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成年礼一般会举行隆重仪式。

节日简介

《淮南子·齐俗训篇》说:“中国冠笄,越人劗发。”劗发即断发。中国男子成年实行冠礼,女子成年实行的笄礼。古人成年光行冠礼,然后才行婚礼。所以冠婚二字常常一起使用。《黔书)说凿齿是为了不“妨害夫家”,即女子要先凿齿,后出嫁,否则必害夫家。《管子》说,越国青年热爱祖国,当敌人入侵时,纷纷凿齿表示成人,参军打仗。因此,断发文身和拔牙、凿齿都是表示成年的标志,而不是避蛟龙之害或装饰美观及便于灌进药水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成丁礼”的遗俗。扬宽的《冠礼新探》说,“冠礼”是由氏族制时期的“成丁礼”变化来的。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由“成丁礼”到“冠礼”断发文身或凿齿拔牙表示成丁礼、以及血缘复九、父仇不共戴天、女子结婚不落夫家等等,都是由氏族公社遗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参考黄现璠撰《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 思想战线, 1982年 01期)

亦称"成丁礼","成年式"。旧时青年跨入成年阶段时举行的仪式。形式因民族不同而各具特点:

汉族男子20岁行加冠礼,女子15岁行加笄礼。

各地风俗

云南宁蒗彝族地区行换裙礼。

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纳西族女子、男子则分别行穿裙子、穿裤子礼。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行报告礼。

云南麻栗坡瑶族行“度戒”礼。

藏族女子行戴巴珠礼

台湾高山族男子16至19岁举行的成年礼仪。包括斋戒、长老训示,举行赛跑、歌舞,宴会等活动。台湾东海岸、中央山脉高山族各支系都有此俗,但仪式的内容、年龄各有差异。

普米族习俗

普米族少年儿童到了13岁,便举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这一习俗称为"成丁礼"。

普米族的成丁礼大多于过年(即春节)时举行。仪式多由母亲或舅父主持。届时,全家人围坐在烈火熊熊的火塘周围,怀着喜悦的心情注视着这一场面。成年儿童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双脚踩在猪膘和粮袋上。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意味着长大后有吃有穿,生活美满幸福。

如果是男孩,还要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银元。银元象征人生的轨迹,尖刀象征勇敢。如果是女孩,则要右手拿耳环、手镯等装饰品,左手拿麻纱、麻布等。象征着可享受的家庭权力和应承担劳动义务。接着由巫师向灶神及祖先祈祷,由舅父或母亲换下他(她)的长衫,给他(她)穿上短上衣、长裤(百褶裙)。

换装完毕,大家都要赠送给他(她)一点礼物,以示祝贺。小伙子(姑娘)也要向灶神和亲友们一一叩头,敬酒致谢,并希望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继续得到他们的保护与帮助。此后,成年的小伙子或姑娘可以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交活动了。

据说普米族为年满13岁的孩子举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当年忽必烈攻打云南,路过川西时,有两位年仅13岁的普米族少年随军南下,出生入死,英勇善战,深得忽必烈的赏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同时也为了教育后代,便于每年的新年为13岁的儿童举行成人礼,祝福他们健康成长,将来成为有志之士。从此,这种活动便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具体活动

基诺族传统的交游节日。基诺族认为男女青年在十五、六岁前,思想上、生理上都不成熟,不能承担和享受公社成员的义务和权利,晚上不得随便出门,禁止谈恋爱,下地劳动只能算半劳力。只有到了十五、六岁,举行了成年礼以后,他们才取得村庄正式成员的资格,才可以谈恋爱。成年礼一般是在本寨上新房仪式中举行。有些村寨对要举行成年礼的男青年进行奇袭式的捕捉。上新房的那天,男青年的组织安排一些男青年先埋伏在收工的途中或房前屋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然后把他挟持到上新房家的竹楼上,与大家一起吃喝,贺新房的人要给他敬酒,上新房的主人要送给他用芭蕉叶包成四方形的三块牛肉。他收下这份肉,表示乐意参加“绕考”(基诺语)。突袭的目的是使他在被抓的刹那间产生恐惧,增加接受“成年礼”的神秘感,使受礼仪式在一生中留下难忘的印象。参加“绕考”组织的第二天,父母要送他全套的农具,铜制的装槟榔的盒子,装石灰的盒子还有背上绣有月亮花纹的新衣裤,绣着几何图案的筒帕、包头巾、包脚布等物。在上新房的仪式上,长老们带领大家歌唱史诗,歌唱传统的社会生活的习惯法规、生产过程和古老的生活,还对接受成年礼者进行民族的传统教育。

男子冠礼

冠礼的主体部分,是由正宾依次将缁布冠皮弁爵弁等三种冠加于将冠者之首。 缁布冠实际上是一块黑布,相传太古时代以白布为冠,若逢祭祀,就把它染成黑色,所以称为缁布冠,这是最初的冠。冠礼先加缁布冠,是为了教育青年人不忘先辈创业的艰辛。周代贵族生活中已经不戴缁布冠,所以冠礼之后就搁置不用。其次是加皮弁,皮弁的形制类似于后世的瓜皮帽,用白色的鹿皮缝制而成,与朝服配套穿戴,地位要比缁布冠尊。最后加爵弁,“爵”通“雀”,爵弁所用质料与雀头的颜色(赤而微红)相似,故名。爵弁是协组国君祭祀等庄重的场合戴的,地位最尊。三次加冠,将地位最卑的缁布冠放在最前,地位稍尊的皮弁在其次,而将爵弁放在最后,每加愈尊,是隐喻冠者的德行能与日俱增,所以《冠义》说:“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加冠之前,三种冠分放在三个竹器中,由三位有司捧着,从西阶的第二个台阶依次往下站立。加冠者在堂上有专门的席位,其位置因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嫡长子的席位设在阼阶之上,庶子(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异母兄弟)的席位在堂北偏东的地方。堂的面向都朝南,堂前有东、西二阶,东阶供主人上下堂专用,所以称为主阶,也叫阼阶;西阶供来宾上下堂,所以称为宾阶。《仪礼·士冠礼》说:“嫡子冠于阼,以著代也。”“著”是彰显的意思,“代”是替代,阼阶之上是主人之位,让嫡长子在此加冠,意在突出他将来有资格取代父亲在家中的地位。 加冠之前,先由赞者为冠者梳头,再用帛将头发包好,做好一切准备。为了表示洁净,正宾都要先到西阶下洗手,然后上堂到将冠者的席前坐下,亲手将冠者头上包发的帛扶正,然后起身,从西阶走下一级台阶,从有司手中接过缁布冠,走到将冠者席前,先端正其容仪,然后致祝辞说:“月份和时日都很吉祥,现在开始为你加冠。抛弃你的童稚之心,慎养你的成人之德。愿你长寿吉祥,广增洪福。”(“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徳,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祝毕,亲手为他戴上缁布冠。接着由助手为冠者系好冠缨。冠者进房,脱去采衣,换上与缁布冠配套的玄端服出房,面朝南,向来宾展示。

再加、三加之礼的仪节与此基本相同,只是第二次加冠时,正宾要从西阶走下两级台阶;第三次加冠时要走下三级台阶,因为捧持皮弁和爵弁的有司站在不同的位置。此外,每次加冠的祝辞略有变化,但意思相同,无非是勉励加冠者抛弃幼小嬉戏惰慢之心,而树立进德修业之志。(如: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徳。黄耉无疆,受天之庆”。意思是:第三次加冠时,宾致祝辞说:“在这美好的岁月,三种冠依次都给你加上。兄弟们都来参加你的冠礼,以成就你的成人之德。祝你长寿无疆,享受天赐的福庆”。)这是前辈对冠者的衷心祝愿,是成年教育的重要内容。祝辞之后,冠者都要应答。每次加冠之后,冠者都要进房换上相应的服装,然后出房,向来宾展示。始加缁布冠,表示有治人的特权;再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三加玄冠,表示今后有权参加祭祀。

冠礼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行容体、颜色、辞令的教育,内中有很深的含义。《冠义》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是因为人懂得礼仪,而礼仪是以容貌端正、神色庄敬、辞令恭顺为基础的。要责以成人之礼,首先要从容体、颜色、辞令的教育开始,惟其如此,赞者、正宾才不厌其烦地为之梳理头发、扶正帛巾,并且让他展示体貌。《冠义》说“冠者,礼之始也”,正是这个意思。刘向在《说苑》中说,冠礼的意义在于“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是“既以修德,又以正容”,又引孔子的话说:“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可谓深得其旨。

三加之礼完成后,举行醴冠者的仪式。冠者的席位在堂上的室门之西,正宾向冠者敬醴酒,并致祝辞:“甘美的醴酒醇厚,上好的脯醢(hai,酱)芳香。请下拜受觯(zhi,饮酒器),祭献脯醢和醴酒,以奠定你的福祥。承受那上天的美福,长寿之年犹不忘怀。”冠者按照规定的礼节饮酒,然后起身离席,为冠礼圆满完成而拜谢正宾,正宾答拜还礼。 冠礼完毕,冠者要拜见有关的尊长。先从西阶下堂,折而东行,出廷院的东墙,面朝北,拜见在这里等候的母亲,并献上干肉,以表敬意。母亲拜受后准备离去,冠者拜送,母亲又拜。这一过程中,作为儿子的冠者只对母亲拜一次,而母亲却拜了两次,这是上古时代妇人对成年男子的拜法,称为“侠拜”,这一礼节如今在我国已经失传,但在韩国依然保留着。冠者又去见站在堂下的亲戚。亲戚向冠者行再拜之礼,冠者答拜还礼。然后出庙门、进寝门,去见姑姑和姐姐,仪节与见母亲一样。冠者拜见母亲、兄弟等,是表示在家中从此以成人之礼相见,所以《冠义》说:“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冠者回家脱去爵弁服,换上玄冠、玄端和雀色的蔽膝,手执一只雉,前往拜见国君。见面时,要将雉放在地上,不能亲手交给国君,因为亲手授受是尊者与尊者之间的礼节。礼毕,再执雉分别去拜见卿大夫和乡先生。所谓“乡先生”,是指退休还乡的卿大夫。这是冠者首次以成人的身份拜见国君、乡大夫、乡先生,所以《冠义》说:“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冠者拜会尊长完毕,主人用醴酒酬谢正宾,用的是一献之礼。所谓“一献之礼”,包括献、酢、酬,即主人先向宾敬酒(献),宾用酒回敬主人(酢),主人先自饮、然后斟酒再敬主人(酬)。为了表示对正宾的感谢,主人以五匹帛和两张鹿皮相赠。冠礼至此结束,正宾告辞,主人送到门外,再拜,并派人将盛有牲肉的礼俎送到正宾的家中。

在姓名之外取表字,为了表示对父亲所起之名的敬重。在古代的社会交往中,只有长辈对晚辈或者尊者对卑者可以直呼其名。平辈之间、晚辈对长辈则要以字相称,以示尊敬,否则就是失礼。也就是说,“字”是成人交际时使用的,所以《冠义》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正宾为冠者取字有严格的仪式。正宾从西阶下堂,站在正对西序之处,面朝东。主人从东阶下堂,站在正对东序之处,面朝东。冠者站在西阶下的东侧,面朝南。正宾为冠者取表字,并致祝辞:“礼仪已经齐备,在此良月吉日,宣布你的表字。你的表字无比美好,宜为英俊的男士所有。适宜就有福佑,愿你永远保有。你的表字就叫‘伯某甫’。”周代的表字,首字表示排行,用伯、仲、叔、季表示,视情况而定;末字“甫”,或作“父”,是对男子的尊称;中间的“字”,一般与名的字义有联系,如孔丘,字仲尼父,仲是排行,尼与丘对应,丘是山丘,尼是尼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末一字可以省略,所以孔子的字通常可以称仲尼。

女子笄礼

古代男子有冠礼,女子则有笄礼。《礼记·曲礼》说:“女子许嫁,笄而字。”可见女子是在许嫁之后举行笄礼、取表字。笄礼的年龄小于冠礼,《礼记·杂记》说:“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如此,则许嫁的年龄是十五岁。如果女子迟迟没有许嫁,则可以变通处理,《礼记·内则》郑玄注说:“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礼的仪节,文献没有记载,学者大多认为应当与冠礼相似。

到了宋代,一些学者为了推行儒家文化,构拟了士庶女子的笄礼,司马光的《书仪》以及《朱子家礼》都有专门的仪式。《书仪》,女子许嫁,笄。主妇女宾执其礼。笄礼行之于中堂,执事者用家内的妇女婢妾充任。席以背设椸栉总首饰置卓子上,冠笄盛于盘中,上面蒙以帕,由执事者执之。主人于中门内迎宾。宾致祝词后为之加冠、笄,赞者为之施首饰,宾揖笄者,适房,改服背子。既笄,所拜见者仅限于父及诸母、诸姑、兄姊。其余仪节都与男子冠礼相同。《朱子家礼》的笄礼与《书仪》大体相同。女子许嫁,即可行行笄礼。如果年已十五,即使没有许嫁,也可以行笄礼。笄礼由母亲担任主人。笄礼前三日戒宾,前一日宿宾,宾选择亲姻妇女中贤而有礼者担任。陈设,在中堂布席。厥明,陈服,如冠礼。序立,主妇如主人之位。宾至,主妇迎入,升堂。宾为将笄者加冠笄,适房,服背子。为笄者取字。笄者见尊长,最后礼宾,仪节与冠礼相同。

公主的笄礼,文献语焉不详,《政和五礼新仪》的《冠礼》没有提及,而《宋史》有之,皇帝亲临于内殿,估计是仿照庶子冠礼制作的,不过,主持人用女性,负责加笄者是女宾。宋代的公主笄礼较为典型,《宋史礼志》记载详细:笄礼在宫中殿庭举行,皇帝亲临。笄礼始加冠笄,再加冠朵,三加九翚四凤冠。祝辞和取字之辞也都套用男子冠礼。取字后,公主拜见君父,聆听训辞:“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公主再拜,向父皇保证道:“儿虽不敏,敢不祗承!”之后,公主去见母后。最后,公主回到座位上就坐,接受皇后、妃嫔和参加典礼的掌冠、赞冠官等的祝贺。

女子行笄礼,古代多称“上头”。梁简文帝萧纲《和人渡水》诗:“婉婉新上头,湔裾出乐游。”唐李何《观妓》诗:“向晚小乘游,朝来新上头。”又花蕊夫人《宫词》诗云:“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这些诗句中的“上头”,均为女子参加笄礼。宋代,女子上头多安排在清明前两日举行。吴自牧《梦粱录》记:清明交三日,节前两日谓之寒食……凡官民不论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 至明代,笄礼即废而不用,但其影响却并未消逝。在民间,笄礼逐渐消泯或与婚礼合并,使婚礼有了成年礼仪的涵义,女子出阁时理妆被称为“上头”,且“修眉”、“开脸”都是婚典前的理妆,都标示了成年这一意思。而大婚之礼本身就宣告了当事者的成人。作为婚礼的一部分,上头迟则在嫁娶之日,早则在婚前一两日进行,多是请年轻有全福之妇人为其梳成年发髻,梳妆上头。至今,许多农村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受汉族古“冠笄礼”的影响,朝鲜族男子行“三加礼”,同冠礼,女子成年礼同样也称为“笄礼”,盘发插簪。在汉族女子已不专门举行成年礼的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却保留着形式不同的女子成年礼,如藏族的“上头”,瑶族的“包头帕”、“牛达”礼,彝族的“换裙礼”,纳西、普米族的“穿裙子礼”,等等。

如今,汉族原始的笄礼已不复存在,但汉语言中仍有“待 字”、“不字”、“字人”的词语留存,这虽然是女子年龄的别称,“待字”即待嫁之意;“不字”即未有许嫁之意;“字人”即许配有人之意,但取义仍在笄礼的“取表字”,可以看作是未成年与成年的同义语。看来,这发笄插上没有,是怎样插上的,对古代女子至关重要。

历代冠礼

周代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在位的帝王去世,嫡长子无论年纪长幼,都可以即位。但是,只要即位的新王没有成年,就不能执掌朝纲。例如,周武王去世时,成王尚在襁褓之中,虽然入承大统,但不具备亲政的能力,只能由周公摄政。直到成王成年之后,周公才返政于成王。原因很简单,未成年者不具备南面之资。又如赢政十三岁就即秦王之位,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直到九年后的四月巳酉,也就是二十二岁时,才“冠,带剑”,开始亲政。可见,对于帝王而言,冠礼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如此,一般的士人如果没有行冠礼,也不得担任重要官职。据《后汉书·周防传》,周防十六岁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椽史试经,见周防“尤能诵读”,欲拜为守丞。周防因尚未行冠礼,不能从命。 西汉王朝对于帝王的冠礼非常重视。据《汉书·惠帝本纪》,汉惠帝行冠礼时,曾经宣布“赦天下”,这是历史上因帝王行冠礼而大赦天下的开始。其后,又有因太子行冠礼而赐民以爵位的,据《汉书·景帝本纪》,景帝后三年正月,“皇太子冠,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又据《汉书·昭帝本纪》,元凤四年,昭帝加冠,“赐诸侯王、丞相、大将军、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赐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民爵。毋收四年、五年口赋。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令天下酺五日”。颇似普天同庆的节日。

为了与臣下的冠礼相区别,汉昭帝的冠礼还专门撰作了冠辞。据《博物记》(《续汉书·礼仪志》注引)所记,其冠辞为:“陛下摛显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禄,钦奉仲春之吉辰,普尊大道之邦域,秉率百福之休灵,始加昭明之元服,推远冲孺之幼志,蕴积文武之就德,肃勤高祖之清庙,六合之内,靡不蒙德,永永与天无极。”这是后世帝王另撰冠辞之始。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次子马防,在肃宗时担任过卫尉,其子马钜常跟从左右。据《后汉书·马防传》,肃宗六年正月,马钜年及冠龄,特拜为黄门侍郎。肃宗亲至章台下殿,“陈鼎俎,自临冠之”。可惜,史书中皇帝亲临臣子冠礼的记载仅此一见。

《南史·孝义传》记有东晋义熙(405-418年)末的一件事:无锡有个叫华宝的人,其父临去长安服役,行前对他说:“等我回来,替你上头。”“上头”即行冠笄礼的俗称。时华宝年方八岁。可是,不久长安沦陷,华宝的父亲也阵亡了。结果华宝70岁也没婚冠。每当有人提及此事,华宝总是“号恸弥日,宝至不忍答也”。

从南北朝到隋唐,冠礼一度废而不行。柳宗元在答韦中立的书信中谈到,“冠礼,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说当时有一位名叫孙昌引的人,“独发愤行之”,冠礼毕,仿当年赵文子见栾书等的故事,次日上朝,希望众卿士能对他有所教导。到外廷后,孙氏荐笏对卿士说:“某子冠毕。”不料众卿士莫名其妙,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说:“这与我有何相干?”文武大臣哄然大笑。可见,朝廷的大臣已不知冠礼为何物。

从唐到宋,“品官冠礼悉仿士礼而增益,至于冠制,则一品至五品,三加一律用冕。六品而下,三加用爵弁”。(《明集礼》)可知唐宋时代曾在品官中实行过冠礼,按照品阶高下,加不同的冠。

宋代的一些士大夫痛感佛教文化是对大众层面的强烈冲击,造成固有文化的迅速流失,主张要在全社会推行冠、婚、丧、祭等礼仪,以此弘扬儒家文化传统。司马光痛心疾首地说:“冠礼之废久矣。近世以来,人情尤为轻薄,生子犹饮乳。巳加巾帽,有官者或为之制公服而弄之。过十岁犹总角者盖鲜矣。彼责以四者之行,岂能知之?故往往自幼至长,愚騃如一,由不知成人之道故也。”(《朱子家礼》引)认为废除冠礼,使得人情轻薄,自幼至长不知成人之道,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司马光在他的《书仪》中,制订了冠礼的仪式,规定:男子年十二至二十岁,只要父母没有期以上之丧,就可以行冠礼。为了顺应时变,司马光将《仪礼》的《士冠礼》加以简化,使之易于为大众掌握。此外,还根据当时的生活习俗,将三加之冠作了变通: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朱子家礼》沿用了司马光《书仪》的主要仪节,但将冠年规定为男子年十五至二十,并从学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经》、《论语》,粗知礼义之方,然后冠之,斯其美矣”。

程颐也极力倡导冠礼,认为“冠礼废,则天下无成人”。《左传·襄公九年》载,晋悼公宴请鲁襄公时,问及鲁襄公的年龄,季武子说只有十二岁。有人援引此例,主张将冠龄提前到十二岁,遭到程颐的坚决反对,说:“此不可。冠所以责成人,十二年非可责之时。”认为,既行冠矣,就必须责以成人之事,否则就成了虚礼;如果冠礼之后不能责以成人之事,则终其一身都不能期望他成人,因此,“虽天子诸侯,亦必二十而冠。”(《二程遗书·伊川先生语一》)

元朝灭南宋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元军攻破潭州(今长沙市)时,身为衡州(今衡阳市)知州的尹谷和他的两个儿子举行冠礼。有人问尹谷:当此紧急危难之时,还行此迂阔之事干吗?尹谷回答说:这样才可以使儿子戴冠见先人于地下。结果城破落于元军之手,尹谷和他的匆匆行过冠礼的两个儿子誓不降元,自焚而死。这正和子路“君子死,冠不免”的认识如出一辙。

据《明史》,明洪武元年诏定冠礼,从皇帝、皇太子、皇子、品官,下及庶人,都制订了冠礼的仪文,《明史》中有关皇帝、皇太子、皇子行冠礼的记载很多,说明在皇室成员中依然保持着行冠礼的传统,“然自品官而降,鲜有能行之者,载之礼官,备故事而已”。(《明史·礼志八》)可见在官员和民间已经很少有人行冠礼了。清人入主中原后,政府颁定的礼仪制度发生很大变化,虽然还有五礼的名目,但长期作为“嘉礼之重者”的冠礼不再出现在“嘉礼”的细目之中。

历史渊源

远古氏族社会时代,曾流行过一种“成丁礼”。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参加生产、狩猎活动,也不必参加战争,氏族对他们有哺育和保护的责任。但在他们到达成人的年龄后,氏族则要用各种方式测验其体质与生产、战争技能,以确定其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丁礼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消失了,而中国的儒家看到了它的合理内核,将它加工改造为“冠礼”,作为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仪礼》有《士冠礼》一篇,详细记载士之子举行冠礼的详细仪节。《礼记》有《冠义》一篇,说解冠礼的含义。

重要性

《礼记·冠义》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可知,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冠礼是家庭继承人的成年礼仪,是关系到家族的传承和发展的大事。古时如此郑重的仪式,必须在家庙进行。《冠义》解释说:“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有着以祖先的名义行礼的含义,也就是《礼记·文王世子》所说的“冠、取妻必告(告庙)”的意思。

日期确定后,作为冠礼的主人(将冠者的父亲),要提前三天通知各位同僚、朋友,邀请他们届时前来观礼。这一仪节称为“戒宾”,戒是告知、通报的意思。

主人再次通过占筮的方法,从所通报的僚友中选择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加冠的正宾,这一仪节称为“筮宾”。冠礼之日,正宾必须到场,否则不能成礼,所以,人选一经确定,主人要提前一天前往正宾家中作特别邀请。除此之外,还要特邀一位“赞者”,即协助正宾加冠的助手。通过占筮来确定冠日以及正宾的人选,都是郑重其事的表现,所以《冠义》说:“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

行冠礼之年,也就是进入成年的年龄,有一定讲究。儒家认为,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礼记·内则》说,六岁,教以数目与四方之名;八岁,教以礼让,示以廉耻;九岁,教以朔望和六十甲子;十岁,离开家庭,住宿在外,向老师学习“书计”(文字)、“幼仪”(奉侍长者的礼仪),以及有关的礼的篇章和日常应对的辞令;十三岁,学习音乐、诵读《诗经》、练习称为《勺》的舞蹈(文舞);十五岁之后称为“成童”,练习称为《象》的舞蹈(以干戈为道具的武舞),以及射箭和御车。经过七年的学习,也就是到了二十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基础,而且血气强盛,身体发育成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此时可以为之举行成年礼。成年以后,还要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学习的内容,《礼记·内则》有具体的记载。

现代转型

据载,中国台湾自上世纪90年代每年举办一次古典式成年礼仪。孔庙大成殿前,参加成年礼仪的年满20岁的男女 青年共300多名,男的穿蓝色长袍,女的穿白衣黑裙。在鸣钟鼓、上香、献爵、献馔、读祝文之后,全体向至圣先师孔子神位行三鞠躬礼。然后,由12名代表走到铺红毯的受礼台上,由贵宾们将黑冠戴在男生的头上,女生的长发上则别上一支银色簪子,象征着“加冠”和“及笄”。

几乎与海峡对岸同时,中国大陆的“五四”青年节里,南京在雨花台前,上海在陈毅广场上,沈阳在九一八广场,还有其他城市,纷纷举行岁成人仪式的消息,不时见诸于报端。

对代表未来的青年,通过一定的仪式作为成人的标志,社会予以承认又予以管理和约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成年礼仪培养起受礼者的社会责任心和义务感,其重要意义不可抹杀。在传统冠笄礼消泯很长一段时间后,海峡两岸几乎是同时悄然兴起了举办集体成人仪式。

外国篇

以色列

受诫礼照犹太律法,男孩从13岁、女孩从12岁生日那天起就算成人了,从这一天起就要加入到成年教徒行列中。古代犹太法学书说,犹太男子年满13周岁后,就必须谨守犹太教的613条诫,因此,成年礼又称受诫礼。受诫礼一般在安息日早晨的晨祷时进行。在仪式上,招唤受礼者上前,让其诵读《托拉》中有关安息日的部分。此外,也可以让其主领诵读《托拉》之前的晨祷,诵唱《哈费他拉》以及主持安息日晨祷活动的结束仪式等。但不同的犹太社团又各具特色,不过一般犹太社团都要求受礼的孩子在约柜前用希伯来语作一次正式祈祷,随后发表成年礼演讲,宣誓自己将终身遵照犹太教教义生活,献身《托拉》,并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特别感谢。

在犹太习俗中,成年礼是庆祝一个人从青少年步入成年人行列的庆典礼仪活动。

在希伯来语中,成年礼使用的词是“Bar Mitzvah”[1],直译为“诫命之子”,其真正的含义是“大到能够承担诫命的年龄”。根据犹太文化传统,犹太男子年满13周岁后就必须遵守犹太教的613条诫命。据此,亦有人将其称为“受诫礼”。成年礼通常在犹太男孩满13周岁时举行。典礼之后,该男孩便被当作成人看待,可以加入成年教徒行列。根据犹太教规定,必须有至少10名成年男子才能自行组成教会,举行公共祈祷活动。行过此礼的男孩即可以以成年男子身份计入此数。

成年礼并非古老习俗,大约到14世纪才开始逐渐形成今天通行的礼仪。然而,这一习俗被认为来源于犹太经典《密西拿》,因为《密西拿》指出:满13岁零1天男孩所作的誓词具有法律效力,年满13岁的青年可以成为犹太教法庭的一名成员,还可以从事某些商品的交换。《密西拿》还在另一个场合指出“13岁始受诫命”。这样13岁便被认为是一个人达到精神、道德、宗教成熟阶段的年龄。

成年礼的庆祝仪式一般安排在受礼人满13周岁后的某个安息日在犹太会堂内举行。在庆祝仪式上,拉比要为受礼人进行一次特别布道,着重阐明受礼人今后应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对他的家庭和对犹太人社会的责任。同时;还要求受礼人终身遵守《托拉》的诫命,把律法知识向子孙传授。受礼人要在庆典上登上诵经坛,用希伯来语诵读《圣经》中有关章节,随后发表成年礼讲演,誓言自己将终身遵照犹太教教义生活,献身《托拉》,并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特别感谢。成年礼的举行象征受礼人已经成年,并当众表明他具有了作为这个犹太人团体的一名正式成员的新身份。

需要指出的是,成年礼并不像许多其他民族也举行的类似活动,如在某一个场所举行成年宣誓仪式,而是一个受礼人系统接受犹太教教育的过程,受礼人要在庆典前相当长的时间(通常至少1-2年)内为此作各项准备,每周定期进行犹太文化方面的学习,包括对《圣经》的研读、对诫命的了解、和准备讲演。

由于犹太人父母负有教育子女、把孩子领入对《托拉》的学习、将犹太人的传统传给下一代的义务,因此,成年礼对受礼人的父母亲也很有意义,它的举行意味着受礼人的父母完成了对子女应尽的教育义务,完成了对犹太民族的一项义务,同时也还是犹太社团对受礼人父母实现了自己对犹太民族允诺(要教育子女)的一种确认,是做父母可以引以为荣的一次庆典活动。这样,成年礼成为犹太人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庆祝仪式像婚礼一样受到重视。事先要向所有亲朋好友发出正式邀请。庆祝仪式后还要设宴款待亲友。所有客人都会在这时向受礼人赠送礼物,以示最美好的祝愿。根据传统,受礼人的父亲要在这一日向受礼人赠送犹太祈祷披巾一条,并诵读祈祷词“赞美上帝从今解除我对这个人之义务”。祈祷披巾象征受礼人今后肩负的宗教义务。这一祈祷披巾通常在拥有者逝世时伴随拥有者一同下葬。而该祈祷词则表明,做父母的从此不再对受礼人的罪负有责任,受礼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完全的责任。

成年礼的思想还包含着责任和义务。孩子在未满13岁时对诫命的遵守的非强制性的,但是一达到13岁,对诫命的遵守便成为具有强制意味的义务。《塔木德》教导说:“在有规定的情况下做某件事要比在没有规定情况下去做要好得多。”成年礼实际上还将受礼人与犹太族长与上帝立的约联系了起来,与所有满13岁的犹太人与上帝立的约联系了起来,因此是神圣的,是值得庆贺的。

历史上,成年礼只为男孩举行,因为根据犹太教传统,宗教的义务主要由男子承担。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普及和深入,除极端正统派外,其他犹太教派的会堂都开始为年满12周岁的犹太女子举行成年礼仪式。使成年礼成为所有犹太男女接受犹太教传统教育和庆祝跨入成年行列的一种过程和礼仪。

[1]该词用于男孩的成年礼,为女孩举行的成年礼使用“Bat Mitzvah”(诫命之女)一词。

加拿大

吞蜥蜴洛基地区的印第安少年在成人仪式上须生吞一条活蜥蜴,望而生畏者即被取消成年资格。

多哥

摔跤、坐石

位于非洲西部的多哥有40多个部族,世代居住在北部山区的卡布列族是第二大部族。每年7月下旬,卡布列人都要为部族里年满18岁的男女青年举行成人仪式:男的举行摔跤节,女的举行成熟节。

男子:长达一周的摔跤比赛集中在拉马卡腊举行,每个年满18岁的小伙子要连续3年参加比赛,才算真正成为男人。比赛时,人们身著艳丽的民族服装,敲著响板,吹著哨子,呐喊助威。姑娘们边舞边唱,使场上的小伙子更加精神抖擞。比赛结束,不论输赢,他们都被认为是经受了考验,部族则正式承认他们长大成人。

女子 :卡布列族待嫁姑娘参与的成熟节也很热闹,但却有着几分神秘,因为不允许部族男子和部族外人士观看。在成熟节上,凡是闺阁待嫁的姑娘都要到山下参加坐“圣洁石”的仪式。姑娘们脸上用当地的黄泥颜料化妆,全身一丝不挂,面带神圣,在家族中的成年妇女陪同下,载歌载舞,从山上来到“圣洁石”前。经过检验,不仅标志姑娘已经成熟,可以出嫁,更表明待嫁的姑娘贤淑贞洁,四方君子大可放心求之。据说,如果已非处女的姑娘坐了“圣洁石”,在一生中将会遭到厄运。

巴萨族

而多哥的另一个部族巴萨族的女子在月经初潮后要在肚皮上深深地划上一刀,以此标志她闯过了人生这一关进入成年。

坦桑尼亚

:割礼

包括坦桑尼亚在内的一些非洲国家,青年人在步入成人时要实施割礼手术,也就是去除外生殖器的一部分:男的包皮,女的阴蒂。对于后者,一些论者认为是为了让女子保持忠贞,但这样做很可能影响到性的快感。只有施行过割礼的人,才被公认已步入成年,才有娶嫁和繁衍后代的资格和能力。

刚果

:锉牙礼

少男在成人仪式上由族长用锉刀将门牙锉成尖刀状。据说这种“锉牙礼”意味着少男已长成“男子汉”,可以与任何野兽搏斗了。

澳大利亚

断齿礼

澳洲土著人的有些成人仪式上,人们要把少男的门齿折断,并让他们断食。仪式上还有当场考试:少男必须在大人制造的种种”恐怖音响”面前镇静自若。如能有幸通过此关,第二关便是接受3名成年男子的挑战,在格斗中即便负伤流血也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秘鲁

跳崖礼

男孩在成人仪式上须通过的唯一考试,是从约8米高的悬崖上跳下,胆怯者就永远不能成为“大人”。尽管每次仪式上都有一些少年在跳崖时摔得鼻青脸肿,但这种古老的“跳崖礼”至今仍在秘鲁盛行。 墨西哥:负重游水

在海滨地区的某个部落,男孩的成人仪式非常奇特:每人须携带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游过一条海峡!

瓦努阿图

死亡跳

蹦极跳起源于南太平洋岛瓦努阿图(Vanuatu)的一种成年仪式。居住在瓦努阿图其中一个名叫彭特科特岛上的居民,每年都要在四五月份举办一次“死亡跳”活动。为举办这次活动,小伙子们先得花5周的时间用树枝和树干搭建一个高约30多米的“跳塔”,并在跳塔的不同高度上铺设木板作跳台,供竞跳者选择不同的高度起跳。为防止搭跳台的木头被太阳晒干,人们还在上面覆盖了宽大的树叶。跳塔建成后,准备参加竞跳的小伙子们就开始到附近的密林中去寻找合适的藤条了。找到的藤条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藤条要足够结实,以保证在竞跳时不会崩断;二是藤条的长短要合适,以保证竞跳者在下落到最低点时头部不会触及地面。

图书信息

书 名: 成年礼

作 者:筱敏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ISBN: 9787545901849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十余年散文创作的自选集,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文学取向。 其常常借历史,神话等来自别处的光束,折射当代妇女的命运。对于知识分子,她集中于自由和责任的追问,也从孤独、弱势的一面加以观察和理解。她写社会历史,写革命,写自由,写家庭和个人记忆,都来源于对自身困境的深切感知和深刻内省,都是痛感的释放。

在作者的笔下,为了坚守个人权利——这高贵的基数“一”而逃亡、反抗,使脆弱都被迫地成了英雄。此中不但富有古典的庄严与崇高,而且充满着现代的悲剧感。

作者简介

筱敏,作家,1955年生,现居广州。主要作品有:诗集《米色花》《瓶中船》,长篇小说《幸存者手记》,散文集《喑哑群山》《理想的荒凉》《女神之名》《风中行走》《阳光碎片》《捕蝶者》等。

图书目录

第一辑:风,火,道路和寓言

这是一场革命

1789年原则

被风支配的灵魂

一块来自祭坛的红炭

天平之上还有七弦琴

群众汪洋

语言巫术

情感瘟疫

这一代以及那一代的理想

法西斯摧毁了什么

理想的荒凉

遭遇奥威尔

扎米亚京的现实

救援之手

乌托邦随想

第二辑:记忆:1966-1976

成年礼

词的命运

一九六八年人

旧书记:《怎么办?》

旧书记:《李白与杜甫》

圣地

起风

游行

晴朗

革命

看海

仪式

标本

第三辑:流亡与负重

知识分子的声音

生存,加上一支笔

我必须

叶的骨骼

流亡与负重

堡垒还是庇护所?

书写者

书的灰烬

科学技术的指向

草叶的背面

爱默生的弧线

请想一想辽阔和自由

想起瓦尔登湖

在行与行之间游荡

致死的痼疾

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

漂流瓶

天鹅绝唱

风中行走

亨利摩尔

一只空荡的船

第四辑:血脉的回想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民俗节日 人生仪礼 劗发 冠礼 断发文身 母系氏族社会 氏族公社 黄现璠 成年式 加笄 穿裤子礼 布朗族 戴巴珠礼 高山族 舅父 英勇善战 基诺族 基诺语 缁布冠 皮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