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水浒中大楚政权到底有多大实力?「原创首发」

王庆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按照《水浒全传》的介绍他父亲王砉,是专门负责替人诉讼打官司的,相当于现在的律师。家里比较有钱,但王庆从小就很顽皮,玩得比较疯。十六、七岁时,王庆生得牛高马大,力大无穷,不读书,专门好斗鸡走马,使枪弄棒,很快地把家给败光了。摊上这么个化生子,王砉很恼火,王氏父子的关系因而很糟糕。

靠着父亲的关系,王庆谋了个差事,在东京开封府内做副排军。“排军”是什么概念呢?最低级的武官吧,北宋时的“校尉”相当于现在的连、排长,管着一百或五十个人。而“排军”比“校尉”可能还要低一些,大约管着三十或二十个人;王庆这个“副排军”,被董虞侯蔑称为“军健”,我估计也就管了十五至二十个人左右吧。

王庆齿白唇红,高大威猛,大约在一米七到一米八左右,是长得比较帅的。本来已结婚,却觊觎着蔡京的孙儿媳妇,童贯的养女,一个叫“娇秀”的美女。两个人在庙会时应该是一见钟情,然后,女方童娇秀主动通过一个媒婆来约会王庆。两个人私通,鱼水之欢了三个月,因为王庆口风不严而露了天机。两大奸臣蔡京、童贯无法忍受这般丑闻,于是图谋联手“做掉”王庆。王庆行为不检给了人家机会,于是弄出来又一个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式”悲剧,王庆被陷害,丢官罢职,被充军。

王庆的武功应该是不差的,至少有英雄杨雄、阮小七、黄信之类的水平的。在发配充军的途中亟到了所在地之后,得罪了当地的恶势力。以王庆的性格不甘吃亏,于是上演了“武松式的血溅鸳鸯楼”。王庆还有“贵人”范全、金剑先生李助在帮助他,而且长得帅,艳福还是不浅的,找了一个段三娘来做老婆,此女虽谈不上美貌,但至少有着母夜叉孙二娘般的手段。依靠招赘段家庄后,纠合了身边的亲属力量,王庆终于走上了占山为王,反叛朝廷的道路。

王庆的叛军主要活动于淮西,五年的光景,屡次挫败官军的围剿。童贯、蔡攸奉旨往淮西征讨,全军覆没,惧罪隐匿,欺诳宋徽宗,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官军不敢触及锋芒,王庆的势力因而愈发地猖獗了,力量不断壮大,自称为“楚王”,占据了八座军州,八十六个州县。

但是,当王庆军团遇上梁山泊宋江一百单八将为首的讨伐大军时,却每战皆败,是从头败到尾,全然没有胜绩(有时看似要胜了,又马上败掉),完全是成为被虐对象的,比田虎、辽国及方腊要惨得多。不过,王庆手下那众多螳臂挡车的牺牲品里还是有一些闪光的悍勇之将的,他们也干掉过梁山的一些帮手(从田虎那投降过来的),本文谨例举其中最厉害的五个人,他们是:

⊙杜壆,大楚的都督,使一条丈八蛇矛。《水浒全传》里有描述,他“那条蛇矛,神出鬼没”。杜壆与卢俊义斗过五十合,玉麒麟完全找不着便宜。另一个高手,前田虎麾下第一猛将孙安突然过来了,手起一剑,打了杜壆个冷不防。正全神贯注对付卢俊义的杜壆被砍断了右臂,翻身落马,再被卢俊义补上一枪,结果了性命。杜壆是被卢俊义、孙安两大顶尖高手联手弄死的,所以在王庆的王国里,他的实力是坐第一把金交椅的!

⊙袁朗,宣抚使李懹部将、虎威将军。与金鼎、黄钺斗过三十合,右手一钢挝,把金鼎连盔透顶,打得粉碎;又闪过黄钺一枪,右手顺势把鎗杆挟住,望后一扯,活捉过马。然后,袁朗与秦明大战一百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其实力显然和霹雳火是在伯仲之间的,但这位猛将后来被火炮给打死了。

⊙縻貹,隆中山守将,《水浒全传》里说他,“脸横紫肉﹔眼睁铜铃。担一把长柄开山大斧,坐一匹高头卷毛黄马”。縻貹与索超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败,这是定位縻貹实力的重要战例,如果不是让索超在马前走了五十回合,縻貹完全够资格排伪楚王国的第一名。

然后,縻貹十合斩文仲容;与崔埜斗过六七合,因见唐斌来助战,大喝一声,只一斧,将崔埜斩于马下;用斧将张清的石子拨下地,低头用铜盔挡了琼英发的第二石;与马勥领一万精兵,要乘宋江卧病时去劫大寨,正遇着唐斌正护送萧让等人,与马勥夹攻唐斌,将这位前抱犊山寨主给杀死;与单廷珪斗不到四、五合,单廷珪拨马领兵退去(诈败),后柴进设计,李应的部队设伏用火炮击毙了縻貹,结果了这位石宝式“杀人魔王”的性命。

⊙酆泰,杜壆部将,使一对铁简。与山士奇斗到十合之上,一简把山士奇打下马来,再加一简,结果了性命。能在十多回合内干掉山士奇,酆泰的实力还是很强的。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酆泰随即被卞祥一枪刺中心窝,死于马下,一个回合都没走上。

⊙滕戡,宣抚使李懹部将、虎威将军,使一条虎眼竹节钢鞭,骑一匹黄鬃马。滕戡与呼延灼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败,这一战绩比他哥哥滕戣命丧琼英之手要强太多了。滕戡指挥的是铁骑部队,曾一度逼退宋江军马,但梁山很快地使用了火炮,反败为胜,滕戡战死于乱军之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大  中大词条  水浒  水浒词条  政权  政权词条  首发  首发词条  实力  实力词条  
笔记

 有效阅读,读过的书不白读

知识焦虑的时代,内容更新太快,旧知识还未了解就被新概念所替代。提倡每周一本书,即使真的坚持做到一周一本,顶多也只会从头到尾通顺的读一遍,至于吸收到多少知识,能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