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拼音]duǎn hè

[含义]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平民的衣着。

[拼音] shù hè

[含义] 汉服的一种,又称“竖褐”、“裋褐”,以劳作方便为目的的便服。与常服和礼服相区别。

[特征] 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裤的男装,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

详细解释

分字解释

短褐duǎn hè

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用来形容平民的衣着。

短褐shù hè

1.短:“短”“竖”“ 裋”三字同音,都读作“shù”。“短”通“ 裋”,“竖”是竖裁的意思,就是通裁的上衣。

2.褐:麻料、兽毛编织物。

短褐原意指古时贫苦人穿的粗布衣服,是古代普通百姓日常服饰中的一种,亦引申为贫苦人、劳作装、便服(包括了上衣下裤)。或指地位卑下的人。到清末,短褐在小说、戏曲中称短打。

引证解释

短褐duǎn hè

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平民的衣着。该义摘于《辞海》。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短褐shù hè

1. 粗布短衣。古代地位低下者或僮竖之服。《墨子·非乐上》:“昔者 齐康公 ,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糟糠。” 孙诒让 间诂:“短褐,即裋褐之借字。” 逯钦立 注:“短褐,粗布短衣。”《荀子·大略》“衣则竖褐不完” 唐 杨倞 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 明 杨士奇汉江夜泛》诗:“短褐不掩胫,嵗暮多苦寒。” 清 方文 《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短褐尚不完,敢作狐貉想?”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典故出处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司马贞 《索隐》:“裋,一音竖。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

“短音竖。竖,谓褐而竖裁之,以其省而便事也。”

颜师古注:“裋者,谓童竖所著布长襦也;褐,毛布之衣也。”

《史记·孟尝君列传》:“而士不得短褐。”

《汉书·贡禹传》:“家赀不满万贯,妻子糠豆不赡,短褐不完。”

《史记·秦始皇纪·论》引贾谊句:“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集解》引徐广句:“‘裋’一作‘短’,小襦也,音竖。”

《捂裆书·甲午年腊月记》:“巨子曰:‘窃以为:短褐者,裋褐也。短,音术。’宗师曰:‘待我考之。’”

墨子·公输》: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竖褐 裋褐 便服 陶潜 五柳先生传 僮竖 齐康公 逯钦立 杨倞 杨士奇 汉江夜泛 司马贞 竖褐   便事 颜师古 长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