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圣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不一样吗?哪个位分更高?

  圣母太后、母后太后不一样吗?哪个位分更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如果经常看古装剧,特别是涉及到慈禧的,肯定对圣母太后和母后太后这两个称谓不陌生。这种冗长的称号远不如慈禧、慈安读起来容易记住,但电视剧里人还都得这么叫。

  清代的古装历史剧中,不乏圣母和母后太后,这种两宫太后并尊的现象其实在明代以前很少出现的。

  剧照来自《甄嬛传》不过正史中并无这段记载

  仔细查阅《清史稿后妃传》,会发现正史资料中,在皇帝登基之后有记载的被尊为“圣母太后”和“母后太后”的只有一条:

  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为太后。是时,孝钦、孝贞两宫并尊,诏旨称“母后太后”、“圣母太后”以别之。

  而在其他的记载中,都是仅仅尊为“太后”而已,即便当时确实有两宫太后同时存在。

  比如我们都知道,顺治皇帝即位时,就有两位太后,分别是生母庄妃和太宗皇后,但对于这两位太后史书上记载都只是同样被尊为“太后”,没有像慈禧和慈安这样区别开来:

  太宗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世祖即位,尊为太后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世祖即位,尊为太后

  从这两段记载中可看出,顺治即位后,两宫太后基本是并尊的状态, 但是世祖实录中还是有圣母和母后的区别。转存中...

  再如我们上图提到的乾隆皇帝在即位后,对其母熹贵妃的尊号上,并非如电视剧中所演是“圣母太后”,而只是“太后”,原文如下:

  雍正中,封熹妃,进熹贵妃。高宗即位,以世宗遗命,尊为太后,居慈宁宫。

  但这并不是说圣母太后就不是乾隆生母了,在其他地方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乾隆对其母亲仍然称呼为“圣母”,在乾隆三十七年御制《诣畅春园恭问太后安,遂驻御红楼解梦园即事成诗》一诗的“畅春养志冀娱亲,来往问安年例循”处有注:

  每岁冬,朕自圆明园进宫。圣母以风景清胜,尚留园居,至节近万寿进京。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圣母一般来说称呼的是皇帝的生母,而母后则是先皇的正宫。

  在古代,皇后与皇妃的差别是很大的,尊卑有序的程度远远超过今人的理解。

  身为嫡母的皇后享受的待遇往往是极高的,例如东汉六位临朝听政的太后中,五位均非皇帝生母,只是先帝皇后,反观生母往往在世时连太后名号都没有。

  明代以前,只要是皇后在皇帝死后没有被废掉,是必须尊为太后的,至于生母如果不是皇后而是皇妃,也依旧成不了太后,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的女人挤破头也要做皇后的原因。

  虽说如此,但历史上奇葩皇帝不少,因此特例也有不少。最有意思的便是,后唐庄宗尊生母曹氏为太后而嫡母刘氏只册为太妃,这件事被后人耻笑,甚至还被明朝人拿来对比他们的作为。

  《万历野获篇》卷3《圣母并尊》中记载:“唐宋入主为妃嫔所出者,御极以后,尊后为太后,而进所生母为皇太妃,虽恩礼无异,而嫡庶尚分也。至后唐庄宗,以嫡母为太妃,而以生母为太后,冠履倒置,盖胡虏不学使然,真贻笑千古。我朝(指明朝)列帝非后出者,比临御时多不并尊。惟景帝初登极,尊太后孙氏为上圣太后,生母贤妃吴氏为太后。宪宗初元,则孝庄与孝肃并以天下养,于是尊皇后钱氏为慈懿太后,贵妃周氏亦为太后,而无尊号,以稍别等威。……今上(明神宗)六月即位,……江陵(指张居正)奉上面谕,欲并尊两宫,且于生母皇贵妃更加二字徽号。于是江陵与礼臣议两宫并进为太后,而于嫡母陈加仁圣,生母李加慈圣,各二字徽号,而礼貌俱无少别矣。”

  《万历首辅张居正》中的李太后

  由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两宫并尊这种事,在明朝算是一个发明创造了,避免了前朝对待皇帝生母的不公正,从明代上尊号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在明朝可不少见。

  这里面先解释一个误区,大家以为皇帝即位后,先帝的皇后自然而然就成了太后,实则不然,还是要上尊号举行典礼的,否则都不是太后。这些重大典礼都是有记载的,想知道明朝都有哪些太后并尊吗?只要翻看上尊号的记载就行了。

  明代上尊号自宣宗尊其母张皇后为太后始,享受过上尊号荣誉的太后太后至少有十位,分别是:仁宗的张皇后,她在宣宗即位后被尊为太后;宣宗的孙皇后,曾先后被英宗、代宗尊为太后;代宗的母亲吴氏在其即位后被尊为太后;英宗的钱皇后被宪宗尊为太后,与她同时进封太后的还有宪宗的生母周氏;宪宗的王皇后也曾先后被孝宗和武宗尊为太后和太太后:世宗的祖母邵氏随世宗入继大统后被尊为太后,嘉靖七年(1528),又改称太太后;孝宗的皇后张氏被武宗尊为太后,嘉靖三年(1524)又被世宗改称皇伯母;神宗即位后将穆宗陈皇后与生母李皇贵妃并尊为太后

  从这份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朝不乏两宫并尊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初始人则是明宪宗。

  英宗的钱皇后在14岁时就被册封了,但一生命运十分坎坷。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遭遇“土木之变”,被瓦剌俘虏,钱氏“倾中宫赀佐迎驾。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明史》《英宗孝庄钱皇后传》)瓦剌首领也先将英宗放还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为太上皇,在经济上也屡受限制,“钱后至作女红卖,以供玉食”(《万历野获编》卷3,《宫阐》)。

  正是基于这段夫妻患难与共的经历,英宗重新登极之后,太监蒋晃请立皇太子之母周贵妃为皇后,遭到了英宗的严厉斥责。考虑到钱氏仁厚、柔弱的秉性,英宗担心自己去世后钱皇后会受周贵妃欺负,他下遗诏:“皇后钱氏名位素定,当尽孝养以终天年”(《明英宗实录》),“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明史》《英宗孝庄钱皇后传》),要求皇太子朱见深和群臣务必保证钱皇后能够安享晚年,去世后附葬裕陵。

  宪宗即位后,果然如英宗所料,周贵妃授意太监夏时,“传谕独尊贵妃为太后”。大学士李贤、彭时力争才得两宫并封,钱氏被封为“慈懿太后”。

  虽说两宫并尊,但是钱太后没有子嗣,周太后则凭借着子嗣处处欺负钱太后,当然地位上仍然是钱太后为尊,可因为受制于此,钱太后对于新皇帝的任何事情都不敢直接过问,惹得人们误以为周太后要大过钱太后

  剧照来自《后宫》 钱太后、周太后与明宪宗

  有了明宪宗这个先例,到后面的皇帝就开始纷纷效仿,按照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礼制,先帝的皇后必须要尊为太后,但也绝不能亏待了生母,虽然同为太后,但尊卑仍然保持原样,只是大多生母依仗皇帝儿子都不会把先帝的皇后太放在眼里。

  《明史》中记载“旧制,天子立,尊皇后为太后,若有生母称太后者,则加徽号以别之。”也就是说,此时的生母并不是尊为圣母太后而是有自己的徽号,反而有时候也会对先帝皇后称呼为“圣母”。例如在《明宪宗实录》中,册封吴皇后的诏书是这样记载的:“兹奉圣母慈懿太后太后命,选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俊女为皇后。”从诏书的先后顺序也可以看出,实际上还是要把钱太后尊在前面的。

  圣母太后真正指皇帝生母的,根据记载应该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清代皇帝的实录中,但这并没有在诏书中指出,而诏书中承认的“圣母太后”,也就只有慈禧太后了。

  清代对于太后的册封也是沿袭明代的,而且对于“两宫并尊”这个概念几乎是贯彻到底,加之清代统治者十分崇尚以孝治国,这生母之恩比天大,所以历代帝王对于生母的尊号从来是不吝啬的。

  新皇帝登基,对于生母和先帝皇后都会上尊号,另外,遇到朝廷大庆的日子,还要多给太后在尊称上再加一些美好的词汇,称徽号,一般每次加两字。死后用生前的徽号再加上几个字成为这个人的谥号。后代的皇帝也可以再加上若干字。

  清代宫廷为太后上徽号的时候。一般都有比较隆重的仪式:如先期敕所、司备仪物、制册、宝、遣官邸、告天地及太庙后殿、奉先殿、社稷。上徽号的前一天,先进奏书。这一天,皇帝亲自到中和殿批阅陈放在那里的上徽号的奏书。看过以后。先由大学士捧着奏书到太后的宫里,而接下来是皇帝亲自到太后面前献奏书。

  一般这个时候,宣读官要读奏书。读完后,在鼓乐齐奏当中,皇帝要给太后行三跪九拜礼。正式上徽号的日子,皇帝先到太和殿检查陈放在那里的册、宝,然后由文武二品以上的官员陪同着到太后住所,皇帝亲自到太后面前献册和宝。而皇帝和大臣仍然在鼓乐声中行三跪九拜礼,行完礼后退出来。接下来皇后再率领妃嫔、公主、福晋等到太后的住所行庆贺礼。

  “慈禧”这个词就是她的徽号,也是为了区分两宫太后而加的。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十月,因为同治皇帝载淳大婚,慈禧又加上徽号“端佑”二字。第二年的二

  月,因为载淳亲政,慈禧的徽号又加上“康颐”二字。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五日生病,写下“朕于本月遇有天花之喜”,仰蒙两太后“调护朕躬,无微不至,并荷慈怀,曲体俯充,将内外各衙门章奏,代为披览裁定,朕心实深欣感。”因此决定给两宫太后的徽号各再加上两字。

  可惜的是,二十天后,同治病死,所以这个仪式没有进行下去。到了光绪二年(1 876年)七月,因为新的皇帝即位,所以两个太后继续垂帘听政,连同上次给两太后各上的徼号,一共四字。慈禧的号上又加了“昭豫庄诚”。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因为光绪帝大婚并归政,徽号上又加了“寿恭”二字。

  到了这一年的三月,光绪亲政,又加上“钦献”二字。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因为慈禧的六十大寿到了,所以又加上了“崇熙”二字。

  光绪在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的时候病死,溥仪继位。慈禧太后被尊为太太后。而谁也没想到的是,溥仪继位的第一天,慈禧就死了。所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上尊谥,决定原徽号的十六字不动。而按照大清的惯例,前面加上“孝钦”、后面加上“配天兴圣显皇后”为谥号。所以这个时候慈禧的全称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慈禧资料图

  慈禧太后的神牌

  到慈禧去世的时候,清朝的各代皇后的谥号全称大都为十九字,有的还要少几个,如慈安太后只有十七字,惟独慈禧太后有二十五字。慈禧生前权力大过清朝的任何太后,而死后的谥号也以二十五个字独居首位。

  两宫并尊虽说是对古代礼法制度一种变更,但生母的太后总会因为有所依仗而更强势一些,反观母后太后虽然地位要高一些,可是没有儿子总会有所忌惮,常看电视剧的人也就难免傻傻分不清了。

  说白了,这太后不管是圣母的还是母后的,都是要依靠男人的,结局都是困在宫中一生。而如今广大女性如果想受人尊敬,还是要独立自主,不要过分依赖男人才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皇太后  皇太后词条  个位  个位词条  圣母  圣母词条  一样  一样词条  
奇闻

 鹧鸪哨为什么40岁没死 鹧鸪哨为...

鹧鸪哨活到40岁没死的核心原因就是他远离了鬼洞,所以鹧鸪哨为什么活那么久就是因为他去了国外,距离这个鬼洞越来越远,所以这个诅咒对人的影响就越来越小,其实也就是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