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簪花是汉族妇女头饰的一种,用作首饰戴在妇人头上,增加了一种生机勃勃、生动活泼的生命气息,因而美。除了鲜花以外,有绢花、罗花、绫花、缎花、绸花、珠花等。古时喜庆之日,朝廷百官巾帽上都簪花。簪花的习俗在我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唐朝妇女簪花戴彩的情况。近代在天津杨柳青、蘇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中都有簪花妇女的形象。近代新娘亦常有簪花于发的装扮,但不限于鲜花,也有用绢花。 至今蘇南水乡妇女仍喜簪绢花。北京绢花大庄村绢花是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厚装饰色彩的手工艺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读音

zān huā

基本释义

旧时插于头上的首饰

引证详解

1.谓插花于冠。唐朝已有男子簪花的现象,到了宋朝更日益普遍

《宋史·礼志十五》:“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 宋廷专门规定,皇帝赐花百官,以罗花最贵,宰执以上官方可得之;栾枝次之,赐以卿监以上官;绢花赐以将校以下官。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银红二色。

据《梦粱录》记载,皇帝祝寿御筵毕, "赐宰臣、百官及卫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簪花。后罗花亦赐百官。

《宋史·舆服五》:“中兴,郊祀、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花,恭谢日亦如之。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银红二色。罗花以赐百官,栾枝,卿监以上有之;绢花以赐将校以下。太上两宫上寿毕,及圣节、及锡宴、及赐新进士闻喜宴,并如之。”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新进士释褐於国子监,祭酒、司业皆坐彝伦堂,行拜谒簪花礼。”

2.犹戴花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簪花》:“今俗惟妇女簪花,古人则无有不簪花者。”李渔说: “富贵之家,如得丽人,则当遍访名花,植于阃内,使之旦夕相亲,珠围翠绕之荣不足道也。晨起簪花,听其自择,喜红则红,爱紫则紫,随心插戴。”

《齐东野语》记载:“[名妓]大抵簪白花则衣紫,紫花则衣鹅黄,黄花则红衣。”古代男女都作兴在新春时簪花。

明人《北京岁华记》记当时都人元旦簪花云:小儿女剪乌金纸作蝴蝶戴之,名曰闹嚷嚷。节日间、新婚时,妇女簪花,有绒花、珠花、绢花种种,簪于纂上、鬓角上,偶尔亦有满头簪花的。少女则于端午节时簪艾、簪石榴花。

1972 年在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绢花,虽历千年,色彩仍然保持鲜艳。

据明《五三骋辑录》记载: 晋人以剪花为业,染绢为英茎,捻蹄为绫耦,剪梅若生之事。

3.古代书体的一种。

王彦泓 《有女郎手写余诗数十首笔迹柔媚纸光洁滑玩而味之》诗之二:“ 江令诗才犹剩锦, 卫娘书格是簪花。”

钱谦益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四:“芳树风情在,簪花体格新。”

朱彝尊词《风入松》:“簪花小字箧中看,别思回环。”

簪花游戏

义斗草:这是旧时春夏间花草茂盛季节里人们的一种游戏,又称“斗百草”。

簪花:旧时插于头上的首饰。即是“斗花”,是“斗草”的一种形式。“簪”有戴或插之意。

斗草簪花,有相互戴插以奇花多者优者为胜,或者互玩斗百草游戏。一种古代游戏。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常于端午行之。《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致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绢花 周昉 簪花仕女图 天津杨柳青 北京绢花 大庄村 日益 普遍 应奉 卿监 梦粱录 伶人 恭谢 陈康祺 郎潜纪闻 戴花 乌金纸 绢花