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故意损毁他人财物一定会拘留吗?

一、故意损毁他人财物一定会拘留吗?

损坏公私财物并不一定要行政拘留,例如损毁公私财物情节轻微的,可以处罚款不处行政拘留。又或者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不处行政拘留。公私财产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损毁公私财物,要承担法律责任。除了要赔偿损失后,还会受到一定的处罚,受到怎样的处罚,要依据损毁财物的情况而定。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价格鉴定方法

由于在确定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数额时要区分财物的价值是整体丧失(毁灭)还是个体丧失(损坏)两种情况,那么,在具体案件中,对财物被毁坏的价值进行鉴定时,就要考虑财物的损坏程度以及没有被毁坏的价值(即残值)等因素,才能对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数额做出准确的鉴定。

毁坏公私财物涉案物的价格鉴定一般按照下列原则进行:

1、损坏物的损失价值,若委托方没有特别要求,一般只计算其直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价值。

2、损坏物的损失价值,应根据其损坏程度按以下原则测算:

(1)修复为主、更换为辅;

(2)修复应能使外观及主要性能恢复接近被损前的状况;

(3)更换零部件的材料、质量应对等。

三、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但是,如果行为人所故意毁坏的是本法另有规定的某些特定财物,危害其他客体要件的,应按本法有关规定处理。例如,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按本法分则第2章有关罪名论处。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毁灭,是指用焚烧、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损坏,是指使物品部分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毁坏公私财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是,如果行为人使用放火、决水、投毒、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有关犯罪论处。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毁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坏手段特别恶劣的;毁坏急需物品引起严重后果的;动机卑鄙企图嫁祸于人的,等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节较轻的,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3条规定,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同时按该条例第8条规定,责令行为人赔偿损失。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6岁的人犯本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这是侵犯财产罪中毁财型犯罪与其他贪利型犯罪的根本区别。犯罪动机各种各样,一般是出于个人报复或妒嫉等心理。除本法特别规定的失火、过失决水、过失爆炸以及过失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犯罪需按有关条文追究刑事责任外,过失毁坏公私财物的,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赔偿问题。

我国的法律法规是严格的保护我国公民的权益的,损坏公私财物是不是一定要行政拘留,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可以给予行政拘留。如果构成犯罪的,不给予行政拘留,给予刑事处罚,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遇到了自己无法处理的情形的,可以聘请专业的人士。

延伸阅读: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

故意毁坏财物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按照法律中的量刑规定来看,犯故意破坏财物...

业主财物被盗,物业是否要承担责...

《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一个物业管理...

故意毁坏财物罪怎么判刑

按照法律中的量刑规定来看,犯故意破坏财物...

私分罚没财物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

私分罚没财物罪最新司法解释

目前,我国并未专门针对私分罚没财物罪做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损毁  损毁词条  财物  财物词条  拘留  拘留词条  故意  故意词条  他人  他人词条  
治安管理

 信遥者要承担什么责任?

一、信遥者要承担什么责任?信遥者通常情况之下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对疫情进行造谣、传谣的,依据情节承担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进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