭嘉对于袁绍的评价: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郭嘉原先是为袁绍效力的,但不久就觉得袁绍不是明主,要走,辛评和郭图不理解,于是,郭嘉解释:聪明的人要会选明主,这样才能在他手下建立功名,袁绍只知道在形式上学周公礼贤下士,却不懂得用人的真正诀窍,他能分析出很多东西来,但是重点抓不住,喜欢谋划,但是下不了决断,想跟他共成大业,很难!

郭嘉的这个分析可谓是入木三分了,袁绍爱才只知道学样子,不会真正的使用。学样子是很容易的,只要给工资、好吃好喝招待就行了,但要真正了解各人的长短、能力并加以运用却不是很容易。同理,谋划也相对容易,但是要执行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谋略2】

郭嘉对袁绍和曹操的对比,也就是著名的“十胜十败说”: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於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原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於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这段话,有点长了。他开头就用刘邦项羽来做举例,虽然刘邦当时打不过项羽,但是依赖于用智,最终还是打败了项羽。预示着,曹操用智,袁绍虽然目前比较强,将来还是会输。

郭嘉的这个十胜十败说,有点夸大,实际上,里面有重复的地方,还有些对比是无关紧要的。我这里给他总结归纳一下重要的方面:曹操有奉天子的名义,袁绍是谋逆;袁绍治下太宽大臣争权,曹操法度井然将帅一心;袁绍任人唯亲,招纳人才只看名气,用人疑之,曹操招人看实际作用,用人不疑;袁绍好谋划无决断,曹操有好的计策就立刻采用;袁绍不懂带兵打仗的诀窍,曹操用兵如神。

从谋略1和谋略2,郭嘉的看法基本完全正确,袁绍果然是败给了曹操,而这些缺点也都暴露无遗。

【谋略3】

郭嘉对于先攻吕布还是先攻袁绍的战略顺序的看法:绍方北击公孙瓚,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

袁绍这个时候正在和公孙瓒争夺河北,趁此时机赶紧打败吕布,否则袁绍在北方腾出手来,吕布跟他联合,就大事不妙了。

这个战略顺序的选择,非常有见地。吕布与曹操的势力靠的很近,而且双方苦大仇深,吕布必定是不会放过曹操的,如果此时就打袁绍,虽然会干扰袁绍收河北,但吕布也必然从后袭击曹操,这样一来,曹操两线作战,就会吃紧。不如趁着袁绍打公孙瓒的时候,可以全心全意攻灭吕布,再与袁绍决战,始终能保持单线作战兵力集中。而且如果先攻袁绍,让袁绍和自己都两线作战,吃亏的还是曹操自己,袁绍兵多经得起消耗。

【谋略4】

曹操一时难以攻灭吕布想撤兵,郭嘉与荀攸说: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

吕布好几次战败,现在士气低落,而且又不听陈宫的计谋,一定要趁这个机会一举拿下吕布,一旦撤围,就前功尽弃了。这个策略的更大意义在于坚定曹操的信心,正如官渡之战时曹操非常艰苦想要退回许昌,荀彧让曹操无论如何也要顶住。后来果然一举将吕布铲除,如果现在撤退的话,吕布元气恢复,再想攻灭他又要旷日持久了。

【谋略5】

郭嘉对于曹操想撤兵缓攻吕布的劝谏:昔项籍七十馀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今布每战辄破,气衰力尽,内外失守。布之威力不及项籍,而困败过之,若乘胜攻之,此成禽也。(出于《傅子》)

大体与上一个意思相同,劝曹操坚持下去,在敌人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一锤定音。

【谋略6】

郭嘉对曹操建议不可妄杀刘备而生害贤之名:有是。然公提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仗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出于《魏书》)

刘备投曹操后,程昱劝曹操杀刘备,郭嘉认为不可,英雄困难的时候来投靠,把他杀害了,天下的英才就不敢再来了,因他一个人误了天下,不值得。

程昱选择直接杀了刘备一了百了,没有问题,政治家的本色本来就是非常狠毒的。但郭嘉的这个看法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大家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已。

【谋略7】

郭嘉建议曹操处置刘备: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出于《傅子》)

这段记载似乎与谋略6的内容相违背。《魏书》和《傅子》的记载不尽相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巧妙的将这两条矛盾的内容统一了,郭嘉先劝曹操不可杀刘备而产生害贤的名声,但刘备带兵去攻打袁术时,郭嘉又来劝曹操不可放走曹操。

这样的解释,似乎说的通,郭嘉说不能杀,但是也没说可以放。《傅子》里面的“宜早为之所”不一定就是要杀了刘备,也可以解释为处置刘备,言外之意就是软禁起来。

【谋略8】

官渡之战时,曹操得到孙策要袭击许昌的消息,曹军惊慌,郭嘉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在之前,郭嘉对于先攻吕布还是先攻袁绍作规划时,就说要先灭吕布,目的就是保持要单线作战。吕布虽然灭了,这时又出来一个孙策,其威慑力是相当惊人的,曹营的将士们都很惊慌,唯独郭嘉镇定自若。

他居然能料到孙策一定会被刺杀。理由是,孙策比较轻佻自己为武功高强就不带保镖瞎跑,而且攻打江东的时候得罪了不少人。我们已经无从知道当时郭嘉作此判断的真实依据了,但要是说仅仅以此能得出孙策被刺杀的结论,我是不信的。或许郭嘉的识人之洞察,情报系统的先进是我们所未知的。

【谋略9】

郭嘉对曹操分析先攻刘备还是先攻袁绍的战略顺序: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

这是在官渡之战的战前了。当时刘备借着讨伐袁术而叛逃,占据了徐州。曹营将士们认为,袁绍大敌当前,刘备成不了气候,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对付袁绍上。而郭嘉偏偏要独出机杼:袁绍很多疑,行动很迟缓,就算来也不快,刘备刚到那儿,没有成气候,火速去进攻他必定一举获胜。

郭嘉的这个谋略是非常大胆的。如果说先攻吕布还是先攻袁绍的谋略中,为保持单线作战,要先攻吕布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当时袁绍也很忙。但这个时候袁绍已经大举进攻了,还有时间去管刘备吗?

郭嘉凭借他精准的洞察能力和知人之明,判断出袁绍行动的缓慢,可以趁机打败刘备,然后仍然保持单线作战。看来郭嘉说袁绍“好谋无决”、“失在事后”并不只是夸夸其谈,他做到了真正的加以利用。

【谋略10】

郭嘉对曹操提出击袁谭、袁尚之计:袁绍爱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这条计策运用了权力争夺的规律,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敌当前总是能抛弃成见共同抗敌的,敌人走之后内斗的核心矛盾会重新出现。曹操放缓对二袁的进攻,果然他们兄弟就窝里斗了,曹操渔翁得利。

【谋略11】

郭嘉对曹操提出击乌丸、刘表的战略顺序: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郭嘉看出刘表这个人比袁绍还要“好谋无决”,没有进取之心,于是让曹操一定要趁机彻底搞定袁绍家的残余势力,如果他们借助乌丸的实力,对于河北会有很大的威胁。

这一谋略,还是在于战略顺序的选择。此时乌丸方向已经成为了曹操的后方,而南方变成了前方,不保证后方的彻底稳定,前方的攻伐就不能心安。而且郭嘉也提出了具体的进攻乌丸的计策。这一条谋略,战略、战术都具备,非常了得。

【谋略12】

郭嘉对曹操提出轻袭蹋顿之计: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这条谋略是对上一条的补充,战术更加具体,看中了乌丸的心态以为曹操一定不会远攻,所以丢弃辎重轻装突袭。后果然得手。郭嘉对于战术上的奇谋妙计也很令人叹服。

以上就是《三国志》中郭嘉的全部谋略整理了。平定北方之后不久,郭嘉就病逝了。《三国演义》中所谓的“郭嘉遗计定辽东”实际上是曹操自己的谋略,罗贯中故意张冠李戴以彰显郭嘉谋略之强。

纵观郭嘉之谋略,他在识人和进攻顺序的战略规划上具有高超的能力,具体战术也擅长用奇。

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后,说出了著名的: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更让人畅想,郭奉孝与诸葛亮、周瑜智斗的情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郭嘉  郭嘉词条  三国志  三国志词条  谋略  谋略词条  整理  整理词条  全部  全部词条  
笔记

 《了不起的狐狸先生》读书笔记

在暑假里和最近的一段时间,我和妈妈一起读了《了不起的狐狸先生》这一本书,这本书可有意思啦!内容讲述了博吉斯、邦斯和比恩是你所遇到的最卑鄙、最小气的人,他们憎恨狐...(展开)

笔记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一开始见到这本书,是在学校的图书公益活动上,一眼被封面与标题吸引,快速的把它攥在手里带回了教室,被同学借去读完后刚好赶上忙碌的日子,闲置了很久。最近重新翻阅,但...(展开)

笔记

 《狼王洛波》读书笔记

《狼王洛波》是一本受益匪浅的书。书里讲了洛波和它的伙伴做了很多坏事,猎人们总想捉住它,可是用了种种办法都没有捉到。后来猎人们捉住了洛波的妻子“白姐”用它做诱饵,...(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