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摇蚊(Chironomidae; non-biting midges) 双翅目长角亚目摇蚊科的通称。世界性分布,遍及各大区。世界已知5000余种。为一类十分常见,数量众多,在淡水水域生态平衡和养鱼事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昆虫。

概述

摇蚊属双翅目(Diptra)摇蚊科(Chironmidae)昆虫,在全球已知分布约400属,是淡水水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昆虫,几乎遍及所有的淡水环境。

作为一种四蜕期的全变态昆虫,摇蚊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以幼虫的形式在水体中度过,处于第三和第四蜕期的摇蚊幼虫发育了几丁质的头囊,可以较好地在水体中保存。

不同种类的摇蚊对水域生境要求不同,从而成为监测水体环境和污染状况的优良指示生物,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摇蚊幼虫又是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营养价值很高,因此与养渔业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少数植食性种类的幼虫可以对水生经济作物造成侵害,因此它是淡水水域生态平衡和养鱼事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昆虫。

特征

摇蚊属于微小至中型昆虫,体形大体与蚊虫(蚊科)相似,多纤长脆弱,但大形的种类与蚊虫相似,则较为粗壮。体色多样,白色、黄色、淡绿色、黑色不等,可有鲜明的色斑。体不具鳞片。

头部相对较小,复眼发达,小眼面之间可生有小毛。无单眼。触角柄节退化几不可见;梗节发达,球状;鞭节丝状。口器退化。

其卵呈球形或长椭圆形,白、黄、褐色或红色,产下时常数十粒至数百粒包埋于胶质中,形成胶质长带,或成块状。幼虫淡色,部分种类因体液中含有血红素而身体呈血红色,因此又被称为“红虫”。

身体细长,各体节粗细相近。

生活习性

摇蚊成虫几不取食,或摄食少量含有糖分的液体。夜间有强趋光性,灯下常见。羽化后常有婚飞习性,雄成虫成大群在清晨或黄昏群飞,雌虫被吸引入群后即行交尾,常在数秒钟内完成。

雌虫一生一般只产一次卵,直接产于水面,或将胶质卵带粘附水生植物上。卵期由数日至数周不等,但多数种类卵期很短。幼虫期占据整个生活史的大部分时间,由2周至4年不等,一般为4~5个月。

幼虫在水底的泥砂中生活,极耐缺氧环境,以唾腺分泌物粘附淤泥或砂粒中。食料包括沉积物中的有机物碎屑、藻类细菌水生动植物残体等。

蛹期一般较短,只有几小时或几天,蛹可自由游泳,或栖于水底的巢筒中,只在羽化前浮出水面。羽化过程极短,在水面进行,一般只有数十秒钟至数分钟。。

孤雌生殖

摇蚊是雌雄异体。在温暖的季节,水里食物丰富,雌摇蚊产的卵不需要受精,每次产卵几枚至几十枚,在母体的孵化囊里直接发育成小摇蚊,这些小“摇蚊”通常都是雌的。一只雌摇蚊可以一批一批不断生殖,产出的小摇蚊成长后又同样生殖下一代。

这种孤雌生殖方式使摇蚊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这时产的卵称作夏卵。当环境转为不利时,夏卵中会有一部分孵出雄虫。雄虫比雌虫小,体形也略不同,这时摇蚊转入两性生殖,产出的卵称作冬卵,每次只产1-2枚,必须受精后才能发育。

冬卵休眠一段时间,度过严寒或干燥等不良环境,再继续发育,孵出的是雌虫,又进行新一代的孤雌生殖。据试验,冬卵干燥20年以上仍能孵出“摇蚊”。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1、物理防治是利用机械方法,以及声、光、电、温度等条件,捕杀、诱杀或驱除害虫。

化学防治

1、对成虫的杀灭可用拟除虫菊酯类(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有机磷类(如马拉硫磷双硫磷),氨基甲酸酯类(如残杀威)等常用的杀虫剂。

2、摇蚊的幼虫还可用氧化剂杀灭,如二氧化氯液氯过氧化氢等。

微生物防治

1、微生物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效果较好,不污染环境。现常用的有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仅用于室外相对静止的水体。国内外还尚无微生物杀虫剂用于饮用水的报道。

环境防治

1、摇蚊幼虫在水底淤泥中生活,以水中的有机物碎屑、细菌藻类为食。清除淤泥及水中的有机物、藻类,可减少幼虫的食物来源,使其生活环境质量下降,降低幼虫的生存机率。

2、针对摇蚊幼虫可在沉淀水底的泥中越冬生活的特点,增加冬季和秋季的大强度清淤工作,可以除去底泥中存在的摇蚊幼虫,抑制其再度生长繁殖。

生物防治

1、摇蚊幼虫是多数经济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在浮游阶段时,可被幼鱼摄取;当转入底栖时,则是底层鱼类鲤、鲫、青鱼等的良好饵料。

2、控制污染,改善水体环境质量,增加水的含氧量,使其适于鱼类生存,可有效的防治摇蚊的孳生,经济实惠且生态环保,是最适宜的防治方法。

相关新闻

每年11月至12月是摇蚊繁殖期,武汉各大湖泊周围都会出现摇蚊暴发的景象。如果白天气温回暖,其生长发育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大量摇蚊便开始集中出现。但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夜里冻死的摇蚊纷纷落在地面上,在被车辆碾压后就会造成了交通隐患。 2012年11月14日,一货车司机在东湖沿岸行驶时,因在被车辆碾压后形成了的摇蚊尸体的“油污带”上失控,造成交通事故,栽进东湖。 入侵南极,可能改变南极生态系统

越来越多人踏上南极洲的同时携带了很多非当地物种,而这些外来物种入侵有可能彻底改变已被孤立数百万年的南极生态系统,摇蚊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一种来自格鲁吉亚南部地区的昆虫——摇蚊在南极西格尼岛上大量繁殖。这种蚊可能是通过研究用植物进入南极。其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但似乎并未造成任何危害,而到了90年代和21世纪初,数量猛增。

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彼得·康维教授说,该物种非常适合在极端条件下茁壮成长。摇蚊能分解垃圾,可释放出大量营养物质渗入土壤,改变本地物种的生活。研究人员表示,虽然其发挥的作用是有益的,但数量上的庞大可能会带来麻烦,在最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可达40多万只,超出其它所有节肢动物的数量。因此,它基本上赋予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是很积极的 。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自然 生物 双翅目 长角亚目 摇蚊科 摇蚊属 双翅目 摇蚊科 水域生态平衡 蚊科 口器 血红素 红虫 趋光性 藻类 细菌 水生动植物 雌雄异体 摇蚊 孤雌生殖 两性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