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犄角”一词有四个涵义: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棱角。角落。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一般细长而弯曲,上端较尖。同“掎角”。

至于为什么与“掎角”的涵义相同,估计是有两个原因:

1、牛羊鹿等长的角以一定距离相对而生,因此将作战时分兵占据的两个不同地方遥相呼应的态势形象化。

2、“犄”与“掎”在古代通假。

以上猜测因无证料,只作参考。

犄角

读音

jī jiǎo

释义

1、(~儿)〈口语〉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棱角:桌子~。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2、角落:屋子~。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3、〈口语〉角,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一般细长而弯曲,上端较尖;兽角:牛~▏羊~。《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及《辞海》

4、同掎角“”:作战时分出一部分兵力,以便牵制、夹击敌人或互相支援。《水浒传》第九十一回:“再令水军头领李俊、二张、三阮、二童,统领水军船只,泊聚卫河,与城内相为犄角。” 《辞海》

掎角

读音

jǐ jiǎo

释义

1、亦作“犄角”,见上。《辞海》

《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之。” 角,抓住角;掎,拉住腿。后因以“掎角”指夹击敌人。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又引申为分出一部分兵力,以便牵制、夹击敌人或互相支援。

《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吴寇屯逼永安,遣荆、豫诸军掎角赴救。”

唐·陈子昂 《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将边疆,惟倚金山诸蕃,共为形势。”

《旧唐书·德宗纪下》:“宜令诸道各出师徒,掎角齐进。”

明 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海上当犄角之一,师集旣薄,复当偾辕之后。”

清·昭梿《啸亭杂录·书光显寺战事》:“当是时,先修亲王屯 归化城, 顺承郡王屯贺兰山,互相掎角。”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六章:“那天从松山和乳峰山两处撤退时,留下了几千人马和十几门大炮在几座营寨中,以便与松山城互为掎角,抗击清兵。”

2、偏斜;不正相对;不直立相对。

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栽后二年,慎勿采、沐。大如臂许,正月中移之。率十步一树,正欲小掎角,不用正相当。”

掎角之势

读音

jǐjiǎo zhī shì

释义

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夹击敌人。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分出兵力,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

《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

示例: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掎角之势,以防曹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

语法:动宾式,介宾式,作宾语。比喻互相配合,两面夹击。

动宾式示例:我们两队应分兵占据这两处,成为掎角之势。

主谓式中介宾词组示例:以掎角之势夹击敌人。“以掎角之势”是介宾结构,作主语。“掎角之势”作“介”的宾语。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昭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