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如何化解民法总则不当得利规定实施中的问题?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民法总则》将废止。

《民法典》的推出是我国法律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于推动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民法典》中有非常多的概括性条例,缺少一系列相关的解释,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就可能产生一些问题。例如,《民法典》不当得利规定就有这个问题,请看下文详细解析。

一、《民法典》不当得利规定

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二、规定的解析

这个制度也是基本延续我国《民法通则》对不当得利制度的规定。该条规定明确了不当得利人负有向利益受损人返还义务、利益受损人享有向不当得利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的法律效果,也明确了“得利得利没有法律根据”、“对方当事人利益受损失”、“得利人取得的利益与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损失之间有因果联系”三项基本构成要件。

关于不当得利的返还客体及其范围,从利益来源看,利益应当包括所得利益和以该得利所获的利益,返还不当得利理所当然应返还所得利益和以该得利所获的利益;从利益形态看,利益可以是金钱、有体物,也可以是无体物的权利(包含权利凭证)等等,所受损失利益返还不能的,譬如借用人归还出借物时搞错了出借人,不当取得该出借物的人把该物已转卖出去,无法返还该出借物的,应由不当得利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补偿受损人的价额损失,利益受损失人享有赔偿损失请求权;如果得利人不知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的,其返还责任可以因为得利丧失或因得利所受损害而免除。

关于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排除事由,是防范民法不当得利制度被不当、不道德利用的必要规则。有些表面上得利人的利是没有法律根据的,同时对方当事人也因此受到了损失,不过,从得利人取得该利益的基础关系和原因看,乃是因返还不当得利请求人(表面上的利益受损失人)履行道德义务、知道无债务或因不法债的关系而让他人获利的;这些情形,就是不当得利请求权排除事由,于此类情形,即使原告利益有所失去,对方因此而得利,原告也不享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其不得请求不当得利返还。

关于诉讼中“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这一构成要件的举证义务由原告(利益受损人)负担还是由被告(得利人)负担,看似诉讼法的事项,其实民事请求权构成要件的举证义务如何在原告被告之间的分配问题,涉及各式各样的民事法律关系,诉讼法在规定举证义务分配的“谁主张谁举证”一般规则之外,无法一一具体规定,只能由民法实体法加以规定。在请求返还不当得利诉讼中,对“对方当事人利益受损失”、“得利人取得的利益与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损失之间有因果联系”二项要件的举证义务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来确定,学界和法院不存疑问,而对于“得利得利没有法律根据”这个要件由哪方当事人来负担就颇有争议。有的人认为,如果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规则,该项要件的举证义务就应由原告(利益受损失人)负担,但是,那样就存在原告(利益受损失人)因“无法律根据”属于消极的事实(不存在的事实)而客观上无法举证的情况。因此,该项举证义务的确定不应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谁主张谁举证”这个一般规则,而应由民法将这一要件表达为由被告(得利人)对自己“得到此利益有法律根据”(积极事实)负举证义务。另有人持相反的观点。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下,相同请求返还的不当得利案件,呈现的判决结果截然不同。

《民法典》将在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其抽象性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上文介绍了化解《民法典》不当得利规定事实问题的一些解析,希望能够对大家理解《民法典》不当得利规定有所帮助。如需了解更多,请看延伸内容。

延伸阅读: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民法总则全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民法  民法词条  总则  总则词条  得利  得利词条  化解  化解词条  不当  不当词条  
诉讼仲裁法规

 请问宪法修改什么意思?

关于宪法修改什么意思,小编想,大家从字面意思上便可以看的出来,宪法修改,也即是对原来的宪法进行完善修正,对原有的法律进行增加、删除、修改。那么,宪法修改,应当遵...(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