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网络诈骗常见误区是什么?

网络诈骗近年来被人们熟知,不管是电视、报纸、广播等等,在社会上揭露网络诈骗的过程,以提醒大众掉入陷阱,同时也教给民众很多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但是,仍有很多人对诈骗有错误的看法,接下来让小编为您讲一下四个网络诈骗常见误区。

一、被骗的都是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这个群体的成员对新鲜事物了解不足,特别是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了解欠缺,使得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被骗较多。与此同时,该群体因为前半生的职场打拼,往往积累了一定的家庭财富。如此之下,他们的确是一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青睐的对象。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老年人并不是唯一的被骗高危群体。我们还进一步发现,除了中老年人以外,高校学生以及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也是易被侵害群体。因为这些人的社会阅历少,对社会风险的认知预估不足,并且又急于追求成功和积累财富,盲目地尝试新鲜事物,所以非常容易掉进骗子设定的陷阱。

二、都是因为贪财、智商低,才会上当

关于电信网络诈骗,普遍存在一大误区。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贪财之人,才会上当;上当受骗的,都是贪心的傻子。可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电信网络诈骗在早期,的确是利用人们心中的贪念来实施诈骗犯罪的,但随着这种犯罪手段的普及,诈骗种类和花样也就不断翻新。

现在,警方从侦查角度将电信网络诈骗归为四十多个大类、一百多个小类。这种种的诈骗手段,对人们心理的利用也各不相同。大概可分为贪、怕、慌、缺、善几类,稍微不注意就会中招。

所以,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要重视起来。无论你认为自己社会阅历有多丰富,认为自己智商高还是学历高,如果不能及时了解一些防范资讯,很容易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三、反电信网络诈骗,都是警察的事

很多人认为,案件的发生和破获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被骗的是别人不是我;破案抓人是警察的事,跟我没有关系。其实,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

电信网络诈骗造成的损失,绝对不像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被电信诈骗的事主以及家人遭受了财产损失和精神打击,他们是第一受害者;那些接到电话但没有被骗的民众受到了骚扰甚至恐吓,这些人是第二受害者;第三受害者,则是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

因着电信网络诈骗的远程非接触性、隐蔽性特点,仅仅依靠警察一家,是难以完成对案件的侦查、破案以及防范工作的。常规的侦查需要金融部门、通讯运营商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共同配合与支持,警察才能有效开展工作,才能成功将这些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多警种、多部门、多方面的参与配合;而在防范此类犯罪的方面,更需要整个社会全员参与。

四、骗子实名使用银行账号和电话号码,为何不予逮捕

很多事主被骗后报警,都能向警察提供对方的账户信息以及电话号码。大家会想,警察可以查到这些账户和电话的开户资料,为何不去抓人?实际上,这些账户和电话的开户人和犯罪嫌疑人没有一点关系。

那么,账户又是怎么来的呢?基本上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一些社会底层人员或没有经济来源的高校学生为了蝇头小利,主动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然后以每张卡几十至几百元的价格卖给一些收售银行卡的“卡头”;另一个途径就是,这些“卡头”组织社会人员利用他人或者伪造的身份证件去办理银行卡。之后,这些银行卡会批量贩卖给诈骗团伙。电话号码除了有着和银行卡同样的来源外,一些设备、软件都可以对来电予以伪装或者隐蔽。所以,光凭电话号码无法找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

网络诈骗的受害群众范围很大,并不局限于老年人或是一些贪财之人,一些高智商高学历的人也会掉入陷阱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时时保持警惕。再者,依法打击网络诈骗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需要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支持。

延伸阅读:

保险诈骗罪的数额标准是多少

诈骗多少钱应该立案?

诈骗罪的形式处罚是什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网络诈骗常见误区是什么?  诈骗  诈骗词条  误区  误区词条  常见  常见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网络  网络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